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管理的变革

2016-02-28 19:51:53苟斯乔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变革传统媒体

苟斯乔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管理的变革

苟斯乔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随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希望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内容更多、互动性更强,所以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新媒体的出现促使我们传统媒介的经营管理发生重大变革,以适应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对媒介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媒介传播方式的改革、传媒盈利模式的变革两个方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管理的变革。

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介经营管理

一、传播方式的变革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一系列新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层出不穷。其特有的便捷性、快速性、互动性广受人们欢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宠。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向新媒体的双向传播转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线型、单向、不可选择的,它通过议程设置让受众被动地接收信息。它的主要方式是编辑决定报道主题,然后由记者收集事实,最后包装成新闻,以一张报纸或一档节目的形式传播给受众。而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受众能够一改昔日在新闻信息传送过程中的被动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来。由于形式多样,参与者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新媒体中,媒体会增加受众反馈版块,倾听受众的需求。例如,人民日报App分为闻、评、问、听、报几大版块,其中“问”就是对受众开放的一大版块,受众可以及时反馈,这样就可以增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被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所影响,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特权和垄断地位。其次,新媒体传播中,发布者时空位置由固定性向任意性转变。传统媒体需要专业的人员在专门的地点统一发布新闻信息内容,受时空和地域的影响很大,而新媒体由于便携的卫星发射设备和广泛覆盖的网络,使得任何人仅仅通过使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高性能的计算机,都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协同工作、共享资源,甚至共同编辑内容。任何一位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这样就实现了由传统媒体的固定性向新媒体的多样性转变。

二、盈利模式的变革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除了让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外,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由曾经单一渠道盈利转向多渠道获取利益来维持媒体的运转。传统媒体曾经的盈利模式是单一的“两次售卖”模式,即当传媒信息通过新闻专业人员的采写和编辑后,它要经过两次售卖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和创造新价值。传媒商品第一次售卖的客户是受众;第二次售卖是把传媒企业所具备的传播功能售卖给广告主,广告主看重的是传媒企业高质量的受众和传媒企业所具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所以,报刊的版面中常常充斥大量的广告信息,报社通过广告获取利润。而如今,多数新媒体的盈利来源是多渠道化的。传统媒体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报刊,以广告收入来支撑整个媒体的运转。但新媒体还有多种收入来源,首先是来自用户的主动订阅或者购买,用户对媒体的内容感兴趣便会主动订阅。并且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加注重内容开发,通过内容来吸引受众订阅。传统媒体虽然也意识到了内容开发的重要性,但却很少付诸行动。例如,腾讯公司在开发聊天软件的基础上,推出了“群”的服务,旨在和校友录竞争,为了迎合企业用户的需要,开发出“企业”,又开发出“家园”“秀”等版块,营造网上虚拟社区。同时,还涉足游戏产业,推出包括连连看,各种牌类、棋类和网游等游戏,吸引了众多用户,这些服务全部都可以通过一小块电脑界面来操作。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腾讯成为国内即时通讯媒体的老大,也树立了腾讯在“娱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增值产品售卖。新媒体不再提供所有的内容给用户免费使用,用户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可以获得信息内容,如移动网络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库盈利,数字电视可以通过向用户收费的方式盈利。再如,2010年2月,迅雷推出正版视频内容点播收费及下载服务,根据迅雷公布的数据,其会员收费下载模式已经拥有百万名用户,预计已获得千万元收入。另外,新媒体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降低成本,通过快捷便利、价格低廉的服务,如即时通讯,特别是手机短信、彩信和彩铃这样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受众的需求,实现盈利。

三、结语

新媒体形态的出现及其新的特征在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经营管理的新模式,体现了未来媒介经营的方向。首先,新媒体传播中,便携的卫星发射设备和广泛覆盖的网络,使得建立虚拟的新闻编辑室成为可能。在这一新的传媒组织结构中,工作人员不需要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座城市工作,仅仅通过使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高性能的计算机,传媒组织的工作人员就能协同工作、共享资源,甚至共同编辑内容。新闻编辑或制作人可以坐在任何一个联网的工作台前观看或控制其他联网工作台上的内容,无论这些工作台位于何处。新媒体能大大促进媒体产业的发展,保证信息的即时性、高速性和快捷性。其次,在传播方式上,“以受众为中心”是大势所趋,信息的发布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媒体,双向互动才能促使媒体发展得欣欣向荣。受众不应该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主动的选择者,甚至是内容制造者和主动传播者。在这种模式下,媒体可以更好地为观众制作出他们想要的内容。

[1] 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80-82.

[2] 邓瑜.媒介融合与表达自由[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65-66.

[3] 支庭荣.媒介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10.

G219.2

A

1674-8883(2016)21-0107-01

苟斯乔(1993—),女,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变革传统媒体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6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14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新闻传播(2018年15期)2018-09-18 03:20:04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变革开始了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7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