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和他的牛

2016-02-29 21:57王孔文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耕田耕牛祖父

王孔文

①祖父爱牛,是因为从小就与牛打交道。对地处浙东四明山麓的小山村而言,耕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没有耕牛,庄稼的收成就无法保障。因为家里养了牛,孩提时的祖父,白日便天天与牛在一起。

②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祖母家,颇能感受祖父对牛的爱怜。祖父赶牛耕田时,似乎很少吆喝,虽手握竹鞭,但那竹鞭小得似乎只能用来挠痒,且只是悬而不抽。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

③渐渐地,我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每当田间休息时,祖父并不急于吃我送去的点心,而是将牛牵到田垄旁的水渠边,先让牛饮水解渴,再让它吃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料。看着牛不慌不忙、舒心惬意地吃着草,祖父这才安心地坐下来吃点心。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用他那长着老茧但却结实有力的手“啪”地拍向耕牛的臀部一侧。未等我反应过来,祖父已经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原来,他拍死了一只体积硕大的牛虻。他神情严肃地说:“这牛虻最讨厌,总是吸牛的血,若时间长了,叮咬的次数多了,牛会生病的。”

④每次耕田回来,祖父总是赶牛下溪滩,用他那把自制的大板刷替耕牛洗澡。年三十的傍晚,他还会烧一锅粥并掺和些蔬菜给牛吃。他笑呵呵地对家人说:“ ”同样的牛,但凡经祖父打理过的总是长得格外的膘肥和健壮。按祖父的说法,那就是“一分投入一分产出,放水则必缩水”。

⑤养了这多年的牛,牛会老,也会死,村里人称为“倒”。按照传统的习惯,以及当年的政策规定,牛只有“倒”了,才可宰牛并分配给各家各户。祖父祖母家,有时能分到一二斤牛肉。无论是宰牛的现场抑或家里烧煮牛肉之时,祖父总是在自言自语“罪过罪过”中远走,去亲戚家做客以避开。

⑥记起祖父九十三岁以前还在放牛,只是不同于当年为生产队养牛,这牛是他自己买的。他说,看不到牛,心里堵得慌。因为牛,祖父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充实。尽管农村而今实现了机械化耕田,这牛已然失去了它本来耕田的价值,但祖父还是像先前那样爱着他的牛,视其为伴,精心侍弄,毋敢懈怠。有一年,祖父将养了几年的一头牛转让给了附近村里的村民,可想不到,几个月后它竟偷偷跑了回来,细心的祖父发现这头牛的身上有几处伤痕。祖父爱怜不止,于是跟人家商量,又把它买了回来,直至善终。

⑦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淳朴认知。须知道,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

【训练题目】

1.文章围绕“祖父和他的牛”主要写了五件事,请结合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的三件事。

2.结合语境,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③段中“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一句中的“盯”,换成“看”或“望”,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⑦段“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一句中的“这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第④段空缺的横线上,所填语句恰当的是( ),说说你的理由。

A.人不可忘恩负义,过年,不能忘却牛的贡献,是牛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五谷丰登。

B.人要过年,可别忘了牛。没有牛的帮助,哪来丰收?

4.下面是一处伏笔,请在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

5.记叙文中运用叙议结合的写作形式,一般有三种情况: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本文属于哪种形式,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1.③田间休息时,祖父总是先让牛吃喝,然后自己才吃饭,并不时给牛拍打牛虻。④耕田回来,祖父总要给牛洗澡,年三十傍晚,人过年,也要给牛做好吃的。⑤只要是宰杀牛或是家里烧煮牛肉时,祖父就会到亲戚家做客以避开。

2.(1)不好;“盯”突出表现了祖父精神高度集中、时时刻刻关爱牛的情态,而“看”或“望”,则表现不出对牛关爱程度之深。(2)视其为伴,精心侍弄,毋敢懈怠。

3.B。祖父从小就与牛打交道,自然没有多少文化,说不出“忘恩负义、辛勤劳作、五谷丰登”这样文绉绉的话来。

4.照应句:“同样的牛,但凡经祖父打理过的总是长得格外的膘肥和健壮”(或“视其为伴,精心侍弄,毋敢懈怠”)。作用:前后照应,使文章形成有机整体,并在设悬和解疑中增强了文章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5.本文属于先叙后议。好处:叙述了祖父与牛的故事,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义,深化了文章主旨。

猜你喜欢
耕田耕牛祖父
耕牛和农民
祖父瓷
退休咏怀
九九歌
征友启事
包公巧断牛舌案
知道
九九歌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