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声慢》看李清照词刚柔相济的特点

2016-03-01 08:08郑晓霞抚矿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8
关键词:声声慢李清照

郑晓霞(抚矿工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8)



从《声声慢》看李清照词刚柔相济的特点

郑晓霞
(抚矿工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8)

摘 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自然风光和闺中生活,风格上清新轻巧。后期词以反映家国之痛、故国之思为主,忧愁悲苦是其词的主调。近年来,对李词风格上的探究和评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也有人认为婉约风格不能说明李词风格的全部,有人甚至认为她就是豪放派词家,笔者认为她的词既有婉约派的哀婉缠绵,又有豪放派的豪宕之气,本文以她的晚期作品《声声慢》为例,从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方面论述他的词刚柔相济的特点。

关键词:李清照 词声 声慢 刚柔相济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他的词深受后人的推崇,她被称为“中国词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1]。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自然风光和闺中生活,风格上清新轻巧。后期词以反映家国之痛、故国之思为主,忧愁悲苦是其词的主调。李清照的词因吸取了“花间”、南唐词人的某些艺术手法,,并且多表现哀怨惆怅之情,所以长期以来把她当作婉约派词人。沈曾植说:“易安为婉约主”。王士祯说:“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2]。也有人认为婉约风格不能说明李词风格的全部,有人甚至认为,李清照属于豪放派词家。笔者认为,李清照的词既有婉约派之哀婉缠绵,又有豪放派的激情豪气。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文以她的晚期作品《声声慢》为例,从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方面论述他的词刚柔相济的特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有人称赞这首词是“千古创格,亦绝世奇文”[3]。足见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晚年的李清照是极为凄凉悲苦的。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金人大举入侵,李清照随丈夫赵明诚逃亡江南,不久丈夫在颠沛流离中病死,她的生活更加痛苦和孤寂。《声声慢》就是在她凄苦的晚境里所写的一篇代表作。

一、在思想内容上,李清照的词既有婉约派的哀婉缠绵,又有豪放派那种爱国思想的激情豪气

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反映了词人在国破家亡之后的哀伤,其中既抒发了个人生活的孤苦之情,也反映了战乱中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这种个人的哀愁紧紧地和国仇联系在一起,所以深沉的爱国之情应是这首词的主导思想。并且,这种感情看似感伤,实则蕴藏着激愤。它与《诗经 》中的《 正月》中所写的一个周朝的官吏痛悼王朝灭亡,忧伤自己被人谗毁的痛苦感情很相像。开头的十四个叠字,其中“惨惨”,也见于《 正月》“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其中的“戚戚”则见于《诗经 》中的《 小明》:“心之忧矣,自贻伊戚[2]。”而这首诗也写周王朝的官吏,因远役而思念故乡及对执政者的劝告。李清照的《声声慢》仅仅是对《诗经》中这两篇字词上的借鉴吗?她如今漂泊异乡,无家可归的感情不是和周王朝的官吏很相似吗?她写“乍暖还寒”的天气,并不仅仅是写自然气候,也暗示了风雨飘摇的政治气候。尤其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词人思念故国之情更为明显。这里的“旧时相识”寓意深层的含义:一是往日因盼望丈夫的书信而常常翘首望雁,所以才有“似曾相识”之感;二是此时正是秋天,大雁为了避寒而南飞,而词人也是因逃难而来到南方的。词人用雁自比,如今在异地相见,又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因此,这句词实际上蕴含着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思。

另外,词人的忧国之情虽不象某些豪放派词人那样壮情激烈,但也时时激荡在胸中,有时也是相当激愤的,如这首词中的三个“怎”字就表现了这一点:“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工于炼字的李清照,为什么在一首词中不避重复呢?很显然是有意的。这是因为她那种思乡忧国的强烈感情只有用反诘句式才能够表达的缘故。菊花的“憔悴损”是因为“晚来风急”,而词人的“憔悴损”是因为国破家亡,希望破灭。“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深深地反映了词人度日如年的痛苦。她之所以要“守著窗儿”,就说明她还要透过窗儿往外张望,在寻找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事物,哪怕是“相识”的雁也是好的。就说明她还在寻找希望。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愁”字的含蕴是很丰富的,它除了词人自己因夫死家亡的不幸而带来的无限愁苦之外,还包括国土沦陷、人民涂炭等国愁。既然一个“愁”字不能“了得”,那么自然还需要更多的字来概括自己的感情,所以这个“愁”字蕴含着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是“悲”、是“怨”、是“愤”、是“恨”。而产生这“愁”的原因是金兵南侵和南宋统治者奉行的投降政策,因此,一定会引起她的愤恨。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词人晚年凄凉的境遇和国破家亡的哀愁,从而也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

