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

2016-03-01 08:21陈永伦李建钢杨红华葛增才余鸭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安全性麻醉

陈永伦 邓 玫 李建钢 杨红华 陈 壁 葛增才 余鸭全

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曲靖 655000



·诊治研究·

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

陈永伦邓玫李建钢杨红华陈壁葛增才余鸭全

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6—2014-12在我院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传统组100例进行传统的经皮盲探穿刺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改良组100例应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2组麻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改良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越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阻滞麻醉成功率、麻醉并发症、局麻药物使用总量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因麻醉操作不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可明显减少麻醉操作时间,提高麻醉成功率,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增加安全性,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广泛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关键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麻醉;安全性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常应用于上肢手术麻醉,麻醉效果会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治疗效果[1]。本文对在我院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分别应用传统盲探麻醉操作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麻醉操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06—2014-12在我院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传统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18~76岁,平均(43.50±2.00)岁;其中上肢骨折性手术92例,肿物手术切除治疗8例,术前ASA I~Ⅲ级。改良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9~75岁,平均(42.50±2.50)岁;其中上肢骨折性手术94例,肿物手术切除治疗6例,术前ASA I~Ⅲ级。2组患者的手术类型、麻醉分级、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术前神经系统疾病、臂丛静脉麻醉禁忌证、重症外周神经损伤、凝血功能障碍、重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发生。

1.2麻醉方法

1.2.1传统操作麻醉:传统组进行传统的经皮盲探方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首先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准备工作,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 mg/kg和芬太尼2 μg/kg,镇静治疗。应用局麻药物均为0.75%布比卡因注射液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患者取平仰卧位,颈部垫高,患肢外展,头转向对侧,从前中斜角肌间锁骨中点以上2 cm处为穿刺点,针头向下、内倾斜约10°。进针后进行盲探,以患者感觉出现手酸麻触电感觉后,停止进针,固定,给予适宜剂量的局部麻醉药。

1.2.2改良操作麻醉:改良组麻醉用药和术前准备工作同传统组患者,患者取平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应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超声扫描的基础上,应用Trace 11型刺激仪(德国贝朗公司生产),将导线的正电极置于对策锁骨下,负电极同针身绝缘穿刺针(德国产,设备型号为StimuplexRhNS12)[2]。刺激器初始电流设置为0.8 mA,频率为1 Hz。利用神经刺激器诱导出相对应的肌肉动作指示运动神经。逐渐减少刺激电流并调节进针的方向和深度,直至电流减至0.5 mA以下仍有肌肉颤搐(以0.3 mA有微弱颤搐,0.2 mA无颤搐为佳),则说明定位准确,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25 mL[3]。

1.3观察指标各项观察指标均由另一位麻醉医师判定并记录:(1)麻醉起效时间:以针刺法测定腋神经、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支配区的痛觉,每2 min测定1次,直到完全阻滞(30 min内),各神经支配区痛觉明显减退或消失的时间为麻醉起效时间。(2)麻醉持续时间:注射局麻药后至患者自觉疼痛或感觉恢复的时间[4]。(3)麻醉效果:注药30 min后测定以上神经分支的痛觉减退情况分为:无痛觉(完善)、痛觉明显减退(有效)、疼痛明显或痛觉正常(无效)3级。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分为:优秀,手术时完全无疼痛;良好,手术前有轻微疼痛,静脉注射芬太尼0.05~0.1 mg后完成手术;失败,须追加其他途径臂丛神经阻滞或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4)并发症:包括误入血管、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Homer综合征、气胸(有胸闷、胸痛、气促症状者予以术后胸片确认)、麻醉相关的感觉异常等[5]。

2结果

2.12组神经阻滞时间对比改良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越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2.22组麻醉成功率和并发症对比改良组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阻滞麻醉成功率、麻醉并发症、局麻药物使用总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麻醉成功率和并发症 [n%]

2.32组麻醉满意度和安全性对比改良组麻醉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因麻醉操作不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表3 2组满意度对比 [n(%)]

3讨论

神经刺激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目前,国内臂丛神经阻滞仍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操作者的个人经验,成功率和效果差异很大[6]。传统操作是依据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依据体表的标志进行神经的定位,在进行麻醉操作过程中,因进行盲探确定神经的位置,因此较容易导致患者在麻醉中发生神经损伤,或神经阻滞失败改用其他麻醉方法,严重影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性。在应用神经刺激器可准确对神经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减少对神经的损伤和增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7]。如果同时在超声的扫描下进行神经刺激器的应用,对于臂丛神经的定位,等同于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减少周围组织和肌肉的损伤,降低因盲探造成的疼痛反应、操作时间的延长[8]。

综上所述,针对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可明显减少麻醉操作时间,提高麻醉成功率,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增加安全性,可依据患者情况广泛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上肢手术患者的成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4参考文献

[1]王爱忠,谢红,江伟.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阻滞和深静脉穿刺置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7-29.

[2]陈美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2):116-120.

[3]文四成,邓家良.臂丛神经阻滞致神经损伤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4):568-569.

[4]王俊安,汪眷英.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l,27(11):1 051-1 052.

[5]罗中兵,张燕辉,宋晓阳,等.静脉留置针联合神经刺激器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 366-2 368.

[6]陈威.经皮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82-85.

[7]文四成,陈潜沛,罗培生,等.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J].实用医学杂志,2013,28(13):3 878-3 879.

[8]章蔚,方才,周维德,等.神经刺激器辅助肌间沟臂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4):448-449.

(收稿2014-12-19)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1-0082-02

猜你喜欢
安全性麻醉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编委会
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