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论坛
(重庆工商大学 学术期刊社,重庆 400067)
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及其话语体系
——本刊主编专访孟捷、周文、任保平教授*
西部论坛
(重庆工商大学 学术期刊社,重庆 400067)
编者按:2016年3月25日,本刊主编黄志亮教授在重庆工商大学南山书院就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及其话语体系构建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政治经济学报》主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原总编、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孟捷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周文教授和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此次专访中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以飨读者。
中国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话语体系
黄志亮:新中国成立67周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通过67年的努力,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超过了过去上千年的总和,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增长奇迹。那么在经济奇迹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在规律?我们试图探讨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其中变化的新经验,提炼出系统的经济学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逻辑、中国话语、中国风格的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的创建与其语体系的构建,大致蕴涵以下五大基本问题:中国经济学创建的实践基础、中国经济学创建的理论基础、中国经济学创建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中国经济学的学术话语体系。
中国经济学创建的实践基础,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发展这个独特的研究对象,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近代被严重地边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三弱”的特殊历史背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恩格斯讲过: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时代又各不相同。既然不同的国家,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同一时代的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条件、背景各不相同,那么面对极其丰富的中国1949年后的经济发展过程这样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就完全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予以研究。
要破解67年“中国之谜”,实际是要破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而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一是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是否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富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以先进国家为基础所设想和构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越过“卡夫丁峡谷”,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二是在西强东弱的世界格局里,落后大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是什么?三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结合和怎么结合?今天,有幸请到三位学者一起来共同探讨如何破解上述三大难题,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孟捷
经济学家进行经济研究时,一方面要观察现实,发现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经济学家在面对这些问题、试图解决它们的时候,都是带着一个“眼镜”的,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在进行历史制度分析时,是以特定的理论范式为前提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的经济学家的理论范式与其制度分析及结论之间是矛盾的,他们却可以安然处之。比如国内一些学者的理论范式是新古典主义的,而其现实问题研究及结论却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国外的经济学家也是一样,比如奥斯卡·兰格,他在理论上是新古典主义者,但又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可行的。但是,当经济学家发现其带的“眼镜”看不清楚或者看歪了时,就会试图对“眼镜”进行矫正或者换一副眼镜,即进行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或创造。
经济学从诞生以来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具有“中国特色”。从经济主体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模式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版本,可以分别称为市场经济1.0、2.0和3.0,今天中国的经济模式属于市场经济3.0。市场经济1.0只有一个主体,就是私人企业,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国家是中性的,除了确定产权、监督合同就没有什么事了,国家权力不是市场经济中真正内在的部分。凯恩斯主义产生之后,进入到市场经济2.0,在凯恩斯看来,市场经济中投资的权力是如此的重要,完全交给资本家个人是不行的,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为此社会也要承担一些投资,国家必须从私人手里接过一部分投资的权力。这样,国家也成了市场经济主体。中国所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3.0,即史正富教授所说的三维市场经济,这三维分别是私人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尤其是竞争性的地方政府体系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是我们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模式的非常重要的特色,且是一个核心的特色。可是,如果在理论上还用市场经济2.0,甚至1.0的理论解释中国的市场经济,即便表面上好像也可以抓住中国特色中的新东西,但最终一定会在解释上出现偏差。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只依靠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事实上,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有一个鸿沟,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优秀的“病理学家”,对于市场经济有哪些内在矛盾,诊断得很全面,但他开出的药方就是消灭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而现实中的经济实践证明目前实行计划经济是不可取的。因此,要重新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大厦,除了利用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外,还要发展新的理论。当然,这不是哪一个经济学家的事,需要大家的努力。
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造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图景”。经济学家进行理论创造时,必须先有一个“图景”,即对经济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判断,然后再创立一套理论来证明。拿马克思和凯恩斯与新古典经济学家相比,马克思和凯恩斯肯定认为市场经济是内在不稳定的,而新古典经济学家则认为市场经济是内在稳定的,然后各自提出一套理论来论证。经济学家的“图景”来自其对经济现实以及历史的直觉意识,同时也受文化、阶级立场以及个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图景”不同,问题就不同,有些问题你能提出来他提不出来,有些问题他能提出来你提不出来,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也就不同。中国经济学的“图景”,首先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其次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自我演化的路径的,不能以美国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或彼岸;最后,应该承认市场经济内在是不稳定的,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一样。
