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作用
黄晓王化贤吕建周许红霞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洛阳471000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出血;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危险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是困扰神经内科多年的难题。尼莫地平曾广泛用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梗死和血管痉挛,具有确切的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本研究评价尼莫地平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10—2013-10住院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标准[1]:(1)发病24 h内;(2)单侧脑叶或基底节区出血;(3)出血量30 mL以内;(4)年龄40~75岁。排除标准:(1)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血管炎、moyamoya病、动脉瘤;(2)出血性梗死、瘤卒中;(3)多发性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4)脑室、脑干、小脑出血;(5)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6)严重意识障碍,如昏睡、昏迷等。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56例。2组性别、年龄分布、出血量、NIHSS评分、既往病史及伴发情况等主要影响疗效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剂治疗,预防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50 mL+加入尼莫地平注射液12 mg微量泵24 h泵入,据血压调整速度(1~10 mL/h),维持患者血压水平在120~180/70~110 mmHg,7 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3次/d,疗程1个月。
所有患者均进行下列评估:(1)于治疗3周后复查头部CT,计算治疗前后CT片上最大层面上血肿的体积,最大层面上血肿周围的水肿带面积;(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
临床疗效评定:(1)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分,CT显示血肿量减少70%以上,血肿明显液化,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减少80%以上;(2)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80%以上,CT显示血肿量减少60%以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缩小70%以上;(3)有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60%以上,CT显示血肿量减少40%以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缩小50%以上;(4)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病情出现恶化或死亡。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1 d后,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2组治疗前后NFD和血肿体积、水肿面积比较治疗21 d后,2组患者NFD和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提示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见表2。
表22组治疗前后NFD及血肿体积、水肿面积
组别nNFD评分血肿体积(mL)水肿面积(cm2)治疗组42治疗前25.14±5.1117.22±4.176.1±1.3治疗后10.69±3.37ab7.06±3.48ab1.9±0.7ab对照组56治疗前25.43±4.9616.97±4.336.0±1.0治疗后18.12±4.13a12.13±3.98a3.9±0.9a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讨论
脑出血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主要病因是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时,导致血管破裂出血[1]。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脑出血后颅内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血肿较大时引起颅内压增高、脑水肿,使脑组织移位变形,继发性脑缺血、脑水肿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引起脑损害。同时脑出血早期病死率高的主要因素来源于血肿的不稳定,颅内血肿的扩大,即活动型脑出血,活动型脑出血的血肿扩大与血压波动升高有明显关系[2],因此,脑出血早期血压调控对于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尼莫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具有降压而不降低脑血液灌注量的特征,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保持神经元线粒体完整性,选择性作用于颅内小血管,使血管壁的主动压力下降,预防病灶部位的血管痉挛,改善脑出血病灶部位继发性脑血流下降而引起的脑缺血,并使血管扩张进,改善局部循环,促进脑水肿吸收,且通过扩张血管,进一步发挥降压作用,特别是降低收缩压,预防脑出血早期血肿再扩大[3],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4]。具体作用机制[5-8]:(1)尼莫地平通过扩张血管,扩大血管口径,增加脑出血病灶周围血流量,防止出血部位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损害,能够有效保证脑的营养及氧需求量,从而不影响脑细胞正常的能量及物质代谢,通过改善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的吸收及水肿带的消除,缩小血肿体积及脑水肿面积,减轻血肿及水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引起的继发性损害,从而改善脑出血预后。(2)尼莫地平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壁张力下降,产生降压作用,预防脑出血早期血压过高及较大波动,预防血肿再扩大,因血管扩张,颅内血容量明显增加,颅内压轻度增加,这种血压下降而颅内压增高,降低了破裂血管处的跨壁压力,有利于止血。(3)尼莫地平减少脑细胞内钙超载,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脑细胞对缺血缺氧耐受度,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神经恢复,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4)尼莫地平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区的血流,从而进一步促进血肿周围缺血区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局部缺血,减轻血肿周边脑组织损害。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药物,可减少神经功能损害、预防血肿扩大、促进血肿及脑水肿吸收,改善患者预后。
4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7-192.
[2]夏吉星,陈军.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3,16(6):868-870.
[3]焦景亚,黎俊芝.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5):421-423.
[4]郭富强,杨友松,宋文忠,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液、脑水肿及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4(1):6-9.
[5]张春银,李作孝,谭华,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保护作用II缶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14(1):16-18.
[6]江明庆.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 208-3 209.
[7]黄旭华.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9(32):3 668-3 669
[8]王家泉,毛春.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6):429-430.
(收稿2015-02-11)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1-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