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然 李雪萌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互联网冲击下关于高等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吴 然 李雪萌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慕课为主的在线教育兴起动摇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根基,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必须有效地改变自身结构形式来应对互联网的冲击,结合现有的资源,改善“教”与“学”的过程。而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学校与学生的纽带,肩负着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重任,应率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互联网;在线教育;教育模式
近来,有学者提出“学校消亡论”,认为慕课可替代高等院校的教育职能,未来只存在少数的高精尖的超级大学,而大部分学校都将消失,同时大部分老师将会失业,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每个专业仅需一名老师。而笔者并不认同。在线教育和传统高等教育在未来将不断融合,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替代与存亡的关系,传统高等教育必将以改革的新面貌来迎接新时代挑战。
(一)打破时空与成本限制,实现教育平等
在中国,高等教育权利是通过高考来获取,好坏优劣通过一纸评分来判定,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浓缩于四年的集中式培养中,而在线教育的出现,不限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让更多人随时接受高等教育,而且是优质的国内外高等教育。我国高校在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之后,也紧随国外先进模式的步伐。各大高校已经计划推出本校的MOOC课程或与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线课程网络。
近年来,高校学费上涨情况引来了广泛关注,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学费负担重,艺术类院校开支高,将很多学子拒之门外。现在大部分在线教育是开放免费的,真正实现民主教学,打破高成本的高等教育垄断。互联网在线教育使得高等院校的院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时代的必然。
(二)以“学”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普遍主修一个专业,少设双学位和辅修,但收效甚微。学生根据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选择专业,不了解专业内容,无法断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个领域,这种兴趣和专业的不匹配浪费了学习者的时间和精力,占用教育资源。而线上教育可为学生提供各专业学习,只要感兴趣的领域便可轻松涉猎,各专业领域互通,弥补传统高等教育的专业单一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是精通本专业同时,知识面广、能力强,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的综合型人才。社交网络被广泛运用到线上教育中,增强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大数据分析颠覆传统高等教育无法洞察学习效果等问题,通过相关技术监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极佳的视听触等感知虚拟环境,交互式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改善了传统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率。
(三)专注度和深度思考能力弱化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数字信息的传递方式,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由于碎片化知识简单、针对性高,学习者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碎片化知识,形成碎片化学习方式,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专业知识空白的大学生们亟需系统化的培养。互联网的便捷搜索,方便学生们及时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的专注度下降,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直接求助于互联网,查阅后很少进行深度思考,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长足培养。不禁引起教育界思考:如果教育完全互联网化,搜索会取代研究吗?
(一)以“项目”“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已有知识的复制传播,学生可自行在线上进行学习,学校为学生构建基于项目的探究式、合作式的线下实体课堂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在探索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高校要在初级教育基础上,培养适合社会和工作岗位的人才,引进业界优势资源,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对接,让学生轻松完成学生与工作者角色的转化。高等院校应突破以班级为行政单位,按知识体系分布建立基于兴趣的学习小组,学生不再被约束在一个班级或同专业内,只要是感兴趣的知识技能都可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每个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擅长领域并进行深度学习,利于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未来打下深固基础。
(二)教师“导师”化
教师应该走下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圣人”高台,成为辅导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角色是“传道、解惑”,而“授业”是重复性的,劳动可相应弱化,由线上课程代替,事实上这样效果更佳。而老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指引方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从灌输知识到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未来师资队伍将缩减,实行“教师明星化”。教师也需要不断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式,适应时代发展。
(三)创新型学生
瑞士《新苏黎世报》9月11日文章:中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薄弱——在教育体系的竞争中,中国做得很好。学生们表现出勤奋和守纪,教师也颇具敬业精神。不足的是学习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由于传统的教育形式和考核机制导致中国学生不善思考和发问,习惯被动式接受学习,以分数论高低,过于功利。在互联网时代,教学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主动式的探究学习才能顺应知识社会的创新模式。未来将会消融创新的边界,任何人都将成为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主体。无论是电子科技,还是软件科学,抑或是艺术创新实践,都将借助互联网和新工具来得以实现。所以学生也应当纠正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
未来,高等院校将逐步引入国际上顶尖的高等教育课程,这一知识领域的教师将会被取代,以此激发并促进其他教师思考并改善其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高校也将继续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每个院校的优秀教师都可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其效果和影响力将作为对教师的考核机制。而这种模式将不分高校的地区和级别,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深度推行,直至推动后续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完成。
G434
A
1674-8883(2016)16-0353-01
吴然(1990—),女,湖北黄石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李雪萌(1991—),女,山东蓬莱人,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