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现实困境

2016-03-01 07:39康一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闻自由自律困境

康一麟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现实困境

康一麟

(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垄断的电力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必然带来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跨越。技术的进步使得传播的规模、速度、效率都极大提高,同时工业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要求促进了教育普及化的部分实现,其结果是媒体的受众极大地增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私有企业性质的报刊为了盈利,不惜降低报格,一味迎合受众。在此背景下,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带头的新闻自由委员会的《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以及霍金的《新闻自由:原则框架》提出了全新的传媒理论——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通过传媒业的自律、政府的监督以及公众的参与,促使传媒业实现负责人的自由。但是在一个看似合理而完善的体系之下,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仍然未产生预期的影响。理论层面的盲区、实践层面的困境以及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使其发展依旧困难重重。

社会责任理论;传媒;困境

如今,传媒从业者谈及其职业时,往往会提到“公众知情权”、“传媒的公共责任”等概念。这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基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调整的产物——社会责任理论对传媒理论及实践的深刻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传媒社会责任理论主要在传媒业发达的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腾飞、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我国传媒业产生了对于社会责任理论的需求。但是,由于社会责任理论提出时存在实践以及理论层面的缺陷,加上我国具体国情不同,所以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出现了“本土化”的困境,发展并非很快。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探讨社会责任理论于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责任理论概要

社会责任理论,根据彼得森于《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对其的描述,简而言之,即由于传媒在社会中处于少数信息源的地位而拥有的特权,必须有这样的大前提对其进行限制,即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拥有特权地位的传媒,在当今社会具有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因而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

新闻自由委员会认为,“当今新闻自由面临的潜在威胁在于:政府可以解决复杂的现代社会以及权力集中带来的所有问题。但若依靠政府来解决传媒内部的问题,则会走向极权主义。当传媒大到足以威胁民主社会之时,若不通过拆分其来达到消除威胁之目的,则只有通过传媒自律或政府管控,而若传媒受制于政府,则我们失去了自由的最大卫士”。新的社会责任理论不放弃个人主义预设下的传媒性质,但是强调传媒更多进行自律,政府仅在危急关头或确实需要之时才可以适度地介入。全新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自1923年美国报刊委员会对于报刊的规约始,至广播、电影、电视等新媒体规约。这表明在当时的“黄色新闻潮”以及传媒垄断的形势下,传媒界确实存在问题,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已经开始反思,并探求一种全新的理论来规范、指导传媒的行为。

二、社会责任理论的困境

社会责任理论自诞生来,一直伴随着激烈的讨论。但是,社会责任理论并未被实际付诸实践,即使在其诞生的母体——西方自由民主社会,其至今也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构想,而并未被传媒业界作为实际指导思想。

导致社会责任理论困境的原因有三。其一是责任界定不清。遵守职业道德,不为名利所动,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事件,是传媒业界普遍认同的准则。但是对其进行深究,会发现在其定义以及划分上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之处,社会机制以及意识形态不同的各国对其定义也有分歧。

其二,在实践层面,社会责任理论难以付诸实行。当今,无论社会性质、国家体制如何,全球化与商业化是普遍的现象,各国传媒都在进行着激烈的商业竞争。其中,西方传媒尤甚。虽然新闻自由委员会强调“以自律换自由”,期待传媒业界实现如法律以及医疗界内的“专业主义”责任精神以及标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传媒传播的是思想上的产品,因而难以建立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规范从业者。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挤占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原先依靠广告收入自立的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广告收入大为减少,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方式来维持盈利以及运营。与激烈的竞争相比,“行业自律精神”显得十分苍白和无力。

其三,在当今环境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责任主体更加难以确定。社会责任理论诞生于传媒垄断集中的时代。由于经济发展,人们亟须获得大量信息以供生活决策,从而对媒体产生了依赖。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理论不被告知权以及误告知权的知情权以及知情的义务。但是当今社会业已进入了Web3.0时代,网络使得传播方式发生了惊人的巨变。传统理论以及社会责任理论诞生之时,传播方式尚是单向、机械的传播,由信息源发出信息经过一定渠道产生一定衰减之后到达受众,受众仅仅可以被动接受而不具有对于大众传媒的反馈渠道。但是在Web3.0时代,传播方式改为网络式传播,每个人都作为传播网络中的节点,同时扮演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角色。一个事件发生后,网络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大众传媒。在大众传媒报道之前,可以不夸张地说,消息已经传遍了传播网中的各个节点。

三、结语

社会责任理论产生至今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论,这表明其是有影响的。且在其产生的年代,相当的国家和传媒可以说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其作为传媒政策的指导思想。但是,其在理论上的盲区使其实现有诸多困难,加上社会体制以及国家性质的不同,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进入Web3.0时代,传播生态发生了惊人的巨变,我们无法再以社会责任理论诞生时20世纪的眼光来审视当今的问题了。无论如何,社会责任理论仍然是传播史上相当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传媒理论,其强调的“传媒自律”以及个人利益应当适度服从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精神依旧有可取之处。根据鲁迅的“拿来主义”,我国应该具体考虑本国现实,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本土化”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为我所用”。

G206

A

1674-8883(2016)09-0129-01

猜你喜欢
新闻自由自律困境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困境
新闻自由之路的艰辛与曲折——近代英国的新闻自由之路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浅议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试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新闻自由与侵权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