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婷婷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新媒体融合机遇下对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解析
克婷婷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发展状态,并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如何突围。
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
在信息时代,由于信息对价值创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信息本身也就成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广播电视新闻不仅要能及时得到自己所需的准确信息,还要把自己的信息准确地发布给预定的目标对象。而面对鱼龙混杂的新闻信息,受众只想迅速有效地得到自己所需的真实信息。正是基于受众的这种迫切需求,与新媒体融合的新闻渠道应运而生,其以双向互动为特征、以真实可信为基调,成了既受政府青睐又受受众欢迎的新闻模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实生活和网络的关联逐渐增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相互进行联系的重要工具,其对我国原有的广播电视新闻模式的冲击也随之而来。互联网对受众的影响不断加大,很多媒体已经意识到这个机遇,新媒体融合下的新闻开始兴起。作为新兴的行业,新媒体新闻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具有的“多媒体性、主动选择性、成本低、开放性、持久性”等特点,让新媒体新闻逐渐替代传统的媒体成为新闻行业的“大脑”。
(一)广播新闻
广播新闻在众多新闻媒介中长期处于弱势的媒介形态,并且竞争格局随着媒介渠道的变化逐渐变大。在中国的广播事业发展中,80年代末期“珠江模式”诞生,调频发展,90年代初专业化电台以及交通、音乐等频率崛起,广播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在传统媒介模式中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而在新媒介面前,广播所占的优势是它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模式。
信息的传播是广播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和主要目的。在众多新媒体的追击下,广播广告的技术手段和对时代信息的敏感度持续提升,但还是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曾有人断言:“广播新闻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广播新闻在众多信息传播手段中不断遭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同时信息的瓜分化促使广播新闻不得不走向变革。
(二)电视新闻
在我国,从电视诞生的第一天——1958年5月1日,就播出了新闻节目。这个时期的新闻节目大多为消息类新闻节目。《图片报道》是中国电视新闻的最初形态。它采用的形式是将来自新华社的新闻图片分切组合加上解说进行报道。《简明新闻》始于同年11月2日,采用的是口播形式的报道。而《电视新闻》是记者用16毫米摄像机拍摄新闻,以电影《新闻简报》为报道样式。在6月1日播出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创刊》,是中共第一条电视记者拍摄的新闻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进入到第二个阶段。1993年5月1日,早间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电视新闻传播语态转变的开端。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为观众搭建了一个舆论监督的平台。1997年被称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这一年中先后进行了日全食、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十五大开幕、小浪底和三峡工程截流等直播。在此之后,中央电视台在直播领域和报道方式上不断得到拓展。
进入21世纪,我国成功地步入了第三阶段——趋于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时间是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省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专业性新闻频道。2003年“非典”报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电视新闻呈现以下趋势:栏目多样化、连线日常化、直播常规化。
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速度极大地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及其他媒介产品的便捷性,也成为媒体新的竞争的导火索和助燃剂。那么,如何让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不断的冲击下健康成长呢?
(一)自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产生模式的重塑
首先,促使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线性播出的方式发生改变。在互联网平台上,对节目的时长要求将不再那么苛刻,处理余地变得更加灵活,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节目资源的整合上作出调整。
其次,赋予新闻参与者更多的权利。新型信息接收结构有较强的容纳能力,使被采访者有足够的时间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让受众自由决定在某一新闻上投入多少时间。此外,被采访者、受众可以利用在线反馈,随时补充、修正、评论新闻,使新闻的主、客体权利趋于平衡。
第三,对新闻采编环节进行变革。一线记者的工作效率将面临新的标准,进而对记者的工作方式、考核体系产生一系列的连带影响;编辑承担的工作不仅仅只是策划、督导、组织本媒体记者的采访,还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关注其他媒体的信息反馈,不停地进行信息的捕捉、筛选、上网播出,形成事件的主体化综合报道。所以,这要求采编人员的工作方向更为扩散。
最后,调整广播电视新闻语态。在网络平台上,媒体需要灵活组合图像、解说、文字、受众之间的联动和反馈,利用网络取代资源无限的优势进行受众信息需求细分化。媒体从中受益,按照不同的受众信息反馈制定下一步的跟进报道要点,实现信息互交动态的生产过程。
(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的素养
近年来,媒介技术的提升为“假新闻”推波助澜,从“纸馅包子”到“农村嫁女收彩礼超过8万算买卖人口”的事件,提醒着广大新闻从业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然而,并不是所有“新闻事件”都是否定的对象,像是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它弘扬正气、积极向上。相关从业者要注重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以良好的形象塑造有竞争力的品牌,以品牌推动社会影响力的实践。
广播电视新闻媒介之间、广播电视新闻媒介与其他媒介之间、国内媒体与国外媒体之间的竞争将长期存在,在竞争中应始终坚持职业原则,不能舍本逐末,要保持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许海兰.广播新闻编排技巧之我见[J].新闻窗,2014(2):85-85.
[2]葛明驷,何志武.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规制的目标与路径[J].中州学刊,2014(4):168-172.
[3]朱佑龙.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广播新闻发展困境与突破[D].郑州大学,2013:10-21.
[4]王灿.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20-23.
G222
A
1674-8883(2016)09-0143-01
克婷婷(1989—),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201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