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湘玲
于谦妙计运粮
●方湘玲
公元1449年,明英宗受太监王振蛊惑,御驾亲征蒙古,酿成了史上最为惨烈的土木之变,不仅让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还被敌方抓去当人质。之后,蒙古人又以英宗为人质,一路打到在紫荆关,虎视眈眈地盯着北京城。而此时的京城已不堪一击,精锐部队全都葬送在了土木之变的战场,剩下的都是老弱残兵,根本无法与蒙古骑兵抗衡。
情急之下,兵部尚书于谦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于谦命令南京、河南、山东、浙江等地的地方军火速出发,按时赶到京都布防。
会议还谈及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粮食的储备。虽然目前京城囤积的粮食足够百姓食用,但等各路人马云集后,定然供不应求,必须要从通州运粮。
通州的大粮仓储存了足够京城人吃上数年的粮食,但是,大家都很明白,如果此时安排民工搬运,费时费力不说,万一蒙古兵攻进关内,人们还可能成为刀下冤魂。如果不运,大军进城后,粮食的供应又成了大难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大臣们一个个都面露难色。
接下来,一位大臣的话更是让众人忧心忡忡。他说:“万一蒙古军队打进关,通州将岌岌可危,到时候粮食必定会落入他们之手。”这个问题立刻引起群臣的高度关注。因为大家都清楚,万一真的是这样,那就等于让蒙古人没了后顾之忧,更有利于他们打持久战,这样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于是,有人建议:“宁可将通州的粮仓烧掉,也不能便宜敌人!”听到这句话后,现场沉默了。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似乎是眼下最好也是最无奈的选择。想到那些珍贵的粮食将被付之一炬,大臣们一个个都摇头叹息,纷纷抬起袖子抹眼泪。
只有于谦一人例外。
他镇静地看着在场的大臣,郑重地下达了第二道命令:所有受召军队必须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运送至京城。
众臣顿悟。
于谦此举实在太高明,既成功地调兵,又完美地解决了运粮的问题。真所谓:十余万进京之日便是通州粮仓运迁址北京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