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造需要立足于中国经济实践,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并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过去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它的核心特征是什么?与传统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正是因为有区别,才有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基础,才需要有与以往不同的理论。首先要提出问题,直面市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连矛盾都看不到,更不用说解决矛盾了。我认为,市场经济在理论上可概括出三个层次的矛盾:一是产品市场上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战略性基础设施或集体生产资料和集体消费资料(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三是资本离开实体经济循环向金融资产市场转移,造成金融泡沫。这三个矛盾的解决都需要国家的干预。现在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针对这些矛盾的。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显然是不能看到(或承认)这些矛盾的。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中国经济、中国模式的文献很多,对很多问题进行了解释,但解释是多样化的,比如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也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后者事实上在解释地方政府行为时,不承认政府可以作为市场经济的内在主体发挥作用,而这样一来,就必然丢掉了过去三十多年许多宝贵的经验,无法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
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造需要继承经济学史上先进的经济思想。经济学的帮派很多,门派很多,我把主要的门派概括成三类:一是马克思经济学,二是新古典经济学,三是包括演化经济学在内的非主流经济学或异端经济学,这三种理论看待市场经济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市场经济有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最重要的经济决策是无数主体分散地进行的,尤其是投资决策是分散做出来的。如果是计划经济,决策主体就是国家的计划部门。亚当·斯密提出一个问题,无数人分散独立进行决策,能不能产生出一个经济秩序?这是市场经济一开始便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三大理论范式有三种回答。马克思认为无数人分散独立决策不是一件好事,称其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后果是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甚至最后崩溃。新古典经济学则把市场经济过于美化,意识形态特点太强,一心要为这个体制辩护,经济出现任何问题都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而是别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坚持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其观点是永远没有机会被证伪的,因为现实永远不可能符合理论模型。新古典经济理论具有意识形态浓厚的特点,如果真正按他们的理论来发展中国经济,是行不通的。演化经济学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派,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弊端,想另起炉灶,一方面承认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病理学诊断,另一方面与马克思又不一样,认为这些非均衡的趋势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被协调。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协调?通过哪些途径协调?演化经济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我认为其最重要的协调途径归根到底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国家的调节干预作用。总之,西方经济学除了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外,还有包括演化经济学在内的其他非主流各派,这些非主流派别的经济学在国外称自己是异端经济学(在西方语境中,“异端”一词与新教改革有关,因而并不具有汉语中常见的贬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不能关起门自己搞自己的,一定要开放,包括向西方的异端经济学开放。这些异端经济学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样,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理论来源之一。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经济实践,将这两大理论来源进行创造性综合,这才是经济学的未来。
周文
一、经济学正在迈入中国时代
所谓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是动态变化的概念,不是静态的概念。简单地说,大学讲台上老师们讲的经济学就是主流经济学。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大学教科书内容是新古典经济学,因此,新古典经济学成为现在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而主流经济学是变化的,它是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改变的。经济学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来,从亚当·斯密开始,到今天的萨谬尔逊经济学,经济学经历了英国时代和美国时代,主流经济学也经历了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变化。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主流经济学的大本营在英国。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英国,主流经济学的大本营也就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尽管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本身的地理中心变化不具有同步性,但是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同时,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经济实践的反复验证、证实,所以经济理论反映经济发展的经验可能要晚于经济本身的发展(美国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其经济总量超过英国50年后才取代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但是这个趋势不可改变。
现在,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下一步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根据2011年的测算,中国经济在2020年左右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在复苏向上,2020年超过美国不可能,要后延,估计2030年前会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未来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也将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二、中国要有自己的主流经济学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们是学习苏联的,用斯大林政治经济学来指导经济实践,然而在实际上,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这种片面的经济学理论“拿来主义”都存在很大问题。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到80年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应该说是不明确的,学术界争论激烈,已意识到计划经济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发展商品经济,但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准备不足,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确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所以向西方学习,更多的是学习它的技术和发展经验,在理论上还没有一边倒。到了1992年后,我们的经济学理论出现全盘西化的倾向,这个时候所谓的主流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慢慢简单化地直接等同于美国经济学,等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在那个时候得到大家的认可,基本上认为只要是现代经济学就应该是美国的。
