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6-03-01 12:18王昭龙
关键词:民办教育发展趋势改革

王昭龙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民办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

王昭龙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摘 要:目前,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发展至今,随着社会形势的变革,民办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深入思考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未来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民办教育 改革 发展趋势

一、对民办教育的最初定位

纵观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1978-1987)、稳步发展(1987-1991)和大力发展(1992-至今)三个阶段。民办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上:一是民办公助模式,包括承办和转制两种类型;二是企业经营模式,收取高额教育储备金,大投入,学校硬件标准好;三是拾遗补缺模式,面广量大,按需办学,大学办学,以短取胜,灵活多样,拾遗补缺;四是扶贫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帮助失学青年复学,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的不足。[1]

当前,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一是适应了经济体制和社会就业体制改革的需要,为部分富裕阶层的子女选择优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二是满足了投资者对教育市场潜力的收益预期的需要,使社会资金发挥了更大作用;三是促进了办学体制上的改革,多元化办学,打破了国家统揽办学的格局;四是在育人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促使学校向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五是部分地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减轻了国家教育经费的负担;六是促进公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育人模式,树立教育市场服务意识,在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竞争发展的局面。[2]

因此,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是符合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其政治、经济、文化功能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民办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办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何平衡以下一些两难问题。

1.国家与市场

国家调控, 也叫国家干预教育, 即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教育, 包括学校的经费使用、财务支出、人事任免、考试招生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 甚至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但是, 国家干预教育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不足的制约,国家包得过多, 必然一方面造成教育投入不足, 从而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又无法使潜在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现有教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学校又缺乏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压力和活力。[3]

与国家调控相对应的是市场调节, 将市场竞争的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办学行为,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 从效益低的教育部门(学校) 向效益高的部门自发流动, 它与公共教育原则相背离。因为市场所关心的不是为公众提供服务, 而是如何赚钱。中国民办教育不能陷入国家与市场悖论的两难之中, 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大背景, 既探讨国家调控, 也探索市场调节,将国家调控和市场调节兼顾作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指导原则。

2.公平与效率

教育机会均等: 一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或者说提供每一个人接受基本教育的机会。教育机会均等可以分为起点均等(即义务教育入学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即接受教育过程中享受同样的条件) 和结果均等(获得同样的学历资格和获得同等水平的就业机会) , 并力图实现三者的统一。但是, 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我国教育的发展面临的现实选择是: 公平与质量、公平与效率。在现阶段, 促成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策略应该是:第一, 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均等。第二, 在高中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上要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也就是说教育资源是有限的, 还不可能人人都享有高层次教育。第三, 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特别是高中后的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 政府投入的比例应低一些, 应运用市场的手段, 实行教育成本分摊, 让家长和受教育者承担更多的教育费用。第四, 作为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产物的民办教育, 应该把提高教育质量和追求教育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3.学校的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

不以营利为目的, 意味着举办者应将办学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 同时还要求举办者不得将办学作为牟取特定群体——投资人经济利益之手段。判断办学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就需要从两方面来考察: 首先, 考察办学者的行为是否在实际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次, 应考察办学者对收益的处置。寻利是资本的本性, 它必定要表现为保值或增值的追求。作为前者, 它追求不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回报; 而作为后者, 市场基准利率是它的最低目标。投资教育并不等于捐资教育。因此, 正确理解“不以营利为目的”必须建立在对公众根本利益的把握上, 辩证地对待学校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的矛盾。[4]

以上这些问题是影响私立学校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在操作层面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还需要在理论层面加强研究。

三、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

面向2 1 世纪, 私立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将可能突破旧有模式,实现新的飞跃。

1.私立学校将会更加突显自己的特色。

世界各国的私立学校有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以特色为生命,以质量为第一。与公立学校相比较, 私立学校由于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更易于办出特色。可以断言, 未来的教育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5]

2.私立学校会更加关注21 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从发展历史及其性质可以看到, 私立学校以往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的教育需求,是办学者的教育理念的实现。但是, 21 世纪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 使得各国更加注意把教育包括私立学校教育纳入促进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轨道, 各国通过立法、行政管理, 特别是财政资助的手段推动私立学校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努力促进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私立学校不能不适应这种变化及其需要。私立学校的办学方向, 甚至办学行为都有可能围绕这种变化和需要进行某些调整。

参考文献:

[1]徐长发.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 (10):3-8.

[2]顾明远.21世纪民办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教育行政管理,2000(3):40-41.

[3]胡卫,谢锡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6):1-8.

[4]胡卫.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框架[J].教育研究,1999(5):68-74.

[5]胡瑞文:《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机会均等的有限目标》,《上海高教研究》1998(12).

王昭龙,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民办教育发展趋势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民办教育持续发展研究
民办高校中产品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