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闻反转”现象背后的因素及规避措施

2016-03-01 07:39刘梦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议程新闻报道舆论

李 超 刘梦娟

(黄山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探析“新闻反转”现象背后的因素及规避措施

李超刘梦娟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反转”这种“曲折的新闻真实”频繁地出现,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2016年以来的几起反转新闻大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着调查深入,事件的全貌逐渐浮现,观点和舆论从而发生转变的新闻,如“天价鱼”;另一类则是炮制的假新闻,如“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本文主要以社会新闻事件为切入点,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新闻反转”现象背后的因素予以调查,并提出规避措施。

“新闻反转”;新闻业务能力;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发布机制

一、“新闻反转”现象背后的因素分析

(一)过度迎合受众心理,缺乏正确舆论引导

议题的属性设置契合受众对信息的情感需求。属性议程设置关注议题的特定属性及其影响公众舆论的过程。与“告诉人们想什么”所不同的是,属性议程设置的焦点在于“告诉人们怎么想”。[1]媒体从业者在报道新闻、联系新闻素材时,很容易将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的刻板印象杂糅进去,倾向性极其明显或过度迎合受众心理,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例如,三次反转的“天价鱼”事件,受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诸多案例影响,记者和公众最开始一边倒地支持顾客。但考虑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媒体开始关注新闻主体双方,也就有了店方“明码实价”,真相系游客酒后赖账打人的逆转。极具戏剧性的是饭店紧接着被曝出餐饮许可证过期、手撕发票真伪不明、公章不全等问题,而最终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受众又纷纷指责店方欺人太甚。三次反转,可以看出媒体随着事件的发展给受众的意见和影响。

其次,自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议程设置。受众在新媒体上发布新近发生在身边的事,传统媒体捕捉到新闻价值,继而跟进报道。例如,“深圳最美女孩”给乞讨老人喂饭,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事后媒体调查才发现,这是网络推手策划制造的假新闻,其目的是为炒作故事中提及的商业展览,而这种属性设置虽然刚开始迎合了受众,但事实却给了受众一个耳光,也导致了社会信任的丧失。

(二)市场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来临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媒体越来越追求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速度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全面展现,某些媒体甚至对新闻进行强烈的炒作或者制作。出现反转并不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全面,而是传播者利用受众的心理吸引受众,从而发布独家新闻,获得新闻关注度,提高自身媒体的经济效益。2016年《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却显得些许残酷和悲戚,可惜这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文中描绘的儿媳因饭菜不合口味掀翻餐桌、农妇组团约炮等农村现象在网上引起热议。最后证实,作者根本没有回过家乡,相关人物、时间、地点等皆为虚构。文章通过描写农村的病态,制造受众关注的话题,从而提高平台点击率、提升影响力。

(三)媒体人的新闻业务水平的素质考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受众也已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全民皆媒”考验着媒体人的新闻业务水平。由于信源的增多,媒体人的把关难度增大,加之时效性的考量,类似于反转新闻的失实报道比例上升。一般来说,主观恶意造假的新闻相当罕见,更多的是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因素产生的问题。很多案例发生的因素都很简单,要么是根本不做采访,直接将网上内容搬上版面,要么是采访过程中疏忽大意,轻信采访对象。本质上都是记者在报道中疏于查证,没有尽到事实核查的责任,轻易放弃把关人角色。在新闻生产中,查证核实工作的欠缺或不足一直是新闻反转的主要因素。[2]现阶段,媒体人的业务素质很难对新闻进行全面、准确、真实、快速的报道。

二、“新闻反转”现象背后的规避措施

抛开意识形态和控制,仅从新闻专业主义内化为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来衡量,其特征主要有:客观与中立、新闻自由、媒介社会责任、职业化教育与操作。[3]所以新闻主义在新闻报道的回归的具体形式如下:

(一)主流媒体深度挖掘,把关议程设置,加强舆论引导

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需要更加谨慎,深入挖掘事实真相,全面性地设置报道议程,规范新闻报道的操作程序,加大“求证”与“更正”力度,进行正确的预估和舆论引导。对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各个方面都加以控制,用来传达官方话语,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

(二)加强媒体人的新闻业务水平,为大众报道事实

媒体记者进行职业评估,提高专业技能,做到更快判断真伪,更快预判传播效果,更迅速地回复、跟进、深度报道,加强新闻信息真伪辨别、注意标明信息出处。培养新闻敏感和仔细锤炼细节,深入新闻现场,认真核实新闻,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展现新闻事实的全貌。

(三)健全新闻发布机制体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媒体的新闻报道往往一味迎合市场,从而产生了反转新闻或者虚假新闻。媒体可以尝试通过改变新闻报道内容的方式来贴近群众,从而提高其文章阅读量。把新闻做好、做深、做透、做生动,吸引受众,将流动受众转变为忠实读者,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市场份额,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结语

“新闻反转”现象背后因素的形成及规避措施关键在于我国是否建立起完善的新闻发布机制,建立起稳定的媒体高参群体及建立起长期、专业的新闻报道网络体系。这些体系机构的建立对提高媒体公信力、肃正新闻界虚假之风、挽回反转新闻带来的舆论伤害具有重要作用。

[1]陈强.国外属性议程设置研究进展述评[J].国际新闻界,2013(6):47-54.

[2]白红义.剧情反转新闻与记者的职业素养[J].社会观察,2015(11):32-34.

[3]徐传达.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现状与未来[J].今传媒,2014(8):48-49.

G212

A

1674-8883(2016)09-0066-01

猜你喜欢
议程新闻报道舆论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会面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