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的技艺支撑
进口牛奶售出300个集装箱、美国好奇纸尿裤售出80万包……2015年“双11”,天猫国际海外购再现销量井喷,开场仅10分钟就售出来自41个国家的2605个海外商品,一些国外知名卖场开场一两个小时就突破1000万元。不仅网店,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地的品牌实体店、免税店内,也挤满了来自中国的“国际扫客”,名牌手表、名牌衣服等很多热门商品被抢断货。在东京一家免税店内,面膜、护手霜、眼霜等商品刚刚放货就被中国游客抢购一空,商家不得不对中国游客进行“限购”;在一些欧洲国家的生活超市中,刀具、锅铲、洗衣粉、食物保鲜盒,甚至指甲刀、牙膏等,都成了中国游客的首选。
原来是高端奢侈品被抢,现在是生活必需品也被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15年初,那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博文所引发的众声喧哗。
时下的中国,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却为何难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这个令人神伤的问题背后,是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领先,系统性落后”现状的写照。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认为:“一个国家最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从一个国家来讲,它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实际上取决于技能人才的水平。”以一座建筑物为例,科学家好比是规划设计者,工程师好比按照设计蓝图组织施工的现场指挥者,工匠才是垒筑大厦的实践者。一切美好的设计和工程质量的达标,都有赖于实践者最后的匠心。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还刚刚从“山寨之都”转身走向“创新之城”,标准、技艺、程序、服务、制度,与制造强国仍有不小的距离:习惯了山寨颜值,却临摹不了灵魂;见多了高仿A货,却懒得费心创新。对于圆珠笔、马桶盖一类“成熟”的大众消费品,我们更习惯于低价走量的策略——这样的环境,注定不适合、也不需要技术蓝领、大师级工匠的成长,更容不下价值坚守与职业精神。而由此所致的“技术人才稀缺”,反过来又制约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企业大都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好在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人社部联合财政部从2015年8月开始在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全国12个省区市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共涉及学徒近6000人。以大批的技术人才为支撑,让“中国制造”最终升级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