郭 强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浅析媒介融合视角下网络广播的发展
郭强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毫无疑问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以往直线单一式的传播正在被双向互动所取代。“报纸消亡论”早已甚嚣尘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还占据着主流地位,但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显得有些自顾不暇。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媒体自然要为自身的发展寻找出路。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报网融合、网络电视、电子杂志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而网络广播也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悄然开始了探索之路。本文主要从媒介融合视角探索网络广播的发展。
媒介融合;网络广播;新媒体
广播自20世纪初期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世人瞩目的焦点。20世纪30年代的“火星人入侵地球”,更成为传播学界研究的重要范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尽管当时电视已经诞生,但广播依然占据着主流地位,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播的普及率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直到二战后,电视迅速崛起,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广播的发展势头。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被终结。互联网凭借其内容极其丰富、受众广泛参与等优势,迅速俘获了一大批受众。在这样的形势下,广播媒体自然不可避免要面临受众流失的难题。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纸质媒体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与有着迅捷、互动等优势的新媒体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自己的新的发展道路;电视媒体则利用自身在视频方面的优势,开办网络电视,以获取更多的受众。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的典型范例。
而传统的广播媒体原本就面临着电视等媒体的强力竞争,此时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而,选择与网络结合,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也就成了广播媒体摆脱困境的不二之选。
首先,网络广播可以有效突破时间的限制。一方面,网络广播节目不需要像普通广播节目一样只能在特定的时段播出,而是几乎可以随时制作,随时收听,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效性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众的选择也获得了极大的便利。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席伟航介绍,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广播网累计存储共计2.9万个小时、10万个节目,其中包括小说、评书500多部,音乐专题1000多个,相声笑话1万多段。并将各个专业广播的优秀作品以及电台的库存资料按照内容进行整理,划分为小说、文学、戏剧、教育、笑话、曲艺、健康、人物、经管、音乐、综合等11个大类,使海量的原创节目资源以结构化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用户面前,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与查询。[1]这就克服了传统广播受众只能被动收听的问题。
其次,克服地域限制,信息容量增大。传统广播由于技术限制,其覆盖面被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而网络广播通过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可以使其覆盖面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在信息容量方面,传统广播只是单一的音频传播,其传播内容有限,而网络广播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内容供听众搜索获取。另外,听众通过网络广播不仅可以获得传统广播的内容,还可以浏览该广播相应的文本内容,如主持人信息等。这就使得广播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第三,网络广播可以有效地优化广播内部资源。例如,在制作节目的花费上,传统广播媒体需要架设发射塔,建立相应的转播点,而网络广播则省却了这些建设,而且对制播设备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就为广播节省了大量的经费;再者,网络广播可以有效地实现内部人员的更新。一般来讲,较年轻的采编人员掌握相关技术更为容易,这也就使得广播机构的内部人员年轻化,也就相应地充满了活力,这对于广播事业今后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尽管网络广播有着种种优势,但也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对其存在的问题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网络广播的内容基本上是复制的源媒体的内容,并没有充分开发多媒体报道的优势。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报网融合中同样存在。听众收听网络广播大多是看中了其可选择性和可保存性强,但其内容并无太多创新之处。所以,可以说这种融合仅仅停留在传播渠道融合的表层上,而传播内容与媒介功能的融合却少之又少。
第二,网络广播总体水平较低。对于开办网络广播,一般只有相对较有影响的传统广播电台才能有实力把网络广播做得专业。在我国,也就是省级以上的广播媒体才能有这样的技术和财政实力。而对于大多数的地方广播和自由网络电台来说,虽然听众有着几乎不亚于省级以上广播的需求,但对于广播媒体,尤其是自由网络电台,专业化程度却远远不够。这在节目音质、剪辑、主持人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首先,加强技术力量,提高网络广播的专业化程度。尤其是对于地方上实力相对较弱的广播媒体来说,应毫不吝啬地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即使不能与大媒体争雄,但却可以依靠本地特色抓牢用户,通过相对专业化的节目提升用户体验,这样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其次,要充分实现传统广播与网络媒体的内容融合。不应简单地把传统广播的内容照搬到网络上来,而应在原有节目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色,探索出更为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例如,在一档节目的下方,可以使用户与节目制播人员、主持人在线互动,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可以及时交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网络媒体的优势。
最后,无论怎样发展,网络广播的核心内容都应是广播。传统广播与网络的融合不应让广播的内容被网络所掩盖,而应注重广播内容的特色,追求“内容为王”,这也是网络广播发展的长久之道。
[1]哈艳秋,刘华.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广播的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68-71.
[2]胡海军.新媒体时代网络广播发展探议[J].新闻世界,2012(01):36-37.
[3]柳芳.网络广播的发展现状分析[J].新闻前哨,2007(Z1):88-90.
[5]欧政权.网络广播的发展思路[J].电视技术,2011(14):72-74.
G229.2
A
1674-8883(2016)09-0167-01
郭强(1992—),男,吉林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