但现代经济学是动态的,今天的美国不是过去的美国,今天的中国也不是过去的中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经济的中心将转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学中心为什么不能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呢?当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经济理论,还没有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系统化地总结为规律性的经济学理论,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形成经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强,经济学理论才强;但一个国家经济强,经济学理论不一定强。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经济学随后取代之前的理论;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迅猛发展,却没有强大的经济理论支撑,所以日本只取得了短暂的繁荣,经济发展总是在不断折腾中。从另一个方面看,虽然印度也拥有个别著名经济学家,但由于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话语权,所以印度的经济一塌糊涂。因此,强大的经济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今天,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已经令世界瞩目,为什么没有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中国道路要用中国理论去支撑和阐释。如果不做到这一点,只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升不到理论高度,中国的道路能支撑多久?能走多远?因此,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学,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道路自信要建立在理论自信的基础上,这正是我们当代学者的职责和重要使命。
三、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及其话语体系
中国经济学要有历史感。历史感在于能够全面、正确、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崛起,看待今天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学一定要有历史感,没有历史就没有厚重,没有历史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走向哪里去。很显然,中国经济学应来自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要从中国的经验中找到规律性,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简单地说就是用经济学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怎么提炼?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化学说不是简单的事情,一个经济理论要有指导意义必须要经过实践不断地验证。从一般理论到中国问题,从中国问题再上升到一般理论,这个过程要经过不断的验证,才能成为完整的理论、完整的科学。当然经济学研究还要有国际视野,学习美国也是必要的,但是学完之后,关键还是要回到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同时,中国经济学要有文化的支撑。有人认为西方的工业化和崛起是因为新教(基督教),这是从文化角度来阐释工业革命的兴起。我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比基督教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现实感,而且儒家文化覆盖整个亚洲几十亿人口,占全球一半人口,影响面更广,更具有独特性,同时也有普遍性。文化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没有文化这个土壤,中国经济理论是支撑不起来的。文化是整个中国经济学的土壤,中国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根植于优秀的中华文化土壤,从中吸取中国元素和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学的实践基础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不仅在于总量的增长,更在于道路的选择。中国的崛起意味着西方中心论神话的破灭,现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其逻辑体系背后支撑的就是西方中心论:理论上看,西方之所以繁荣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制度、完善的体系、高素质的人等;研究方法上看,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看中国问题,裁决中国问题。所以,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你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你就得向西方学习,除此以外没有其他道路。因此,西方的经济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教条,这就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而中国的道路选择其实一开始就打破了西方中心论,按照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国道路不入主流,中国必定是不成功的。然而,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学习,包括印度、南非、俄罗斯等,最后失败了(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而中国没有选择西方的道路,反而成功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尤其是在减贫方面,世界90%的减贫贡献来自于中国。所以,今天的世界不再是过去的世界,今天的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美国衰落,欧洲衰落,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失败,而只有中国一枝独秀。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只是发达国家经验的总结,不适合广大发展中国的发展道路选择,更不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预示着中国经济在未来仍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引擎,没有中国经济发展作为支撑,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向会更加迷离。
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总结。可以这么讲,整个西方经济学说史就是一部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历史,透过这个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认为,有了市场不能有政府,有了政府不能有市场,两者之间是相互替代的。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市场与政府是互补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最好表述。中国的经济实践否定了西方经济学强调的市场与政府的替代关系,市场与政府应该是互补的关系,这是经济学成为完整体系三百多年以来,经济学说史上一个最大的理论贡献。基于此,我们可以说,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体系”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后,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上构建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当然,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富有中国元素、中国智慧的经济学理论和概念,如公有制主体理论、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理论、五大发展理念、对外开放理论等,这些都可以为中国经济学的创建提供理论支持。
经济学要用科学的话语表达。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我们基本上都是用中国概念,包括联产承包责任制、双轨制、经济特区这些概念,西方从来没有这样的概念,但是我们这样的概念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而且这些概念和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取得很大的成效。而当前国内经济学理论智慧不够,存在知识短缺,学者普遍使用西方概念,大量的教材,包括有的决策者头脑里都是西方的概念,经济学研究以及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概念西化、内容西化、理论方法西化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知道西方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在不断应用西方概念,这是矛盾的心态;同时,这些西化概念也带来了思想分歧和理解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不能一直是西方的概念,要解构西方的话语体系,重构中国经济学的概念和话语体系。中国经济学的概念应来源于中国经济实践,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应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应具有世界性,要让世界读懂中国经验,学习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学的文化基础在于延续5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崛起表明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连续不断的,而且中国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从辉煌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走向辉煌的国家。中华文明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而且中国有辉煌的过去,1500年以前中国在世界遥遥领先;美国才两百多年的历史。我认为,真正能够支撑世界走向长时间的、长焦距的繁荣的只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比如儒家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广泛性、现代性和持续性,这样的文化,对中国经济学未来的走向有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经济学提炼出的理论一定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东西。
