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方广播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以安徽交通广播为例

2016-02-28 19:51:53崔江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安徽广播

崔江江 王 薇

(安徽广播电视台 交通广播,安徽 合肥 230071)

浅议地方广播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以安徽交通广播为例

崔江江 王 薇

(安徽广播电视台 交通广播,安徽 合肥 230071)

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政府应急广播,安徽交通广播在应对突发事件、构建地方广播的应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本文以安徽交通广播为例,分析广播应急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应急机制的构成要素,为地方广播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供参考。

突发事件;广播应急传播;应急机制;安徽交通广播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当下,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是举国上下都很关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这一体系也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统筹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台,建立与各种应急信息渠道的联通机制,实现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布民众所需应急信息的目标。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在四川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开播定向应急广播,这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频率。而早在2011年9月,安徽交通广播就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省级政府应急广播,在应对突发事件、构建地方广播的应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作为安徽交通广播主播,笔者曾经多次参与安徽交通广播的各类应急直播。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以安徽交通广播为例,谈谈对地方广播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看法。

一、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1]

突发事件多为一些负面性事件,对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力。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突发性

突发事件是否发生,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是不可预判、难以预测的。

(二)复杂性

有些突发事件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会呈现一果多因、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复杂状态。由于其复杂多变,处置不当可能会加大损失、扩大范围,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突发事件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的预防控制系统也很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分工协作。

(三)破坏性

所有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破坏性冲击。

(四)聚众性

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和破坏性,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大众的高度关注,形成集束传播。

(五)持续性

突发事件的持续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突发事件始终伴随人类社会,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突发事件从未停止过;第二,具体到某一起突发事件,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六)失衡性

正常的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秩序正常、状态均衡的情境中。但是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导致信息集束传播,各种消息满天飞,打破正常社会秩序的均衡状态。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广播应急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从2006年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有效地推动了国家层面的应急体系建设。它们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将部门协调行动制度化,以保障各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作出准确判断,迅速反应。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具有反应迅速、传播高效、覆盖广泛、接收便利等独特优势。在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中,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广播充分体现了自身的巨大价值,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和外界失联的灾区,广播担负起了抗灾、救灾的信息通报、中转、协调和组织的职责,成为政府直接面向灾区群众进行救灾的指挥调度平台,在党和政府与受灾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传递政府声音、解答民众疑惑的任务。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政府要发布权威声音,安抚民心;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打时间战和内容战;而民众要满足知情权,了解政府的措施以及事件的进展。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协调政府、媒体和受众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可以有序运转、良性循环的应急机制,实现政府、媒体和受众的良性互动。

当下的地方广播媒体,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作出迅速和准确的反应?这就需要建立和相关职能部门信息沟通的平台,建立反复预演的应急机制。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政府声音,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满足受众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掌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打造媒体的品牌形象。

因此,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是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也是发挥媒体作用、满足受众需求、打造媒体品牌,促进媒体自身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三、应急机制的构成要素

广告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整合传播”,简单地说就是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在统一的策略指导下以同一声音传达给广告受众。突发事件所激发的媒体应急机制其实就是一种整合传播,它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跨栏目的合作,打破各种界限和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应急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

第一,领导核心:确保能够进行整体协调,和各方进行有效沟通,确定报道方案,把控舆论导向,发挥快速判断和决策的作用。

第二,人员组成:能力超强、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主播,可以打破界限,很好地进行配合协作。

第三,应急预案:根据媒体特点,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整合资源,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等。

第四,技术支持:为不同突发事件的不同报道方式,如图文直播、电话连线、视频直播等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搭建和广大听友的互动平台,如短信平台、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博账号、媒体专属App等,保证能和所有的听友及时互动,并搜集相关信息。这些都需要有相对应的电力、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以保证新闻报道的顺利进行。

第五,后勤保障:车辆、食物、饮水甚至报道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等内容。

(二)外部因素

打造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在平时就要通过跑口记者的联系、合作单位的构建等途径与方式,和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络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应对突发事件时搜集信息的权威性、完整性和便捷性。

