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娟(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实验小学 河北唐山 063103)
浅谈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有效实施
于化娟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实验小学 河北唐山 063103)
音乐的作用不仅在于娱乐,音乐还有很强的美育功能和德育作用。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仁言不如乐声之入人深也。”一个人如果经常接受优美纯洁的音乐就可使他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地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音乐教育在少年成长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呢?我在十几年的音乐教改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使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得到了有效地实施。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首先,对全册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分析,力求吃透教材,明确渗透德育的着力点,达到音乐学科德育渗透的预期目的。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至六年级)》教材内容为研究对象,确定渗透德育重点主要包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然后,做好德育渗透的单元备课:依据大纲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设计每一个单元德育渗透的侧重点。最后,在课时备课中体现德育渗透点:每节课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课时备课过程中确定德育渗透点及渗透方法等都要体现出来。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 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因此,德育的渗透点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接纳,并化为自醒自悟。
德育的实施,应该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中体现,喜欢参与的活动是学生愉悦身心的乐园、学习本领的课堂、施展才能的舞台、塑造心灵的基地。因此,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例如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在音乐表演中渗透德育。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表演指导的时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教学表演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在启发学生表演时,特别注意问:“老乌鸦生病了,小乌鸦如何去照顾妈妈,这个过程你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的表情、语气、动作要怎样来表现,才能把你爱妈妈的情感真切感人地表达出来。”孩子们到台前表演的时候很快就能进入角色,他们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与妈妈交流,他们给“妈妈”盖被、量体温、端水、喂药等入情入景、情真意切。从孩子们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从麻木地接受妈妈的爱到现在真正地理解了妈妈的爱,这一变化是多么让人感到欣慰啊!
在音乐欣赏中渗透德育。课堂上力求捕捉音乐形象,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激发情感。 要让音乐感染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听懂音乐。而捕捉音乐形象是听懂音乐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器乐曲欣赏,在分析作品时要帮助学生捕捉音乐形象,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激情,把自己融进音乐的情景之中,从而产生共鸣。 如我在教学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的散板段落时,凭借了学生有大雨来临之前起风的这一印象,先让学生描述这一印象,再让学生边听边联想,我看见有的同学手臂张开做刮风的动作,嘴里还“呜呜呜”地配着“音”。更有趣的是有的同学缩着头,双手抱着脑袋做出“四处逃窜”的样子。谁看到这种情景都会忍俊不禁的。当此段音乐结束,关掉录音机时,同学们同时发出“哎呀!别关!”等惋惜的声音。可见学生听得入了神,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自然界里了。同学们在谈感想时,有的说:“我很喜欢我国的二胡演奏曲。”有的说:“小青蛙这么可爱,我们都要爱护它。”这些透着几分天真的话语表明了“从小热爱大自然”已深深的在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教学实践和探索证明了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教育家贺渌汀说过的一样:“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高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实质的问题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但使学生学到作品知识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经过无数苦难磨练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唤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的为了祖国的强盛而学习,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