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丹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中国女性》杂志封面的视觉传播分析
易 丹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是媒介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的再现,既体现了社会大众对女性群体的主观认知,也是客观世界中女性群体在不同媒介中的主观反映。同时,时尚杂志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形象塑造和思想观念。本文从《中国女性》杂志封面切入,从封面的视觉特点入手,来分析《中国女性》杂志对现代女性形象的构建。
《中国女性》;形象;封面
每份杂志都有自己的封面,封面是人们最先看到、最先接触的杂志内容。作为该期杂志的主打或该期杂志用来吸引别人眼球的内容,杂志封面奠定了整本杂志的创作基调,同时也是整本杂志传播内容和意图的核心体现。《中国女性》杂志就是采用女性形象作为杂志的封面,通过一个个独立的女性形象向大众传达当代中国精英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本文通过对从《中国女性》杂志封面的视觉传播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杂志对现代女性形象的构建。
《中国女性》(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主办的国家级女性主流期刊,面向海内外华人女性,以提高中国女性文化品位为使命,关注女性事业发展,展现女性多彩形象。自2001年6月5日创刊以来,《中国女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女性的消费品位和审美情趣,以18~45岁知识女性、职业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宗旨,彰显文化的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女性》封面人物中所体现的中国女性形象,本文将对《中国女性》杂志的封面人物形象进行研究。杂志封面人物形象首先体现在杂志的封面上,因此,本文运用参数对《中国女性》的封面做定量统计,然后对定量统计的结果用文本分析法进行解读,从杂志封面这一视角来探讨《中国女性》杂志构建中国女性形象的方式,以及它所建构的中国女性形象的特点。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2008~2014年的《中国女性》杂志,杂志封面共84个,去除特刊封面2份(未采用女性照片),有效封面共计82个。《中国女性》的封面皆为个人照片,所以笔者将封面人物根据封面人物个体性、封面背景颜色、形象特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和编码。
第一,封面人物个体性特征分析。
第二,封面背景颜色:以原刊研读过程中实际看到的颜色为准,记录下具体颜色种类,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将出现频率少的颜色归类于“其他”,试图探讨杂志封面色彩对女性形象塑造的主体导向。
第三,封面人物形象特点:以原刊研读过程中实际看到的感受为主,每位封面人物记录下两个形容词,初步阅读后将着装特点的描述词语定为以下几个:优雅、美丽、端庄、大气、个性、干练、甜美、可爱、其他……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出现频率少的词语归纳总结。
进入21世纪,封面女性形象不再是刻板、一成不变的,她们千变万化的姿态、着装特点以及举手投足之间传达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女性形象的解读也回荡着时代变革的声音。心理学将受众的阅读过程解释为“对缺失的补偿和一种自我表达,追求更优越的自我”,《中国女性》以封面为舞台,使封面女性的形象成为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成为女性群体极力追捧的原型。
(一)《中国女性》封面人物个体性特征分析
在有效的82个封面中,所有封面都是以单个个人形象出现的。由此看来,《中国女性》更加注重个体形象的塑造和展现,着重关注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个人角色。通过对当代中国女性个体生存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达到现代女性独立人格的建树、自我形象的塑成和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当今,女性拥有多重角色。由于传统思想、家庭制度、社会分工、价值观念的不同,女性的独立性和个人价值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充分肯定。在中国,如今的女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自信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她们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全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社会传媒发展到全球网络和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由最初的娇羞、保守和含蓄慢慢发展为开放、职业化、直视观众的姿态,女性的独立性和个人价值得到彰显。
(二)《中国女性》封面背景色彩分析
《中国女性》封面背景颜色以无彩色系为主,即黑色、灰色、白色,此外有少量的棕色背景以及其他色彩。在色彩学中,黑色显得沉稳、庄严、正式,也显得颇上档次,并且给人以安全、深沉之感,这可以让受众在阅读时增强真实性的感知;灰色在杂志封面中的运用率达1/3,作为中性色,是一种起过渡作用的颜色,可以让视觉得到休息,凸显封面人物主体的鲜活形象,营造一种优雅大气的氛围;白色的使用率将近一半,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有助于传达出封面人物纯净、高雅的视觉形象。
在杂志82个有效封面中,绝大多数为纯色背景,给人简单而又时尚、摩登、低调的印象。它简洁但有特色,在五彩斑斓、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当今社会,单一色调看起来更显高端大气,它成为衬托封面人物的元素而不是主打色。由此可见,《中国女性》试图从封面的视觉上传达简洁明快、时尚简约、高端优雅的女性形象。
(三)《中国女性》封面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根据对《中国女性》杂志封面的统计分析得出,封面人物的主要着装特点依次是优雅、端庄、干练、大气稳重,这与中国对女性的传统审美观是有联系的,但同时也去除了传统观念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缠足”的封建落后思想。在保持了中国传统女性优点的同时,21世纪新女性的个性得到了彰显,个人喜好得到了充分尊重。这样的形象特点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女性自由转换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提倡女性温文尔雅、款款而动、谨言慎行、贤惠淑良,而优雅、端庄的形象特点正符合一个家庭对女性的定位和需求。现代女性以家庭中男女平等为起点,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接受现代信息,适应发展形势。但是女性在事业上谋求发展、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的同时,也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优雅、端庄的女性形象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女性形象。在保持旧社会女性的传统美德的同时,不能忽略现代女性的心智与才情,干练、大气、稳重则是新时代女性在职场中须具备的性格和品质。职场装扮以简洁大气为主,职业女性在打造自己的职场造型时越来越多地选择一些比较硬朗有气场的元素。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女性的个人喜好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和认可,个性化成为社会风尚。当代女性追求彰显自我个性,拒绝平庸,追求时尚、自我、独立。优雅中不失一点小性感,干练中夹杂一丝女人味,短发齐肩也不失妩媚,衣着色彩亮丽炫目,个性十足。
从《中国女性》杂志封面的分析结果得知,杂志更加注重塑造和展现女性的个体形象,着重关注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个人角色。杂志主要塑造青年女性形象,试图从封面的视觉上传达简洁明快、时尚简约、高端优雅的女性形象。封面人物的着装体现了优雅、端庄、干练、大气、稳重的特点,此形象特点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女性自由转换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封面女性形象体现了较先进的女性群体在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中的各种尝试,通过这些新女性的典范,塑造或体现现代女性的价值,从而引导受众以一种健康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中国女性》“封面人物”栏目的文本解读得知,封面人物绝大多数是演员和歌手,传播影响力大,且所有的封面人物都是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成功人士”,给受众塑造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女性形象。总的来说,“封面人物”栏目对于封面人物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精英女性的现实状况,为广大的女性同胞提供了生活上和事业上的榜样力量,为受众传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奋发进取的职场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女性》杂志在传播过程中展示了现代精英女性们果敢独立、工作生活两不误的形象,她们是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人文修养的优秀女性;她们是清纯谦虚,毫不矫揉造作,充满无限爱心,拒绝冷酷的温馨女人;她们更是有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自信女人。她们思想前卫,绝不墨守成规,坚强的性格伴着理智思维,这不仅仅是《中国女性》杂志所倡导的现代女性的先进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反映的是当代女性们的现有的或即将迈入的生活状态。
[1] 张小玫.中国近代女性报刊与妇女解放[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02):13-15.
[2] 潘珏.《中国妇女》封面变化评析(1956年—2008年)[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31-136.
[3] 龚宸珲.浅析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62-64.
[4] 季岩.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之分析[J].电影评介,2008(24):77.
G206
A
1674-8883(2016)21-0052-01
易丹(1991—),女,湖南湘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