四、安徽交通广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策略分析

安徽交通广播成立于2004年1月1日,2011年9月成为安徽省政府应急广播。在每一次突发事件的应急直播中,安徽交通广播都通过整合人员和信息的整合传播,传递权威的信息,为受众解答疑惑,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从2008年的抗击暴风雪开始,在2012年3月合安高速烟花爆竹大爆炸应急直播、2012年8月合肥大暴雨应急直播、2014年合肥五里墩立交桥封闭全城大拥堵应急直播以及2016年7月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抗洪抢险应急直播等多次的应急直播中,安徽交通广播形成了完整、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它包括应急值班制度、应急报道的联动机制、应急直播的分类分级、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突发事件的预判预警、应急宣传的备份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反应迅速、战斗力强的应急报道团队。接下来,笔者将以安徽交通广播“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抗洪抢险应急直播”为例,分析安徽交通广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策略。

(一)安徽交通广播应急直播案例

进入2016年夏季,安徽省部分地区出现了长时间、集中性的降水,导致不少河流长时间、高水位运行,险情频发!2016年7月5日22点10分左右,安徽省应急广播即安徽交通广播接到安徽省政府应急办信息: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双斗门出现坍塌险情,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赶到现场指挥应急抢险,肥东县委书记、县长在现场率队处置。

经过研判,安徽交通广播确定其为一级应急事件,在频率主持工作的副总监制周原的领导下,中断正常节目,通知相应人员,开始应急直播。安徽交通广播后勤保障部门迅速为前往一线的应急主播、记者调集车辆,安排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设备。

7月5日22点30分,应急直播开始。应急主播在第一时间整理了当地的天气情况、水文情况、道路通行情况等,提醒当地的朋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热线、微信、微博的方式介绍当地的具体情况。应急直播刚刚开始,就通过热线、微信平台接收到了当地听友发来的现场照片。另外,还有无数的私家车主、出租车驾驶员向我们反馈,如果可以,他们愿意无偿地接送当地需要转移的群众。

7月5日22点45分,连线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天气情况。

7月5日23点10分,连线当地抗洪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介绍洪水情况。

7月5日23点35分,介绍救援部队救援准备工作和救援情况。

7月6日0点31分,因为大雨毁路,安徽交通广播的应急直播团队在奔波了近2小时之后才到达现场,这也是全省首家到达现场的媒体,随即应急主播和应急记者通过电话连线和视频直播的方式,传回了现场的声音和画面。虽然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双斗门出现坍塌险情,但是各级政府因为提前作出了预判,大部分的居民已经撤出。现场抢险人员一方面的工作是抢险,一方面是挨家挨户地搜寻被困群众,确保不落下一个人。作为安徽省政府应急广播,安徽交通广播不但发布及时、权威的信息,更积极帮助政府救援排忧解难。

7月6日0点09分,听友向安徽交通广播求助:患有轻微精神疾病的舅舅长期独居,水已经淹到家门口了,舅舅仍然在家中,请求救助。安徽交通广播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把情况反馈给当地领导,很快便有了回音:村干部已经前往现场救援。

7月6日1点28分,安徽交通广播应急记者洪捷、王岩穿上救生衣,登上冲锋快艇,前往最核心的现场了解灾情并发回连线和视频报道。

7月6日1点37分,现场救出1名被困群众!安徽交通广播应急记者洪捷在现场进行了视频速报。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迅速通过安徽交通广播的电波、微博、网易在线直播传到全省各地。

7月6日1点39分,求助听友被洪水围困的舅舅被救了出来,应急主播大城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消息。

救援进展、险情介绍、路况梳理、听友互动,就这样安徽交通广播星夜抗洪应急大直播一直在进行。

7月6日3点05分,来自肥东县委宣传部的权威信息以文字、语音的形式迅速通过电波、新媒体平台发布出去。肥东县委宣传部的新闻稿包括险情介绍、政府的组织安排、受灾的情况、人员的安置情况等。

这一次的应急直播,也只是安徽交通广播针对雨情汛情开启不间断大直播的一部分。在整个汛期,安徽交通广播从道路通行到灾区现场,从群众安置到灾后重建,沟通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第一时间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报道灾区情况;第一时间发布道路通阻信息。安徽交通广播彰显了省级应急广播的速度和价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安徽交通广播应急机制建设策略

第一,充足的应急预案。在安徽交通广播的应急预案中,各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明确,全频率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各个岗位在应急直播中的岗位职责明确。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路况编辑首先尽可能地了解详细信息,然后由值班编辑和值班主任预判等级,通知突发事件对应等级的应急负责人。由负责人根据对应的应急直播等级确定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通知相关人员、联络相关单位、准备相关设备,并开展应急直播。在这份应急预案中,全台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甚至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应急直播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不同应急直播等级对应的联动单位和联动人员明确,形成了一个衔接顺畅、沟通便捷的应机直播生产线,可以随时根据突发事件的形态和发展态势进行迅速、准确的应急直播并且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这份应急预案的制定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在多次、多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直播中不断修改、完善之后形成的。

