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培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成功之道
范书培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频频出现在影视剧市场上,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网络小说的数量和读者急剧膨胀,伴随着这种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及存在的巨大商机,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探寻其中的奥秘。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传播学
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始于2000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近十几年来发展尤其迅速,如《蜗居》《失恋33天》《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双面胶》当年单集收视率曾高达9.94%[1];《步步惊心》网络首播的点击率突破3亿元;《失恋33天》以不足千万的小成本投入获得了3.5亿元的票房,这些数据反映出网络小说改变成影视剧的成功。
这些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下面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原因。
根据CNNIC显示,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文学使用规模在所有互联网应用中排名前十位,截至2015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2.97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289万,占网民总体的43.1%,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59亿,占手机网民的41.8%[2]。而有关调查也显示,在网络小说读者中,有80%左右的人愿意看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
在否定了早期的受众被动存在论以后,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传播中受众自主意识的重要性。在很多网络小说网站,读者、粉丝会发帖推荐自己喜欢的小说并希望作品可以改编成为影视剧,他们会推选自己心目中的男女主角。由此可见,只要制作方稍微调查小说的粉丝量,再综合各方的意见,那么影视剧改编过后,原著的读者早已是可预见的影视剧的“受众”了。
议程设置功能,最早将“议程设置”具体概念提出并予以证实的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他们在1972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实证性地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变化,议程设置在现实中的应用也发生了改变,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进行议程设置,更能放大话题的影响力。这种放大作用甚至是病毒式的无孔不入,他们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不断传播相关话题,扩大影响。以《何以笙箫默》为例,从2014年5月官方微博正式上线到电视剧开播历时半年之久,拥有3千多万的女主唐嫣和1千多万微博粉丝的男主钟汉良同步更新微博发布相关消息,再经过粉丝团每天的疯狂转发,让信息不断流动,并扩散到其他的平台,从而使其成为热门话题,焦点议题的设置很是成功。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先提出。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此理论强调了受众的“能动性”,突出了受众的地位[3]。
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作者成为了影视剧的编剧,从传播学角度讲,这些网络写手在传播的过程中均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谓意见领袖,即“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十分乐意自己的作品被搬上荧幕,并且很重视自己作品的再创造。写手的重视与关注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粉丝对这些作品的关注,他们会成为互动的传受双方,在互动中满足彼此的需求,甚至在一些剧情的安排上、演员的挑选上会讨论而达成一致,很明显,影视公司在选择作品进行改编时,非常重视对这种“活跃分子”的挑选,因为这是一种号召力和影响力。
本文着重为大家分析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成功之道,但在影视剧改编的道路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改编题材上,有关调查显示网络文学用户中其实以男性居多,男性用户所热衷的科幻、奇幻类小说人气很高,但由于操作性和可行性上的困难,网络小说的改编中容易出现与现实脱轨的问题,还需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1]朱怡璇.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热播[J].电影评介,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