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国际化进程中语言文化的“和而不同”

2016-03-01 08:08王绪佳孔子学院总部北京100088
关键词:和而不同语言文化

王绪佳(孔子学院总部 北京 100088)



简析国际化进程中语言文化的“和而不同”

王绪佳
(孔子学院总部 北京 100088)

摘 要:“和而不同”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也是在当前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对待的文化理念,其对我国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以及加快国际化进程均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和”、“同”的关系,然后针对国际化进程背景下的语言文化“和而不同”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国际化进程 语言文化 和而不同

一、前言

语言,通常是由书面语与口语两个部分组成,其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正常交流沟通的重要承载,如果语言“五花八门”,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将是一句空话。而且著名的语言学家游汝杰也曾经说过:“语言问题是个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而本文正是基于国际化进程下的大背景,对语言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展开了探讨。[1]

二、“和”、“同”关系的论述

对于“和”、“同”二者的关系,在历史上也有多位思想家做过相关的表述,比如,在《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实际上,这些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和”与“同”之间的不同,其中“和”的关键是在于多样性的统一的。同样,这种思想对于在当前国际化进程中的语言文化也是同样适用的。而目前中国主要面临着方言、普通话与外来语、共同语与民族语等共存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在这样一个多语的社会中更好地处理语言竞争与和谐的关系,都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尤其在当面我国面临着快速国际化的大背景,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言文化和外来语更好地体现“和而不同”的理念,正是本文即将探讨的内容。[2]

三、国际化进程中语言文化的“和而不同”

1.语言和文化并不相同

通常情况下,对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等,难怪有专家曾经认为,不能仅仅将语言看作是一个交流的工作,其还对该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等进行诠释和承载。也即是说,语言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内涵,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构建和谐文化,就离不开对汉语与外来语的和谐共处问题进行探讨。

不过,有人将语言过分地等于文化,认为语言就是文化,作为我们的母语就应该进行关爱,对语言的关爱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在这种理念下,就出现了很多抵制英语等外来语的呼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英语等外来语种真得已经对我们的母语汉语带来了“威胁”吗,而我们是不是应该针对这种“威胁”而采取相应的抵制措施呢。[3]

2.动态的汉语发展过程

针对是否抵制外来语“入侵”我们母语的问题,本文倒认为,我们的母语并不需要保护,这是因为,语言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可以将语言的发展理解成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在我国历史上的古汉语直到现代的汉语,新的词汇在不断的出现,过时的词语也在不断地隐退,新用法在不断出现。而且通过对汉语的词汇历史研究我们也能够发现,汉语的词汇系统从来就不是封闭的,它总是在不断吸收外来语的过程中发展充实起来的。

举例来说,我国对外来语的吸收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由于当时的佛经主要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相应地,梵文的译音也被使用到了汉语之中,比如,将“Buddha”翻译成“佛”,将“Bodhisattva”翻译成“菩萨”。而在现代的佛经以及寺庙中,这种叫法还在普遍地使用。可见,将外来语视为“入侵”显然是不足的。

3.促进汉语的更新和发展

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古至今,我们也不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其中还包括外来语言的吸收和借鉴上,只有对包括外来语在内的外来文化不断的吸收和借鉴,才能够更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有专家学者曾经关于汉语的发展提出了如下的观点:现代汉语曾经接受和正在接受西洋语言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包括语法在内,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4]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汉语中包含了大量的外来词汇,而这些外来词汇不仅没有让我们的母语倒退,反而更进一步地丰富了我们的词汇,为我们带来了鲜活的特性。当然,反过来,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来说,也有着类似的过程,它们都通过对外来语言的吸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体系。

以英语为例,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词汇量最为丰富的语言,和其对其他语种的兼容并收是分不开的。在吸收的基础上,英语的地位非但没有被减弱,反而在世界上的应用场合变的越来越多,甚至还成为了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我们汉语也应该以此为鉴,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来面对其他外来语。

四、结语

总之,除了对外来语的滥用和卵用,汉语对外来语的吸收和借鉴并不能看成是一件坏事,只有对外来语言勇于吸收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母语,也就是汉语的更好发展,以体现出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和而不同”理念。[5]

参考文献:

[1]傅妍. “和而不同”: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探讨[J]. 考试周刊,2009,20:85-86.

[2]王美君,金宝翠. 兼容并包,和而不同——从文化差异看交际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魅力中国,2010,12:154.

[3]张庆荣,宋海英. 直译/异化与意译/归化“和而不同”——中医药英语翻译的辩证思考[J]. 江苏中医药,2011,04:80-82.

[4]武英杰,谢志贤. 和而不同:英语中的中国因素[J].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87-1790.

[5]许满林. 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试论对比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17:55-56+58.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语言文化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渗透研究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对症下药,让成语运用熠熠生辉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