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下的新闻客观性分析
——BBC《中国人来了》和CCTV《中国人在非洲》对比研究

2016-02-28 09:12黄铮铮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黄铮铮

(中央电视台,北京 100859)



媒体视角下的新闻客观性分析
——BBC《中国人来了》和CCTV《中国人在非洲》对比研究

黄铮铮

(中央电视台,北京100859)

摘要: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则之一。但是,在记者的实际新闻报道当中,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主观分析和主观角度。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新闻客观性呢?本文选取了两个题材相近的节目,即BBC在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Chinesearecoming)和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2月播出的系列片《中国人在非洲》,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节目中是如何体现新闻客观性的,在贯彻新闻客观性的实践操作中应避免哪些雷区。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叙事主体;采访对象;报道手法

一、引言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则之一。根据《新闻学简明词典》的叙述,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我们必须承认新闻是具备客观性的,它是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相辅相成的概念。但是,在记者的实际新闻报道当中,不可避免地对新闻事实有自己的主观分析和主观角度。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新闻客观性呢?为了更好地体现客观性原则,我们选取两个相近的题材来进行分析,这就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Chinesearecoming)和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2月播出的系列片《中国人在非洲》。

二、内容简介

BBC的《中国人来了》是英国广播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2集纪录片。该纪录片采用主持人出镜讲述、亲历旅程的方式,探讨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此处选取的是《中国人来了》的第一集。在这一集时长59分12秒的节目中,主持人贾斯丁·罗拉特(JustinRowlatt)从非洲的安哥拉出发,沿公路或铁路穿越赞比亚、刚果金、坦桑尼亚,深入到非洲人民中间,以印证中国如何在非洲开展贸易活动,以及当地人对此的态度和反应。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是于2016年2月推出的一部6集系列片,总时长约300分钟。该节目通过记录在非洲工作、生活的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故事,展现中国对非洲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讲述中非人民跨越文化和种族的局限,共同成长的经历。节目采用跟踪纪实拍摄的方法,聚焦人物故事,通过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展现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帮助和贡献,也同时展现了非洲人民对此的反应和看法。

三、报道手法的客观性

在《电视新闻节目研究》一书中,作者叶子认为,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关键在于报道手法的客观性。她指出,美国学者博耶在访问了50家报社编辑之后,归纳出六项客观报道的要素,即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的各方面手法;正确与真实的报道;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将事实与意见分来,但是将意见视为相关;将记者本身态度、意见,或涉入的影响减至最低;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以这六点客观报道要素为基础,我们分别对BBC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和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中国人在非洲》进行分析与对比。

(一)议题选取的客观性

这两部电视节目,看起来叙述的主题都较为一致,主要记录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以此来展现这些活动对非洲人的影响。但是,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展现?这就体现了两部电视节目各自不同的客观性表现手法。

BBC的《中国人要来了》在安哥拉的部分,主要选取了修建商场的某中国建筑企业、在安哥拉翻新铁路的中国建筑企业,以及一个在安哥拉做摩托车生意的中国小商贩的故事。在赞比亚,节目主要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中国养鸡农场的故事、卢安夏铜矿企业的故事。在刚果金,节目仍然选取了矿业主题,讲述了一家不允许拍摄的中国矿业公司的故事。在坦桑尼亚,节目采访了坦赞铁路的中国工程师,也探访了一家小型的以生产碟子为主的企业。同时,节目还特别提到了津巴布韦对中国人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来了》这一节目在题材选取上,主要集中在大型建筑企业、矿业公司上,对小商贩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比如全篇讲述赞比亚中国人开办养鸡场的故事时长约10分钟,占篇幅的1/6。此外,提及的津巴布韦部分涉及西方媒体最感兴趣的“人权”话题。

《中国人在非洲》讲述的小故事主要有在肯尼亚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人、在肯尼亚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提供咨询工作的年轻人、埃塞俄比亚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偏远山区架设基站、莫桑比克的农业技术推广、苏丹炼油厂的建立、坦中友谊纺织公司解决用工危机、赞比亚卢安夏中国有色金属铜矿融入当地社会的故事、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建设、津巴布韦医疗队、南苏丹维和部队、乌干达顶峰银行创始人的故事、乌干达的“中国媳妇”的故事、津巴布韦汽车修理厂老板的故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中国电子商务、四达时代的中国电视节目推广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非洲》的节目题材选取非常广泛,不仅涉及铁路建设、石油冶炼、矿产开发、小商小贩这些传统领域,也涉及电信运营、农业技术、医疗援助、和平维护以及新兴产业、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更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人在非洲的活动情况。

从题材选取的对比上可以看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国人在非洲》的选材更加全面,符合客观性要素中的“平衡与公正地呈现一个议题中的各方面手法”“呈现所有主要的相关要点”等要求。而BBC的《中国人来了》则主要集中在建设、矿产等传统领域,对中国人对非洲的援助活动等视而不见,没有全面展现事物的全部要点,因此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人在非洲》比《中国人来了》更具备客观性。

