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锐 张启明 王 丹 袁 菁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武汉 430015
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汪锐张启明王丹袁菁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武汉430015
【摘要】目的观察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动眼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我院2008-09-2013-09收治68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对其病因、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限伴外下斜,其中伴瞳孔损伤27例(39.7%),伴瞳孔轻微散大13例(19.1%),对光反射不灵敏,患者均无中心视力受损表现;糖尿病、动脉瘤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其构成比分别为39.7%、30.9%,51~70岁年龄段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率最高,占61.8%;治愈53例(77.9%),好转10例(14.7%),无效3例(4.4%),死亡2例(2.9%),有效率为92.6%。结论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以上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限为主,其发病原因多与糖尿病、动脉瘤、脑干病变有关,且多数患者预后不佳,因此,应在做好病因检查、对因治疗的同时,强化患者及时就诊意识,以促进神经损伤的早期逆转,保证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特点;预后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的组织功能失常症状,常表现为上睑下垂、复视等[1]。该病发病率不高,症状特异性低,且目前临床尚无病状明确的检查、诊断策略,因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常遭到误诊、漏诊,贻误治疗时机[2]。为分析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诊断策略及治疗方案,对我院2008-09-2013-09收治的68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09-2013-09收治的68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入选标准:(1)首发症状为动眼神经麻痹;(2)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脑疝、大脑半球病变等[3];(2)合并肌肉病变;(3)合并甲亢;(4)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68例患者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14~79岁,平均(54.9±11.4)岁;病程6 min~3 a,平均(19.8±6.7)d。发病位置:左侧32例,右侧35例,双侧1例;肌肉受累:单纯眼外肌受累30例,合并眼内肌受累38例;合并疾病:糖尿病23例,高血压20例,脑卒中史3例,外伤史2例,感染史5例。
1.2治疗方法行血常规、血糖、尿常规、癌胚抗原、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患者病因,并根据其病因实施相关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激素治疗、抗血凝、改善微循环、脱水降颅压、控制感染、夹闭动脉瘤血管等。病因确诊方法参照文献[4]:(1)糖尿病:确诊糖尿病并发急性或亚急性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并排除其他病因;(2)动脉瘤、脑干梗死:影像学检查确诊;(3)痛性眼肌麻痹:单次或多次发作的单侧眼眶疼痛,脑神经麻痹、疼痛,影像学检查发现多支脑神经麻痹,且糖皮质激素治疗3 d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1.3分析方法
1.3.1临床特点:观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总结病因,并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患者病因差异。
1.3.2预后观察:预后判断标准[5]:痊愈: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症状消失,瞳孔大小恢复正常,对光反射灵敏,无复视。好转: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症状改善,瞳孔大小有所恢复,对光反射较灵敏,复视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死亡。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限伴外下斜,其中伴瞳孔损伤27例(39.7%),伴瞳孔轻微散大13例(19.1%),对光反射不灵敏,患者均无中心视力受损表现。
2.2病因分析糖尿病、动脉瘤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其构成比分别为39.7%、30.9%,51~70岁年龄段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率最高,占61.8%。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因构成比分析 (n)
2.3预后分析治愈53例(77.9%),好转10例(14.7%),无效3例(4.4%),死亡2例(2.9%),有效率为92.6%。
3讨论
中脑出血或缺血、神经缺血、肿瘤、外伤、神经炎、脑膜炎等均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该病起病急,常累及眼内、外肌,有研究[6]指出动眼神经麻痹是颈内动脉狭窄的先兆表现。然而,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仅就诊于眼科、耳鼻喉科,亦常误诊为头痛等疾病,贻误治疗时机,影响医疗质量。
动眼神经核群位于中脑中央灰质区域,其神经遍布大脑脚内侧面、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后交通动脉、海绵窦外侧壁等解剖位置,并直接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及瞳孔括约肌等肌肉,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动眼神经各个位置的病变均可能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7]。因此,及时明确病因、行积极对症治疗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的关键。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主要以上睑下垂、眼球转动受限为主,与眼眶病变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小,且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可出现瞳孔损伤症状,提示早期的诊断治疗十分必要。糖尿病、动脉瘤是动眼神经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其构成比分别为39.7%、30.9%,其原因主要为:(1)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其糖代谢紊乱状态易导致营养神经血管缺血、缺氧状态严重,极易出现神经受损,并可并发微血管病变,使得神经组织内沉积大量的葡萄糖代谢产物山梨醇、果糖[8],在增高细胞渗透压的同时引起神经节轴索变性的发生,对神经传导功能造成影响;(2)动脉瘤对神经的牵拉、压迫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动脉瘤的生长会逐渐压迫支配缩瞳功能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造成瞳孔纤维受损,引起瞳孔功能受累。且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糖水平和更差的血管状态,这也解释了为何51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发病率构成比较高的原因。此外,脑干病变、结核性脑膜炎等也是诱发动眼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脑干病变部位若为中脑或脑桥梗死,除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外,还可引发偏瘫、共济失调等症状[9],在诊断时应加以注意,而诸如结核性脑膜炎等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脊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脑神经,其中脑神经主要支配眼球运动,其功能受累时往往导致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眼外肌麻痹的发生。目前,血清学、影像学等临床检查对明确患者病因方面发挥了较佳的作用[10],但明确病因后行针对性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本研究治愈率仅为77.9%,考虑与其神经缺血坏死损伤难以逆转有关,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医生及患者对动眼神经麻痹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质量。
4参考文献
[1]Kim DW,Sohn HY,Jeon SY,et al.Ethmoidal mucocele presenting as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torhinolaryngology,2013,6(2):103-106.
[2]Tan T,Rosa CSL,Han TF.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resenting as isolated oculomotor nerve palsy[J].Interdisciplinary Neurosurgery,2014,1(3):56-58.
[3]马杰科,幸兵,王任直,等.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的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治(附15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2):105-109.
[4]夏天亮,董铭,张丽萍,等.后交通动脉瘤致不伴瞳孔改变的不完全动眼神经麻痹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 158-1 159.
[5]Gutzeit A,Roos JE,Portocarrero-Fäh B,et al.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emierre′s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Paresis of the Abducens and Oculomotor Nerves[J].Kore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3,27(3):219-223.
[6]陈飞.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57-58.
[7]Berti AF,Ramirez PM,Tran HP.MRI Findings of Oculomotor Nerve Palsy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Neurology Research,2013,3(5):163-165.
[8]高岩升,宋来君.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脑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3):275-277.
[9]Krilis M,Zeldovich A,Garrick R,et al.Vision loss and partial third nerve palsy following contralateral peribulbar anesthesia[J].Journal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2013,39(1):132-133.
[10]杨靖,黄立新,周军,等.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3D-FIESTA序列对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63-65.
(收稿2014-12-26)
【中图分类号】R7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2-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