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福利经济学——阿玛蒂亚森的传播思想与能力取径的传媒研究

2016-02-28 14:14王盈勋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正义经济学全球化

王盈勋

(台北艺术大学)

传播福利经济学——阿玛蒂亚森的传播思想与能力取径的传媒研究

王盈勋

(台北艺术大学)

主流经济学的分析,经常将分析的起点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会或应如何做选择。资源固然重要,但拥有更多的资源(财富),是否等同于拥有更快乐的人生、更幸福的生活,或者说,是更值得追求的社会理想呢?通俗的说法,人们本来就常常会说,财富未必能买来心灵上的快乐,只是这“心灵”究竟所指为何,通常我们并不加以深究,该如何达到这心灵上的快乐,往往各说各话,至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自然也包括经济学与传播学)如何能帮助我们达成这样的目标,更是罕有人关心的议题。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是少数正面回答了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森的著作中有诸多谈到媒介与传播在能力取径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将先申论森的能力取径,进而探讨森的理论体系在传媒与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则是研究森的传播福利经济学与其他传播经济研究取径间的关系。

传播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阿玛蒂亚森;能力取径

一、传媒的经济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与福利经济学,虽在意识形态上大不相同,但对资源的配置同样给予最关键的位置,产权或物质基础被视为是阶级分野与社会变革的核心。受其影响,这两种经济学分析路径所延伸应用而来的传播(产业)经济学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便顺理成章地将传播资源如何配置与运用,当成传播与媒介经济分析最关键的议题。

阿玛蒂亚森认为,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来自人们可以过着自己珍视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实践真正的自由。自由的真实实践,在于能力(capability)的充分发挥,而不是资源或财富的无止境累积。

森的概念其实并不复杂。没有资源虽然诸事窒碍难行,但有了资源,不等同于个人能力与生活场域的扩展。举例来说,就算全国都有免费的无线上网(资源),不具备基本的信息应用能力,或是生活上还被困在最基本的求生层次的人,这些网络资源对他们来说几乎毫无用处,自然也谈不上能带来什么幸福快乐之感;活在一个号称音乐之都(如维也纳)的个人,如果没有机会建立基本的古典音乐素养,这样的美好环境,又与他何干?同样的网络或音乐资源,对不同的人,意义并不相同,每个人充分发挥实践能力所需要的资源,也各不相同。

因此,对森来说,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人的“能力”的发展,是公平与正义的追求,是能力的平等,而不是资源的增长或均分。这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正义理念,一般被称之为“能力取径”(capability approach)。

二、森的福利经济学

森的写作范围涵盖甚广,《正义的理念》(The Idea Of Justice)一书,试图与罗尔斯(John Rawls)的政治哲学经典《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建立对话或超越;整个学术生涯对社会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 theory)的持续性关注,则是承继了亚罗(Kenneth J. Arrow)的经济学分析传统;就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善的理念的再诠释并与经济学接合,则是开启了森的思想中的伦理哲学面向。此外,森的著作也广泛地涉及了人权、性别、全球化、饥荒研究、印度思想等领域,这样看来,森并不是一个容易归类的思想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森,表彰的是他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森自己也曾说过,若有人问他研究的是什么,他会说是福利经济学。因此,莫里斯(Morris,2010)认为,森虽非传统定义下的福利经济学家,“福利经济学”一词,却是涵盖森思想的一把大伞。黄有光(1999)指出,福利经济学,是试图系统性地阐述,在某一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优于或劣于另一经济条件的经济学。其作为基础理论,经常被运用于其他应用经济学,像是公共财政、成本—效益分析、国际贸易、社会福利与政府政策等。

森的福利经济分析,则是结合了经济学家关注的物质福祉,以及政治哲学家关心的个人权利与正义,成就了他自成一格的政治经济学。正因为森这种独特的发言位置,虽不自诩为政治经济学家,却被激进左翼经济学家罗宾·汉内尔(Robin Hahnel)誉为是20世纪晚期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家。

在价值理念上,森拒斥主流经济学的工具理性,他认为资源与财富只是工具,人的自由与能力的发挥才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他反对对市场与全球交流的全面排拒,他认为市场是与语言沟通一样自然的事,全球交流对知识分享与经济繁荣的贡献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个正义的市场机制与全球交流。

在方法论上,森扩展与修正了亚罗的社会选择理论(亚罗关注的焦点,是个人不同的偏好,如何集结与形成集体决策),批判性地延伸了罗尔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强调的是如何消除不正义,以及如何在真实世界中真正存在的选项中,作出相对较为符合正义的选择,而不是对抽象正义理念的空泛论证。森(2015)认为,全世界的人类几千年来对于正义的追求,不是为了某种绝对公正的乌托邦,而是为了消除那些显而易见,而且有可能作出改变的不公正现象。