以上文安徽交通广播抗洪抢险的应急直播为例,因为有完备的应急预案,根据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双斗门抗洪抢险的现实情况,频率领导判定其为一级应急事件,随即根据一级应急事件的直播要求,中断正常节目,派出值班的应急记者、应急主播,开始应急直播。同时,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应急预案要求,联动地方政府、气象、交通、救援部队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搜集、发布权威信息,解答听众疑惑。立刻建立起了政府、媒体、受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后续的信息搜集和发布奠定基础。

第二,高效的应急团队。我们在文本中看到的、听众在广播中听到的是面对突发事件应急主播开始直播,应急记者赶赴突发事件现场进行的采访报道。他们深入一线、整合信息,发布最及时、最权威的信息。而在这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应急演练和模拟直播。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安徽交通广播每年都会进行多次的模拟演练,应急直播预案人手一份,定期考核,目的是让所有人明白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以及做什么事。每一次的应急直播之后,全频率都会进行总结,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否顺畅?应急记者的报道是否抓住重点?应急主播的情绪处理是否合适?整个应急直播的传播效果怎么样?如何做得更好?在多次的应急直播过程中,应急报道团队不断磨合,不断提高应急报道能力,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根据应急预案的安排,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精彩的应急直播报道。

第三,联动的应急网络。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搜集和发布更权威、更完整、更及时的信息,安徽交通广播一直在努力加强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建立地域性应急联动平台。安徽交通广播先后和安徽省政府应急办、公安、交警、消防、城管、卫生、高速、气象、民航等多个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并且先后在安徽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安徽省消防总队、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合肥市交警支队建立了安徽交通广播专属直播室。这些专属直播室平时有专人值班、收集信息,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随时进行应急直播。另外,2013年7月12日,安徽交通广播组织了安徽省各市交通广播的负责人会议,会上指定了各地突发事件的紧急联系人,建立了突发事件省市联动报道的合作构架。安徽交通广播的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省内首创、全国独家,为更好地进行应急直播搭建了沟通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正是因为有了信息顺畅的地域性应急联动平台,在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双斗门出现坍塌险情的时候,安徽交通广播能第一时间从安徽省应急办了解到相关信息;能第一时间组织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肥东县委宣传部、抗洪指挥部、救援部队等部门和单位进行直播连线,发布权威信息,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打赢时间战和内容战;在群众求助的时候,能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政府进行及时救援,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平台。从微博、微信到各种视频直播App的兴起,新媒体的发展让新闻传播有了更多的可能。安徽交通广播每一次的应急直播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融合传播,让传播效果最大化。安徽交通广播关于合肥肥东长临河镇姚埠圩双斗门抗洪抢险的应急直播一共持续了5个小时。这次应急直播除了通过广播传播,还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安徽交通广播官方微博、公众账号同步进行图文、视频直播。全省无数听友通过广播听节目,全国无数牵挂家乡的网友通过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网易新闻客户端了解家乡抗洪抢险的动态。安徽交通广播通过一张张现场照片、一组组现场连线、一段段现场视频实现了“集束传播”效应,让民众放心、宽心、暖心。5个小时的直播,安徽交通广播的官方微博、公众微信账号、网易新闻客户端发布的信息,其综合阅读量超过30万,创造了惊人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面对突发事件,地方广播应建立政府、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第一时间搜集信息,发布权威信息,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正确引导舆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塑造政府的正面形象;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这是媒体必须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同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在一次又一次的应急直播过程中,地方广播锻炼了队伍,打造了品牌,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和受众的黏合度,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希望全国首家省级政府应急广播——安徽交通广播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经验,能给其他地方广播在应急机制建设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

[2] 张广利.重大突发事件中短波应急广播系统的管理[A] .四川电影节广播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41-43.

[3] 刘苏墨,苏媛华.浅谈地方广播媒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5):144-145.

[4] 李远东,凌明伟.基于广电的国家紧急预警广播系统架构探讨[J].电视技术,2011,35(16):75-78.

G229.27

A

1674-8883(2016)21-0239-0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安徽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航天控制(2020年5期)2020-03-29 02:10:28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8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20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12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2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0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河北遥感(2014年4期)2014-07-10 1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