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兰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手机产品顾客价值维度初探
魏惠兰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文章依据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的产品三层次理论,概括出手机产品顾客价值的三维度,并总结了当代手机顾客价值的显著特征与问题。
手机;价值维度
1.1 产品价值内涵
产品价值定义:产品为满足企业与顾客的需要而具有的效用。不仅表现在顾客对产品功能和经济性能上的满足,更表现在带给顾客精神和社会需要的满足。
1.2 产品价值维度
菲利普·科特勒的产品三层次理论将产品内涵概括为实质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个基本层次。文献调查研究显示,产品的价值一般分为基本价值与附加价值两个层次。实质产品是指产品的功能和属性部分,即产品的基本需求功能与效益。就产品价值层面来说,实质产品代表产品的基本价值。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品质、特色、品牌、包装等外在形式。延伸产品指实质产品与形式产品之外的附加利益部分,即产品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形式产品与延伸产品两个层次对应产品的附加价值维度。受信息传递快速化的影响,同一类型的产品在基本价值方面有趋同化倾向,附加价值方面的差异化相对比较明显。设计产品作为“创意产品”,其基本价值的趋同性及附加价值的差异性表现的更为明显。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设计活动一定程度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形式产品求新求异的消费需求。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将手机顾客价值维度概括为核心价值、形式价值与延伸价值这三个子维度,核心价值维度即手机的基本价值,形式价值维度与延伸价值维度指手机的附加价值。如表2。
表2 手机价值维度层次
2.1 手机的核心价值
手机的核心价值是指手机的功能效用,手机消除用户联系障碍的功能。手机生产商似乎想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传播功能和行为方式都包含在手机里。这些强大的功能无疑使人们的生活更现代化。手机使人类学习、工作、交流变得更便捷,变革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本文依据文献调查法整理出了手机功能的大致分类:基础功能、生活类功能、娱乐功能、商务类功能、学习类功能、特殊功能。除了上述具体使用功能以外,手机核心价值还包括一个无形的内容就是手机的人机使用价值,一般品牌影响越大的手机在人机使用上更贴近人们的使用习惯,越符合人机科学。
手机产品在核心价值方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趋同化,苹果手机与一部国产安卓机对比,功能相差甚微,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
2.2 手机的形式价值
手机的形式价值指手机的品牌、品质、包装、式样、特色等内容,手机的形式差异性有两种形式:一是不同品牌的手机形式差异,二是相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形式差异。如前文所说,当手机的核心价值愈来愈趋于一致的时候,手机设计的创新则更多的体现在形式上。形式价值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满足顾客的审美需求与情感需求,如表3。
表3 手机形式价值内容
本文将手机的形式价值概括为审美价值与情感价值,审美价值是手机形式价值的第一层次,是消费者对于手机形式“美”的感知,与消费者的主观审美趣味有很大关联性。手机审美价值包括对手机外观美、包装美、文化美的感知。外观美包含了手机的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装饰美等;包装美包含手机的实体包装与文化包装两个方面,实体包装指手机包装的风格与工艺,文化包装指手机广告所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产品是物质功能及文化内涵的集合,有经济学家说过, “产品的一半是文化”, “文化也是商品”, 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
情感价值是对手机形式价值的更深层次的感知,包括品牌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子项目。品牌价值主要是指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手机的活动中,选择与自己情感价值相近的品牌,形象体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另一方面,消费者期望通过选择手机品牌表现自己的品味与档次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
社会价值是更高层次的情感价值,部分消费者不仅注重产品带给自身的价值而且开始关注产品的绿色设计与生态设计、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高层次的社会影响。
2.3 手机的延伸价值
延伸价值是指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服务。手机的延伸价值包括手机的服务价值与保障价值两个方面。服务价值包括:销售服务(售前、售中、售后)与特殊服务。苹果、三星等进口手机,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都提供了一定的售后服务。苹果、三星在全国都设置有售后服务修理站,保证了消费者的利益,增加了产品的延伸价值,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手机的保障价值:使用安全与信息安全保障。
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飞速的时代,手机价值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手机的核心价值愈来愈趋于相同;在形式价值与延伸价值这两方面的差距比较大,表现在手机的外观差异与所提供的服务差异上。
本文简述手机价值的两种问题。一是手机的过度设计引起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二是大众普遍具有手机依赖症,手机的功能多元化、网络信息的丰富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情感反而变得比较淡薄。手机过度依赖是一种重要的媒介成瘾行为。
[1] 吴杰明.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价值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11)。
[2] 陈友新,陈永.产品结构艺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任超然.对手机功能的重新审度[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9月。
[4]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F406
A
1672-5832(2016)02-02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