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和新时期宣传工作的发展
——“宣传鼓动工作笔记”、“2013年习近平宣传工作讲话”为例

2016-03-01 07:39李梦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

李梦雨

(重庆大学,重庆 401331)



建国前和新时期宣传工作的发展
——“宣传鼓动工作笔记”、“2013年习近平宣传工作讲话”为例

李梦雨

(重庆大学,重庆401331)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在建国前期和新时期的宣传工作出发,分别解析并将其进行对比。在展现两者各自特点及进步时,对未来马克思主义下的宣传工作做出展望,对工作重点做出反省,期待取得长足的进步。

宣传工作;建国前;新时期;重点转移;未来发展

一、建国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

《宣传鼓动工作笔记》(摘要)是1942年的宣传工作的指导纲领,全文的主要强调点在于鼓动。

(一)鼓动工作

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宣传鼓动工作的一般任务、宣传与鼓动、关于宣传战、揭露、从具体情况出发。其中主要介绍了1942年即建国前在发展的宣传工作中,要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鼓动。“动员和坚定他们为革命运动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信心与决心”,①这句话的主体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我国抗战事业的主体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最大的支持力量来源。在针对党员和群众整体时,文中提到“批判的总结历史遗产,从思想意识上动员和改造”。①其后又反复强调在党内和党外要做到“宣传新理念,批判旧思想”。

(二)宣传内容全领域发展

《宣传鼓动工作笔记》(摘要)一文的宣传鼓动工作的一般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贯彻社会意识与思想的全领域。宣传鼓动工作,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活动,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宣传鼓动工作反映的是所有社会存在在社会意识中的投影,事无大小、无巨细的多方面、多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对人民思想进行宣传与鼓动。在关于宣传战部分的宣传战中的基本原则处提到一点:不可把党的宣传战限制在理论和政治领域内,而要使它全面地展开,要在理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和文艺等一切领域里,建立起自己的堡垒,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和骨干。

二、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这本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目前新时期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选取其中“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进行分析,不仅是因为时间上的贴近性,也是因为宣传思想上明显的转变性。

(一)加强宣传教育是基本需求

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坚持“四个讲清楚”,主要提及的内容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下的宣传工作内容的重心放在了中国文化上,宣传内容从多领域发展到专注于中国文化在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继承与发展,这是新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需求,是整体国际大环境下的精神文化需要。中国是一个汇聚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族融合一直是宣传工作要抓的重点。将各民族精神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经过长时间实践改造形成的中国文化及中国精神,是全中国各民族广泛推行的一种新的文化领域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只有贯彻落实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在每家每户落地开花,才能促进新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实现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共同进步。一系列需求和宣传工作中心的转变推进了中国文化作为宣传前提的进程。

讲话中提到的“有一只好的宣传队伍、树立经常性宣传教育的理念和创新宣传手段”,②都是对宣传方式的多样变革。宣传方式从大到小,从观念到具体实行,都在讲话中涉及。总体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时刻沐浴在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的宣传精神下,时刻对思想进行纠正和改造,使思想的进步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增加对个人和社会的认同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国梦的实现。

在宣传方式和手段的革新中同样提到了宣传面的广泛性,但是主要落实点还是要放在中国文化上。无论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宣传理念的转变,都是为了让宣传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将新媒体和新兴信息科技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掌握人民群众的需求,改变宣传工作的方式,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同时,在思想上达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不再限制人们在僵硬的主旋律下生活思考,而是把科学技术融入人民群众中,利用“接地气”的态度达到传承的目的,给予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思维自由。

(二)宣传重点在民众接受度

讲话中所提及的所有内容的要点和方式变革,归根结底是体现:重点在民。新时期的宣传工作将民众的接受度作为重点,而非新中国成立前的宣传内容全领域化。四个讲清楚、好的宣传队伍、经常性宣传理念、创新宣传教育手段,都是为了从方式上接触人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民的思想观念,而非强力扭转思想观念、思考方式等行为习惯。

我党给予人民最大限度的思想自由,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球性的发展。但是这种自由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健康的思维方式。为了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繁荣进步,使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宣传和监督工作必不可少。普及中国文化内容、创新手段是为了提高民众接受度,所以在新的具体情况下具体分析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让人民自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思想。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存在起到影响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遇到事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时期最大的问题是民众视野的开阔造成了民众思维的开阔,这就要求政府放宽思维的限制。在满足民众需求时还要达到社会健康发展,政府能做到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宣传内容,从而使得民众成为新时期关注的重点。

注释:①罗迈,《宣传与鼓动工作笔记》(摘要),原载《共产党人》杂志1941年第17/18/19期。

②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程美东.论党的宣传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05):31-35.

[2]李超.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刘奔.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与应用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学术界,2005(04):95-101.

[4]才华.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机构建设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3.

G206.3

A

1674-8883(2016)09-0065-01

猜你喜欢
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开心一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清代时期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