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2016-02-28 18:59:3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改进创新

刘 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浅议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刘 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近些年来,戏剧编导专业的教学随着教育改革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和改进。这不仅体现在戏剧编导专业的共性问题上,也体现为戏剧编导专业在某种程度上的积极进步。我们在探讨戏剧编导专业时,应该对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戏剧编导专业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对戏剧编导专业教学所采取的新的教学模式和运用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

关键词:戏剧编导;专业教学;改进;创新

近些年来,戏剧编导专业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很大,其在编播模式下的改革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和成效。这样的结果与教学是分不开的。戏剧编导专业的教学不断地充实教学资源,广泛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电视广播充分地结合,产生了新的亮点和火花。充分借用网络资源及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一、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在资源整合上的改进

网络教学建立在通信技术的前提下。通俗地说,网络教学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和授课。网络教学系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不论是交互式的教学还是课堂教学的编导,在某种程度上都表明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可以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融入新的教学模式当中。交互式软件系统也被称为极度重要的“开放式教学”。例如,在《斯威士兰的眼泪》这个戏剧编导中,就可以集中利用网络资源,抽调威尼斯的实景图,勾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联想,使学生感受真实的斯威士兰景色,体会斯威士兰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及时地调配相关信息,不断提升教学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让学生主动地融入画面之中。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直接通过网络的灵活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利用网络技术直接在线评估教学效果,有利于编导专业的发展。对于各种数字化的教学教材,需要利用丰富的媒体力量,包括动画、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要素,整合相关内容,形成既包括媒体导航也包括光盘软件的互动指引。要在交流中不断分享功能性元素,使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可以利用的工具更加具体化,让戏剧编导专业教学更具互动性与趣味性。

二、戏剧编导专业在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戏剧编导专业的教学尽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其教学原则和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戏剧编导专业教学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前,这种应用一定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即使出现了好的成绩,问题也有可能随之产生。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独特性在于其个性化的教学特征,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跟踪机制充分说明了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处理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工作任务,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个性化跟踪机制无法准确实现,也就无法得出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戏剧编导专业的教学目前采取了多元化的管理渠道,这充分说明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在程度上的丰富性,但是也显现出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内容的庞杂。不论是广泛吸取其他方面的教学经验,还是大量使用媒体技术,戏剧编导专业教学的主体内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统一。这导致整个戏剧编导专业的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性,有的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匆忙进行改革,学生不能快速适应;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技术,不能把握好教学的质量关。这些都说明戏剧编导专业要在教学内容和系统上做出充分的计划和安排,保持课堂教学的统一性。应该确立戏剧编导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一致标准,并在成熟时进行全面推广。

三、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在编播模式下的创新

戏剧编导专业教学应该根据栏目的结构来设计,结构内容中的要素应通过编辑技术,尤其是剪辑技术来进行串联。基本前提是保障音画同质,然后衔接通畅。在剪辑过程中,大量的剪辑技术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连贯性上。要增加戏剧性的剪辑效果,符合剧情的发展,重点是关键镜头的重新剪辑、排列,选择最佳的剪辑内容,包括剧情画面、主持人的表情。要让每个应有之义出现在最该出现的时间点上。要在保持连贯性的同时,采取跳跃的镜头,突出每个环节的小主题设定。如果需要对比,则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然后再慢处理,加入效果渲染。画面转换尤其要突出情节需要,把握观众的情绪,呈现艺术效果。

四、结语

戏剧编导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栏目的要素,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而串联这些要素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编播”。在编播思维下,广播电视栏目需要多元化的观点和发散性的思维,这是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终归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播,任何脱离艺术本质和文化属性的栏目都将失去根基。丰富的历史文化、现代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创作手法显然是实践中最宝贵的经验。在这种实践条件下,栏目的创作逐渐展现出现代性的需求。栏目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迎合,也是自身改革的一种动力。只有在把握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的前提下,把握时代和受众的需求,才能够在作品创新中有所突破,才能抓准广播电视传媒艺术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120.

[2]莱文森(美).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8.

[3]刘仲林.中国交叉科学(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17.

[4]王文利.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7 (4):6-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47-01

作者简介:刘鑫,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戏剧编导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改进创新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1:29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9:53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36:14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00:59:52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0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