一个国家话语的重量取决于经济体量,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和辉煌,中国经济学也必将对世界经济学说史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学应该是走向世界的,应该是能指导世界各国经济实践的经济理论,应该成为主流经济学。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经济学未来在世界经济学体系中一定具有强有力的话语权,并成为世界各国大学讲台上的经济学。
任保平
关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实际上也是在中国经济研究过程中的老话题,每当我们经济建设或者经济发展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找不到科学的理论指导或者得不到有效解释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浮现出来。中国经济持续近40年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而在“中国奇迹”背后是许多的“中国谜题”。之所以成为“谜题”,就是因为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背景、经济运行实践的理论体系,即中国经济学,来科学解释“中国奇迹”,并指导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实践。
一、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基础
经济学是关于实践的学科,因为任何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已有实践基础上,对已有矛盾、问题进行总结提升而来的。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必须直面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只有把现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理论框架与中国的现实基础结合起来,才是中国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不基于中国经济的实践基础,那么所形成的经济理论就始终没有中国元素,体现不出中国智慧,也就不能讲述中国故事、解释中国现象,更不能指导中国经济实践。就像我们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往往依据于本本,从概念到概念,没有中国历史文化元素,也没有中国现实改革元素。
政治经济学也是一种历史科学,是在对过去历史发展道路总结基础上形成的,首先要通过对过去的历史资料大量收集整理来探索背后的内在规律。不管是古典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在对历史资料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基本经济规律。所以,创建中国经济学还要重视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尤其是对长时间、大时段经济史的研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通过重大问题来概括和抽象其中的规律性。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很多经济思想(制度)比西方经济思想(制度)要先进,比如西周的子母钱比西方的货币数量论思想早,范仲淹在杭州做知府时实施的通过扩大公共支出救灾的政策比凯恩斯扩大公共支出的财政政策早等,许多经济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都比西方早很多。因此,要吸收中国历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中先进的元素,并把这些中国元素植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中。
当然也需要借鉴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教训。毕竟在近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有更长的历史,其工业化、城市化也有更长历史,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些经验教训是需要进行总结和借鉴的。比如说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资矛盾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的产生与化解,对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利于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也可以使我们的经济实践少走一些弯路。
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应该扎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应该立足于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探索其中的经济规律,从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样才能创建起科学的中国经济学,才能阐释中国道路的成功,才能指引未来中国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
总体来讲,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学正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些中国经济学的思想在浮现,但更多的经济研究只观察具体问题,或者只探讨具体政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形成体系化的解释,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学说。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是不系统的,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基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一套系统学说,对目前现实中的许多问题也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所以很多学者转而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寻找答案,结果是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分歧和逻辑矛盾。因此,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系统化学说和思想上下工夫,形成基于中国事实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否则只在一个点或几个点上形成思想,是不可能形成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
二、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包括过去的道路、现在的道路以及未来的道路,具体来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过去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及其经济思想和制度演进,这是中国经济学需要考察的一个方面;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实践,即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道路;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的实践,即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学一开始并不是世界主义的,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一定阶段之后,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之后,才能成为被世界认可的学说,才能用之指导世界经济的实践,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发展过程。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要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并且直面大问题、大矛盾。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所有问题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中国过去的发展问题是在从贫穷落后向富裕发达转变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发展问题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中国经济学首先应该是研究中国发展的经济学,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中有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其中有的属于大问题、大矛盾,但又有相当部分并不是大问题、大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苏联经济学时期,理论界和政策界都很重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及其变化的研究;而现在很多经济学研究只是关注一些小问题、小矛盾,没有关注到这个时代的大问题、大矛盾,对大问题、大矛盾没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解释,也就不能形成体系化的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学应研究具有“普照之光”的经济关系,研究时代的大问题,研究经济发展的重点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变化。