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2016-03-01 08:23王利刚樊春雷高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系统冲动性成瘾者

梁 虹,王利刚,樊春雷,陶 婷,高文斌

·论著·

·社会·行为·心理·

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梁 虹,王利刚,樊春雷,陶 婷,高文斌

目的 分析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 2012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设计,在宁夏、山西、四川、福建4省(自治区)的20所学校,分别以10个年级分层(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年级、二年级;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 9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 361份,有效回收率为81.1%。使用网络成瘾量表分析网络成瘾情况,使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DMSC-S)分析控制系统、冲动系统情况。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及多层次回归分析分析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6.1±4.0)岁,性别赋值情况为男=1、女=2,网络成瘾得分为(32.9±12.6)分、控制系统得分为(31.6±4.8)分、冲动系统得分为(30.6±7.3)分。年龄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100,P<0.05);性别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179,P<0.05);控制系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193,P<0.05);冲动系统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378,P<0.05)。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第一步以年龄和性别(男=1、女=2)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第二步以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控制系统得分和冲动系统得分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第三步在上述几个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交互项(控制系统得分与冲动系统得分乘积)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控制系统得分、冲动系统得分与网络成瘾均具有回归关系(P<0.05),控制系统得分与冲动系统得分乘积与网络成瘾无回归关系(P>0.05)。结论 青少年自我控制水平越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冲动性越高,网络成瘾倾向越高。且青少年冲动行为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更大。

青少年;行为,成瘾;冲动控制障碍;控制系统;冲动系统

梁虹,王利刚,樊春雷,等.青少年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9):1076-1080.[www.chinagp.net]

Liang H,Wang LG,Fan CL,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e self-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9):1076-1080.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6月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达到3.45亿[1],在网络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用户对网络游戏成瘾,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目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和人类的健康问题,尤其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2](DSM-5)将“网络游戏成瘾”放在“有待更多研究的疾病”(conditions for further study)这一部分,说明“网络游戏成瘾”作为一种心理行为失调问题已经得到了临床心理学界和精神病学界的认可[2]。2009年,Pies[3]曾经撰文指出,将网络游戏成瘾等新出现的行为问题归入冲动控制障碍类别中的其他或未特定的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可能更加合适。本研究通过关注网络成瘾的冲动控制病理机制,探寻网络成瘾在青少年成长各阶段相关的生理与心理机制,探索网络成瘾者的自我控制特征,对于认识网络成瘾的本质,完善网络成瘾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设计,在宁夏、山西、四川、福建4省(自治区)的20所学校,分别以10个年级分层(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年级、二年级;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4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 91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 361份,有效回收率为81.1%。其中男1 103人(占46.7%),女1 258人(占53.3%);大学659人(占27.9%),高中493人(占20.9%),初中545人(占23.1%),小学664人(占 28.1%)。不同学历调查对象性别构成及平均年龄见表1。

表1 不同学历调查对象性别构成及平均年龄

Table 1 Gender composition and average age of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学历例数性别〔n(%)〕男 女平均年龄(岁)男 女小学664341(514)323(486)118±11116±11初中545276(506)269(494)141±14138±15高中493241(489)252(511)178±12174±12大学659245(372)414(628)212±19210±16

1.2 调查工具及内容

1.2.1 网络成瘾量表[4]采用Young[4]编制的20个条目的网络成瘾量表作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采用5级评分法,从1分(非常不符合)到5分(非常符合),将20个条目得分相加即得总分,得分越高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6。

1.2.2 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DMSC-S)[5]DMSC-S包括2个系统,即控制系统、冲动系统。控制系统包括2个维度:未来时间观(3个条目)、问题解决(6个条目);冲动系统包括3个维度:易分心(3个条目)、低延迟满足(3个条目)、冲动性(6个条目)。该量表所包括的21个条目分别采用5级评分法,从1分(非常不符合)到5分(非常符合)。各维度得分为其所对应条目的总分,总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控制越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3,其中控制系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6,冲动系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0。

1.3 质量控制 首先对参与此次调查的调查员(负责收集问卷的工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统一培训;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辅助下,在自习课上对调查对象统一发放问卷,填写好后当场收回问卷。在实施测试之前,让调查对象统一签署知情同意书,包括在施测过程中,如有调查对象中途想退出,可以退出。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控制系统、冲动系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分析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6.1±4.0)岁,性别赋值情况为男=1、女=2,网络成瘾得分为(32.9±12.6)分、控制系统得分为(31.6±4.8)分、冲动系统得分为(30.6±7.3)分。年龄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100,P<0.05);性别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179,P<0.05);控制系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r=-0.193,P<0.05);冲动系统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r=0.378,P<0.05)。

