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阶段,我喜欢在英语课上玩一种“捡人游戏”。其实它最初的时候叫做“救人游戏”,就是对那些需要完成背诵或者单词过关任务但又没有及时完成的同学,我会让他们起立,然后等完成的同学(也就是坐着的同学)自愿站出来领读或教读,才能救一两个回去,也就是在领读同学读完之后,在站着的同学中选择一两个坐下,不过在课后需要拯救者帮助被拯救者完成没有完成的任务。可以这样说,在这个游戏的初期阶段,教学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救人者可以产生自豪感,被拯救者也会产生一些羞愧感。但后来随着任务量的逐步加大,当拯救者依然想要通过领读对被拯救者进行拯救的时候,被拯救者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逐渐开始实施破罐子破摔的拖拉战略,导致后来的“救人游戏”逐渐演变成了“捡人游戏”。于是,我自发地在所有班级杜绝了这个“捡人游戏”。
游戏及时叫停了,可是背诵和单词过关任务还是要继续下去,而我的方式依然是完成的坐着读,没有完成的站着读。一次英语课上,我突发奇想,在请了一位学生领读之后,对他这样说了一句:“你觉得站着的同学中,哪些同学是有能力自己完成这个任务的,任选三位请他们坐下。今天我们不玩‘捡人游戏’,我们玩‘相信游戏’。这些选出来的同学也不需要到你这里完成任务,他们可以到任意已经完成的同学那边完成任务,下节课我继续统计。”一连三轮,有九位学生因为被相信而坐下,依然还有很多想要相信的学生举手,但我及时终止了游戏。站着的学生还有七八位,我担心游戏继续下去会伤害到某些脆弱而敏感的童心。当天的英语课上,当我问及前一天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那九位被学生相信的同学居然全部完成了任务,甚至站到最后的七八位学生中也有三人自行完成了任务。下课我没有拖堂,放学我也没有留堂,他们确实是自己找时间完成了这个原本需要我三催四请的任务。我只想说,被相信的感觉挺不错的,希望这个游戏还能继续玩下去,或者再想办法改良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