因此,必须找准并深入研究这些时代性的大问题、大矛盾,大问题、大矛盾解决掉了以后,准确理解或者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认识,具体的问题,小矛盾、小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确立符合人类长远发展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现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只是想物质丰富起来,只是想把GDP做起来,而对于做起来的方法和路径好与不好并没有很好的价值判断,所以出现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恶果。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快与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好与坏的问题。因此,首先要在理论上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才能更好地指导经济实践。价值判断标准的确立也需要吸收经济史、思想史中的有益元素。实际上,经济学研究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的,没有价值判断,就不能确定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而不同的经济学体系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西方经济学中判断经济发展好坏的价值标准就是GDP,虽然后来也讲可持续发展,但没有成为主流标准。中国自古以来经济发展追求“人生为主而经济为副的低水准的经济观”,这是一个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经济发展的水平一定要和人生理想相适应,超越人生理想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是有害的。其本质含义就是经济发展要有利于人的发展。这与马克思经济学强调的“以人为本”是一致的,同时也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思考的不仅仅是多与少的问题,更是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历史角度入手进行辨证思考。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演绎的学科,所以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历史学、哲学、数学等。而现在的很多经济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现象,就是由于两个维度不见了。第一个维度是丢掉了哲学,没有思想上的思辨和理论上的辨证,经济学的思想性丢失了;第二个维度是丢掉了历史,没有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进行深入考察,缺乏对重大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经济学是实用学科,不能脱离实践及其历史,而实践是具有延续性的。比如中国的农地制度变迁问题,中国的农地制度到现在都是非常特殊的,与西方经济学讲的不一样,与马克思经济学讲的也不一样。现在的经济问题都是在过去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必须回到历史的过程中去,因此就需要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制度演进,才能找到制度改革的方向。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具有逻辑自洽性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认同的话语体系。经济学成为科学,必须具有逻辑的自洽性;创建经济学说的思路是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思考,而不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是研究问题、写文章的思路)。因此,需要基于科学的方法和范式,建立系统化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讲研究思路是一种方式,学术表达是另一种方式。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话语来表述我们的理论,来讲述中国故事,这也是中国经济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独特的,因此,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必然具有中国特色。同时,我们的话语,无论是理论话语还是政策话语,都应该具有准确的内涵,要让国人认同,让大家理解,而不是用模糊的话语让人们的思想产生分歧。最后,我们的话语也应是世界认同的,要让世界读懂中国,这样中国经济学才能走向世界。
总体来讲,在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系统化和体系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思维、方法、逻辑和立场,立足于中国经济实践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形成新的解释,构建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经济学体系。
黄志亮:三位学者的发言,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和学术价值,根据你们的发言,结合我在教学科研中的思考,我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宏观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主要是对经济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故事等进行实证描述和经验教训总结;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经济学术思想演变及主要线索进行理论探讨,这其中,还包括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如小康思想、大同思想,甚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等。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政治经济学,这是中国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政治经济学,或者简称中国经济学的架构,大致可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及发展阶段,重点要阐明中国经济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始条件及这些条件的主要变化;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及实现形式,制度基础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就是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去是计划经济的实现形式,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关键是要阐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主要生产方式;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及阶段性目标,重点要阐明中国经济学的价值判断,以及在该价值判断指导下的根本目标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及阶段性变化,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等;五是中国微观经济运行及特点,主要包括家庭、各种所有制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性质、相互关系和发展特点等;六是中国中观经济运行及特点,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省、市、自治区主导的地方经济运行及主要特点;七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特点,主要包括由中央政府进行调控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及主要特点;八是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合作和共建,主要阐述大国经济的独立发展及与国际经济的合作共建。
总之,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及其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理论的不成熟、不完善正是实践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反映。但是,我们不能等,中国经济建设和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学创建和完善的过程。在已经走过了67年现代经济发展之路的今天,对于即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风格的全新的中国经济学呼之欲出。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谢谢各位!
(编辑:夏冬)
10.3969/j.issn.1674-8131.2016.03.001
2016-03-25
F0;F09
A
1674-8131(2016)03-0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