2.2 年龄、性别、控制系统、冲动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多层次回归分析 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第一步以年龄和性别(男=1、女=2)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第二步以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控制系统得分和冲动系统得分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第三步在上述几个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交互项(控制系统与冲动系统得分乘积)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控制系统得分、冲动系统得分与网络成瘾均具有回归关系(P<0.05),控制系统得分与冲动系统得分乘积与网络成瘾无回归关系(P>0.05,见表2)。

3 讨论

Hofmann等[6]最先提出了自我控制双系统模型,其认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控制双系统模型包括:(1)冲动系统,是冲动行为产生的原因,在面对诱惑时会自动激起一个相应的冲动行为或习惯行为;(2)反思系统,是面对诱惑时更高阶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包括深思熟虑的评价和抑制标准。该理论认为,冲动控制的行为结果是这两个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过去10年中,研究者分别对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冲动系统和反思系统的功能状况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针对冲动系统的考察,研究者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存在对网络游戏相关线索的自动或快速加工[7-8],并且对互联网存在积极的内隐态度[9-10]。针对反思系统的考察,研究者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较差[11],偏爱做高风险的选择[12],并存在对长远的更大目标的漠视[13]。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指出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是两大神经生理系统失衡导致的,这两大神经生理系统包括:皮质下的社会情感系统和前额叶皮层的认知控制系统,前者负责对情绪信息、新异刺激和奖赏信号做反应,而后者则是冲动控制[14]、情绪管理和决策制定的关键执行者[15]。自我控制双系统模型指出这两大神经生理系统具有不同的发展进程和成熟年龄[16];社会情感系统的作用在青春期早期更加凸显,与青春期变化过程一致[17],而认知控制系统则持续发展直至成年早期[18]。

在一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Galvan等[19]比较了儿童(7~11岁)、青少年(13~17岁)和成年人(23~29岁)在奖赏操纵任务中脑激活的模式。在这项任务中,青少年在伏隔核的激活水平与成年人相似,伏隔核是皮质下负责奖赏加工的关键区域,前额叶的激活水平却与儿童的更加相似,而前额叶是认知控制加工的关键区域,该结论表明相对于皮质下的奖赏加工区域前额叶控制加工区域的发展要更迟滞。Somerville等[16]在综述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直接地描绘了自我控制双系统发展的不同步性,边缘系统功能性和结构性发育的相对成熟与依旧发育不成熟的前额叶区并存于青少年身上,这种脑发育的不平衡性可解释个体在青春期的冲动行为。本研究从自我控制双系统视角围绕青少年人群探索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提出3个假设:(1)自我控制的冲动系统对网络成瘾具有正向影响;(2)自我控制的控制系统对网络成瘾具有负向影响;(3)冲动系统与控制系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是相互独立的。探索网络成瘾者的自我控制特征,对于认识网络成瘾的本质、完善网络成瘾的诊断与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提示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成瘾的倾向越高;性别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提示男生较女生网络成瘾倾向更高;冲动系统得分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提示青少年冲动性越高,网络成瘾倾向越高,与梅松丽等[13]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已有的研究中,冲动性多作为内源变量进行研究,如梅松丽等[13]基于延迟折扣任务考察了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结果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行为抑制能力较差,缺乏对长远价值的敏感性,倾向于选择即时满足。本研究还发现,控制系统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提示青少年控制水平越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这进一步证实了何灿等[20]、Kim等[21]、陶宇等[22]的研究结果。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可以将网络成瘾看做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即网络成瘾的形成主要就是缺乏对上网这个冲动行为的控制。

本研究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冲动系统得分与网络成瘾具有回归关系,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35,说明冲动系统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其原因为:(1)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存在对网络游戏相关线索的自动和快速加工[7-8],与以往药物成瘾的研究结果类似,我国张智君等[7]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网络成瘾者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导致其将注意转移到与网络相关的图片,并对图片中的兴趣点加工较快。(2)网络成瘾者对互联网存在积极的内隐态度[9-10],我国梁宁建等[10]学者在个体对互联网内隐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较非网络成瘾者持有对互联网相对积极的内隐态度,内隐态度形成的过程比较缓慢,需要通过大量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形成,所以比外显态度更稳定且较难改变,同时个体的意识性努力一般也难以制约与超越个体的内隐态度与刻板印象,甚至会加强其自动化提取。(3)梅松丽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在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冲动性的几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曹枫林等[23]和Cao等[24]用BIS-11与GOSTOP比较了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也发现网络成瘾与冲动行为有关。

