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公民新闻

2016-03-01 07:39秦赛一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公民受众

秦赛一

(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1331)



“互联网+”下的公民新闻

秦赛一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重庆401331)

随着全球卫星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客、QQ、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社交软件的开发及广泛运用,媒体行业开始来到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传播格局,曾经拥有传播垄断权的传统媒体开始受到自媒体的猛烈冲击,“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在“互联网+”的大命题下,就微博上新闻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现象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认为公民新闻的发展固然有其独特的意义,但其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附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自媒体热时代的冷思考就显得很有意义。

“互联网+”;公民新闻;自媒体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目前业界对其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或个人移动通信终端,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掌握或得到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特殊的信息”。

简单地说,“公民新闻”,是指从新闻的采访,写作,到最后的编辑发布,都不是专业记者或编辑,完全由“读者”自己采写的新闻,而这些读者则被称为公民记者。它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一种颠覆,它让大众拥有了话语权。公民新闻发布的信息也是按照自己或所属小团体的喜爱和偏好来进行选择的,它更注重分众化和体验型传播。

“互联网+”是近年来一个很热的词,它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下,传播形式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并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直以来的传播霸权地位。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渠道,普通公民开始使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的各种互动平台参与信息传播和观点分享。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高达90.1%。我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通过自媒体开始逐渐解构原有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模式,传统主流媒体的垄断话语权开始被消解。

另外,除了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用户群的扩大外,以博客、QQ、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的迅速普及也是公民新闻兴起的一大因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4月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交应用中,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率达到最大,占90.7%。

在迅速发展的自媒体中,微博是典型的代表。作为“参与式新闻”的一种形式,微博体现了大众的新闻信息及利益诉求,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某些问题上的缺位、失语现象,关注被传统媒体忽略的信息。同时也使网民开始通过这种方式参与网络监督、网络参政、网络议政,这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

一、受众(注意力和购买力)的争夺

自公民微博新闻快速发展以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冲击,尤其是对受众的注意力和购买力的争夺。受众是当今媒体生存的关键点,拥有庞大的受众、用户群,就拥有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气,相应也会得到更多的广告盈利来支持公司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如今的受众已不再是单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传播模式也已由单向变为双向。微博新闻的传播,更是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兴趣和不同需求推送不同的信息。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提倡体验式分众传播,这使微博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受众欢迎。

二、公民微博新闻的优势

第一,时效性强。微博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甚至可以称即时性,几乎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微博就已经在同步报道。微博的时效性比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有更明显的优势。而且在特殊环境中,微博能起到传统媒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雅安地震从发生到第一条微博发出仅仅用了53秒。

第二,信息源广。自媒体微博平台的运营,使得全民都成了记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把身边发生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微博发送出去,让信息得以传播。“全民皆记者”扩大了新闻的来源。

第三,分众化传播。微博新闻采取一对一的传播方式,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提高受众的忠诚度。

第四,传播形式多样。微博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动画等传播形式,使得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第五,互动性强。微博平台还拥有转发、点赞、评论等功能,使得用户发布的信息能够得到迅速的反馈。

第六,成本低。微博新闻的运营成本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费用相比,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要少很多。

三、空间资源(版面、播放时间等)的占用

由于微博新闻的传播方式较符合现代社会受众的接受习惯,所以在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方面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不好的一方面在于微博新闻往往由于把关不严,常常出现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娱乐、低俗新闻。在这个泛娱乐化和猎奇的时代,往往能吸引很多网民的注意力。这些娱乐、猎奇、媚俗的信息,对于传播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它会占用大量的版面空间和播放时间,“分走”大批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使得用户们容易漏掉传统媒体所报道的重要信息。

此外,由于微博新闻的发布门槛低,网民采编素质参差不齐,信息真实度、客观性很难得到保证,这就容易造成信息失实,而这些失实信息很有可能变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在公民微博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问题。

因此,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走媒体融合道路,应是传统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发展的方向。两者取彼之长,弥己之短,共同推动新闻传播业的健康发展。

[1]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2012,29(6):128-138.

[2]王君超.微博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J].中国报业,2014(13):90-91.

[3]芮晗.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J].传播与版权,2014(8):11-12.

G212

A

1674-8883(2016)09-0118-01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公民受众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