(二)叙事主体的客观性

《中国人来了》全篇采用主持人出镜叙述的方式,由主持人贾斯丁进行讲述、亲历、串场和采访。例如,全篇一开始,贾斯丁就采用“记者亲历”的手法,担任了一天中国建筑企业的工人,对中国的企业文化进行体验。之后,贾斯丁坐上了由中国人翻新的“本格拉铁路”,他在沿路采访中,在铁路沿线做生意的当地人都感谢中国人的工作。但是贾斯丁在最后的出镜中总结称“安哥拉得到了铁路,中国人得到了石油和利润丰厚的施工合同”。而这一结论似乎与他沿路的体验和采访毫无关系,主持人将铁路和石油这两个主题生硬地拉在了一起。在《中国人来了》当中,主持人的主观倾向性最受争议的是,在讲述赞比亚的中国鸡贩与当地鸡贩的竞争中,贾斯丁在现场分别品尝了两只鸡,最后得出结论“赞比亚的鸡更好吃”,这个环节就更具备明显的主观判断。

《中国人在非洲》则采取了第三人称视角来进行叙事,全篇未曾出现记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它主要是通过对拍摄对象的跟踪记录,真实表达中国人在非洲亲历的各种故事。例如,第2集中讲述了埃塞俄比亚中兴公司在偏远地区架设基站,由于道路泥泞,工程车无法通过,只能靠雇用毛驴来进行设备运输的故事。这些真实的场景通过电视镜头展现在观众眼前,比主持人的出镜报道和结论阐述更具有说服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叙事主体这一方面,BBC的《中国人来了》主要采用主持人讲述的手法,对事物的展现和结论的得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全篇采用第三人称记录的手法,更加真实客观。

(三)采访对象的客观性

BBC的《中国人来了》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他们不在乎采访对象到底说了什么,无论采访对象怎么说,他们都有办法把意思解释成自己希望的内容。例如,在讲述中国人潘伟志在赞比亚开办养鸡农场一事时,主持人采访了农场的当地工人,工人们表示中国老板很好相处。这本来是一段很正常的采访同期,但是主持人贾斯丁紧接着就用画外音表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当着老板的面讲真话”。很明显这是因为主持人希望这些工人对中国老板进行批评,但是在采访中又没有如愿,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逆转”。最为偏颇的采访对象选取,则是卢安夏铜矿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英国人废弃了赞比亚境内的卢安夏铜矿,中国人开始进行接手并重建矿区,片中希望讨论中国人对矿区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但是片中的采访对象,既没有中国企业代表,也没有当地居民,而是选取了一对白人夫妇,主持人与他们一起坐在山顶,对着夕阳回忆起英国人还在矿区时的美好生活。主持人因此得出结论,称中国人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也不给当地人就业机会。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第3集中,正好也同样展现了卢安夏铜矿的故事。片中则选取了中方代表、当地工人代表、当地政府官员等多个采访对象,从各个角度来还原卢安夏铜矿真实的情况。在采访中,当地官员称,英国人的离去使得小城变成鬼城,是中国人使这里恢复了生机。当地工人也表示,以前曾经因为奖金等问题爆发过罢工和冲突,但是现在公司管理上财务公开,化解了矛盾。在高层管理人员中,当地人占60%,这是对BBC节目中“不给当地人就业机会”结论的最佳驳斥。中方代表的采访则集中在回馈当地社会上,中国企业捐助当地小学,着眼长远利益,在当地兴办冶炼加工、建立矿区工业体系等。

由此可以看出,BBC的《中国人来了》在采访对象的选取上充满了主观性,只选择自己想要的对象和想要的内容,在筛选采访对象同期的时候,也是由主观性来引导的,只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部分,并存在随意曲解采访对象言论的行为。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人在非洲》则通过选取多角度的采访对象,全面地展示和还原事情真相,更加具备客观性。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比议题选取、叙事主体和采访对象选取等三个方面,不难看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中国人在非洲》具有更强的新闻客观性。而BBC的《中国人来了》则有失偏颇,有试图抹黑中国人形象的嫌疑。对于BBC这样的报道方式,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引以为戒,在报道中应尽量避免主观讲述和观点植入等手段,应多用客观叙事的方式来展开对新闻的报道,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参考文献:

[1] 劭志择.新闻客观性原则:态度和方法的悖谬[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1):41-44.

[2] 黄旦,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2005(2):10-16.

[3] 王长杰.对新闻客观性的辩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4 (9):70-73.

[4] 单波.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1):28-35.

[5] 高金萍.西方新闻客观性的陷阱与未来[J].新闻记者,2007 (11):49-51.

[6] 常丽娟.新闻客观性的局限性及其现实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2(12):3-4.

[7] 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1-75.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18-02

作者简介:黄铮铮(1982—),女,四川大竹人,文学硕士,中级(记者)职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中国中央电视台驻马尼拉站首席记者,从事电视国际新闻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