表2 年龄、性别、控制系统、冲动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多层次回归分析

注:-为无此项

本研究还发现,控制系统得分与网络成瘾具有回归关系,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83,说明控制系统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网络成瘾者无法控制其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最终导致心理、社会或工作上的困难。有研究显示,较低的冲动控制与其他成瘾行为(如病态赌博、物质滥用和酗酒)之间存在关联[12]。由于病态赌博、酗酒等成瘾行为者与网络成瘾者具有相似的神经心理和个性特征,研究人员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冲动性疾病或至少与冲动控制障碍有关[11]。Dong等[11]用电生理证据来研究网络成瘾与冲动控制障碍有关。网络成瘾者表现出一定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特点,对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研究显示,注意力不足是较低冲动控制的重要因素。针对冲动控制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网络成瘾者相比网络成瘾者的复杂信息处理功能更低,可见在反应抑制方面显示出低效率的大脑功能,即网络成瘾人群的控制能力受到了损害。

由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体现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大小,因此本研究显示,冲动系统对网络成瘾影响较控制系统显著。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成瘾与其他成瘾行为相似,是一种冲动性紊乱,这类人群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不断地重复某种行为而忽视这种行为后期可能造成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12]。感觉寻求是一种寻求变化、奇异和复杂的感觉或体验的人格特质,其被认为是与成瘾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心理冒险因素,网络成瘾者的感觉寻求水平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者[12]。研究认为,决策行为表现出忽视将来负面后果的“短视”现象并追求高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成瘾者的决策功能受损[25]。徐四华[12]用爱荷华赌博任务的实验研究证明网络成瘾者的决策功能受损,相比非网络成瘾者,其冲动性更高,在收益和惩罚并存的情境中倾向于用惩罚作为代价以换取即时的高收益,进一步证明网络成瘾者在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情境中对即时收益的优先选择偏向和对高风险的高耐受性倾向。在网络成瘾的延迟折扣任务研究中发现,网络成瘾者选择小的即刻奖赏,而不愿意等待稍稍延迟的更大的奖赏,事实上,在欲望和控制、冲动和理性的选择中,其也常选择前者,通过行动,在成功后获得强烈的心理满足,于是这种行为被强化[13]。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在年龄较大学生中行为控制能力差,其冲动行为在网络成瘾的发生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考量了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由于是横断面研究,本研究所得的变量关系无法做出因果推论,未来有必要采用纵向跟踪的方法,通过连续测量自我控制双系统,并预测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再通过跟踪对象实际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来验证预测模式。其次,本研究虽然可能从不同省市抽取样本,但未将地域作为严格的分层变量,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建立一个对全国青少年总体代表性更高的样本数据库。另外,本研究所得测量值是通过主观报告获得,这就难免会受到社会赞许或主观掩饰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实验室或认知方法来测得反映研究对象自我控制能力的客观指标。

作者贡献:梁虹进行调查设计与实施、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成文并对文章负责;王利刚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资料收集、调查评估;樊春雷、陶婷进行数据分析、资料评审;高文斌进行调查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度中国网民游戏行为调查研究报告[EB/OL].(2013-08-01)[2014-02-28].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wybg/201402/P02014022834686824 1995.pdf.

[2]APA.Emerging measures and models,in the Fifth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M].Arl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733-783.

[3]Pies R.Should DSM-V designate "Internet Addiction" a mental disorder? [J].Psychiatry (Edgmont),2009,6(2):31-37.

[4]Young K.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 Behav,1996,1(33):237-244.

[5]谢东杰,王利刚,陶婷,等.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5):386-391.

[6]Hofmann W,Friese M,Strack F.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s perspective[J].Perspect Psychol Sci,2009,4(2):162-176.

[7]Zhang ZJ,Zhao JB,Zhang F,et al.Heavy online-game user′ s attention bias and its ERP pattern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14(4):291-296.(in Chinese) 张智君,赵均榜,张锋,等.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的注意偏向及其ERP特征[J].应用心理学,2008,14(4):291-296.

[8]van Holst RJ,Lemmens JS,Valkenburg PM,et al.Attentional bias and disinhibition toward gaming cues are related to problem gaming in male adolescents[J].J Adolesc Health,2012,50(6):541-546.

[9]Yen JY,Yen CF,Chen CS,et al.Cue-induced positive motivational implicit response in young adults with internet gaming addiction[J].Psychiatry Res,2011,190(2/3):282-286.