豪放词之所以被称之为“豪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感情支柱是强烈的爱国思想。如果没有深厚的爱国激情,只凭几句豪言壮语,那么他的词也豪放不起来的。而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初看似乎篇篇中都充满了哀愁,调子很低沉。但仔细分析,其中都有闪光的思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词中所表现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哀愁,而是包含着她对国家覆亡、国土沦陷的深哀巨痛,所以不可与五代词人花间月下的幽怨同日而语。二是其词每每将愠怒寄予于哀怨之中,我们只有透过那笼罩在外层的忧愁云雾,才能看到她那颗愤愤不平之心。三是其词中燃烧着希望的火焰,有时尽管火苗是很微弱的,但仍可看出她在憧憬着明天。所以,《声声慢》一方面表现了浓烈的悲苦之情,另一方面在悲苦中还潜藏着执着的抗争精神。

二、在艺术风格上,李清照的词寓阳刚与阴柔之中,刚柔相济

从艺术风格上看,无论将《声声慢》归于婉约词,还是算作豪放词,都不合适。李清照在此词中虽然较多地采用了婉约派的某些手法,但骨子里却含有豪宕之气。另外,从语式和用韵上看,也佷象豪放派的作品。如叠字的运用,此词十八个叠字,曾受到前人的推崇备至,因为这些叠字含蕴较深,既写出了个人的哀愁,又写出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从声音上看,“清清”、“凄凄”、“惨惨”,都是齿音字,声音细碎、低哑,给人以压抑之感;而“点点”、“滴滴”为舌音字,声音短促而清脆,很便于表现词人那种如泣如诉的悲哀之情。不仅惟妙惟肖地模拟出那嘀嘀嗒嗒的细雨声音,而且衬托出词人心烦意乱的情绪。三个“怎”字的运用,在语势上,表达了作者思乡忧国的愤恨之情。在用韵上,全词用仄(入声)韵,并押“黑”、“得”等“险韵。《声声慢》这一词牌,历来作者多用平声韵,调子也比较舒缓。而李清照为了表达自己深沉的感情需要,却把它改为仄声韵,并采用入声韵部,入声韵短而促,这就变舒缓为急促,非常适于表达惆怅、悲愤的感情。而李清照这首词采用入声韵,作者是以豪放之笔写悲怆之怀。既能表达出她伤時忧国的感情,又能感受到她发自心底的低沉而急促的哀叹声。押“险韵”,前人也尤为叫绝。李清照对于押“险韵”,可以说是修养有素的,如今,词人饱尝流离之苦,已近垂暮之年,心中有许多话要说,而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她为了表达这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感情,便押了“黑”、“得”等险韵,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功夫有自。李清照的晚期词虽然不乏外呈阳刚之美的词作,但多数则是将阳刚寓于阴柔之中,外呈阴柔而内蕴阳刚的作品。这种阴阳相济的特点变构成了李清照词特殊的美学风格[2]。

自从明代张綖将词分为婉约、豪放二派之后,数百年来,作为词的基本划分的婉约、豪放之说一直得到广泛的承认。,但仅仅以婉约、豪放两大派是难以囊括唐宋以来多样性的艺术流派的。而且这两派之间长期以来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婉约派词人会有豪放的词作,而豪放派的词人也会写出婉约的作品。长期以来,认为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学者仍占绝大多数,并且论述这一观点的文章也不少。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撇开北宋时期不论,李清照就是个“南宋豪放词家”。还有学者认为,李词貌似婉约,轻盈如水,但温情如火,柔中寓刚,不可以婉约一词以蔽之[4]。笔者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她的词既有婉约派的哀婉缠绵,又有豪放派的豪宕之气。李清照是宋代词人中独树一帜的一位大家。其词的风格特点是,以简作繁,寓刚与柔,哀伤而不颓靡,新奇而不晦涩。这篇《声声慢》便充分地体现了这些特点[1]。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辉煌的作家之一,她对时代有着冷静地清醒地认识,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她的词的独特的魅力就在于,于哀怨缠绵之中有着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4],所以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对李清照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它是独立于群词人之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面前,直如粪土似得无可评价。”。李清照用《声声慢》写就了她一生的愁情,并将她的愁情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因而也使《声声慢》成为千古绝唱。学习并研究李清照的词,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振华 近十年李清照歌词研究综析[J]. 苏州大学学报2002.7

[2]刘继才 《唐宋诗词论稿》[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1

[3]方超群 一个绝望女子的自救之路[J]. 《语文建设》2014.3

[4]方波 唐碧珍 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J]. 绥化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声声慢李清照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喝醉的李清照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声声慢 》的两种英译本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
《声声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