[10]梁宁建,吴明证,邱扶东,等.互联网成瘾者内隐网络态度及其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796-798.

[11]Dong G,Zhou H,Zhao X.Impulse inhibition in people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 Go/NoGo study[J].Neurosci Lett,2010,485(2):138-142.

[12]徐四华.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冲动性——来自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44(11):1523-1534.

[13]梅松丽,张明,张秀玲,等.基于延迟折扣任务的网络成瘾者冲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3):722-725,735.

[14]Delgado MR.Reward-related responses in the human striatum[J].Ann N Y Acad Sci,2007(1104):70-88.

[15]Ochsner KN,Gross JJ.The cognitive control of emotion[J].Trends Cogn Sci,2005,9(5):242-249.

[16]Somerville LH,Jones RM,Casey BJ.A time of change: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sensitivity to appetitive and aversive environmental cues[J].Brain Cogn,2010,72(1):124-133.

[17]Hare TA,Tottenham N,Galvan A,et al.Biological substrates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regulation in adolescence during an emotional go-nogo task[J].Biol Psychiatry,2008,63(10):927-934.

[18]Casey BJ,Galvan A,Hare TA.Changes in cerebral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dur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J].Curr Opin Neurobiol,2005,15(2):239-244.

[19]Galvan A,Hare T,Voss H,et al.Risk-taking and the adolescent brain:who is at risk?[J].Dev Sci,2007,10(2):F8-14.

[20]何灿,夏勉,江光荣,等.自尊与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1):58-60.

[21]Kim EJ,Namkoong K,Ku T,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e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self-control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J].Eur Psychiatry,2008,23(3):212-218.

[22]陶宇,李彩娜.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44-1447.

[23]曹枫林,苏林雁.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冲动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4):252-253.

[24]Cao F,Su L,Liu T,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adolescents[J].Eur Psychiatry,2007,22(7):466-471.

[25]Bechara A.Decision making,impulse control and loss of willpower to resist drugs:a neurocognitive perspective[J].Nat Neurosci,2005,8(11):1458-1463.

(本文编辑:李婷婷)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e Self-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LIANGHong,WANGLi-gang,FANChun-lei,etal.KeyLaboratoryofMentalHealth,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e self-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Methods In 2012,this study used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design with 10 grades as the stratification scales (Grade Four,Five and Six of primary school;Grade One and Two of middle school;Grade One and Two of high school;freshman,sophomore and junior of university).Four whole classes were sampled from each grade to make up the final samples.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20 schools in Ningxia,Shanxi,Sichuan and Fujian provinces,and 2 91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2 361 of which were valid,accounting for an effective rate of 81.1%.Th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dual self-control system scale (DMSC-S) was used to analyze control system and impulsive system.Pearson relevance analysis and multi-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ue self-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subjects was(16.1±4.0),and the value assignment was 1 for male and 2 for female;the scores of internet addition,control system and impulsive system were(32.9±12.6),(31.6±4.8) and(30.6±7.3) respectively.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and internet addition (r=0.100,P<0.05);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internet addiction(r=-0.179,P<0.05);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on(r=-0.193,P<0.05);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mpulsive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r=0.378,P<0.05).With internet addition as a dependent variable,age and gender (male=1,female=2)were tak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conduct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e first step;age and gender were taken as control variables and control system score and impulsive system scor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conduct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e second step;in the third step,besides the above mentioned variables,an interaction item (the product of control system score and impulsive system score) was added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to conduct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sults of multi-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regression relation existed among age,gender,control system,impulsive system and internet addiction(P<0.05),while no regression 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product of control system score and impulsive system scor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P>0.05).Conclusion Lower level of self-control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and higher impulsive level leads to higher risk for internet addiction,and the influence of impulsive level is greater.

Adolescent;Behavior,addictive;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Control system;Impulse syste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008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I36B0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经费资助项目(kLMH2014ZG12)

10010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梁虹,王利刚,樊春雷,陶婷,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大学(梁虹)

高文斌,10010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E-mail:gaowb@psych.ac.cn

R 395.2 R 749.4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6.09.019

2015-11-29;

2016-01-26)

猜你喜欢
双系统冲动性成瘾者
区域实时双系统精密卫星钟差估计及PPP精度分析
青少年冲动性与焦虑、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
冲动性的测量方法*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的再探究
药物成瘾者情绪面孔注意加工的实验研究*
心理时间在毒品成瘾者跨期决策中的作用*
认准双系统 可扮演“准PC”的平板电脑
不同冲动性特质对青少年暴食行为的影响*
解决双系统平板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