在森眼中,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除了那些被奉若神明的理想型社会制度安排,任何其他的制度选项都被视为是不正义的,因而也就减弱了在现实世界中寻求更多正义的可能与机会,我们必须探寻绝对的正义,任何不是绝对正义的事,都不值得去做。森的比较正义论点,表面上看来似乎缺少了超越现有体制的理想性,但在当代所谓的“后现代”处境中,一个众人皆可以同意的正义理论,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你的乌托邦,未必是我的乌托邦。一个同时兼备比较性可行性的正义观,反而更具有入世的积极性。

以传播制度的安排为例,过去新古典主义或是批判政治经济学思维影响下的传播制度思辨,争议的焦点总在于市场与公共,何者才是理想的传播体制安排。从森的立场来看,制度的安排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关键并不在于何者为完美的制度解答,而是在实务上可达致的方案,何者更有助于人的传播能力的平等与扩展,因而也就会是较为正义的传播体制。

三、什么是传播福利经济学

从森的福利经济学出发来从事传媒研究,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视野?在笔者看来,传播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有两块最主要的基石:一是将关注的核心,从物转移到人;二是对正义的追求,从资源转为能力的平等。在森眼中,人不仅有需求,也具备能动性,只要有足够的机会,他们就能改变自己的处境以及所处的世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个体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人们生活中的机会与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森将这样的理念称之为能力取径(capability approach)。能力取径包括两个主要概念,一个是功能(functioning),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进行的活动(doing)以及所处的状态(being),另一个是能力(capability),是指一个人能够实现各种功能的不同组合。对森而言,自由的实践(因而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这些能力组的扩展。而森对传媒的看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能力取径与正义理念之上。森认为,传媒的运用,本身就是自由的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也是当代生活必需的能力组合,此外,传媒也是民主社会理性沟通讨论,建构起关于什么是“一个社会最关键而基本的能力”①共识的必要工具与手段。这也就是说,传媒本身既是目的,也是工具。具体而言,森的能力取径对传播研究能作出的贡献,主要在发展与国际传播、信息与数字落差、传媒素养、传播权以及广义的传媒经济分析等领域,后文将分别概述其应用。

(一)发展与国际传播

沉寂已久的“发展传播”,在森“成长是为了发展”的论述下,找到了新的活力。Sachs(1997)指出,“发展”一词,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度像是暗夜中的灯塔,指引着后进国的社会进程,于今,发展却是学术地景中的废墟,经常与帝国、殖民与工具理性划上等号。但森赋予了“发展”一词全新的意义。在过去,“经济成长”与“发展”被认为是同义词,经济指标的成长被工具性地认为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森(2015)则指出,成长与发展不同,但两者密切相关,没有成长就不可能实现发展。经济成长反映了一个社会实质收入扩张的速度,发展关注的则是人们生活的质量与享有的幸福与自由。这也就是说,成长应该为发展服务,成长只是工具,实现人的幸福与自由的发展才是目的。

成长概念的局限性,实则也就是对应而来的过往发展传播的限制之所在。传播系统的存在,被视为是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进步与现代化而服务,但在以西方发展为典范的现代性开始广受质疑之后,发展传播的研究与论述也跟着沉寂下来。森将“发展”一词拉回以人为本的发展,每个社会的每个个体都应该有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以西方的现代性为唯一指标。紧跟在发展传播之后的国际传播论述,或说是全球化与传媒的理论,多数集中在赞成或反对全球化的两个极端间摆荡。森则主张全球化对于经济与知识的繁荣的帮助毋庸置疑,但其分配不均、对环境的摧残等负面效应也同样明显摊在世人面前,他认为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反全球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公正的全球化。森认为,全球化不等同于西方化。在书写实践上,他的《正义的理念》一书也撷取了全世界的历史思维,包括中国与印度,而不仅只是西方的思想传统,借以发展他的全球正义观点。他认为将剥夺与落差甚大的生活前景视为是全球化所造成的灾难,而不是错误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安排所造就的结果,是一种错误的看法。现今我们看到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安排是全球紧密相连可能诱发、而非必然诱发的产物。一味排拒全球化,阻碍的不只是全球的经济活动,也包括那些有利于全世界人类的思想与知识的传播,受害者也包括那些全世界最弱势的族群。因此,完全排斥全球化具有深远的负面效应。对森来说,全球化的好坏都有,但知识的全球化显然是利大于弊的领域。森认为,问要不要全球化,不是一个适当的问题,问全球化的成果分配公平与否,才是一个适切的问题。

考虑全球化的利弊,不该是与国际没有合作的情况相比,而是众多可能的选项当中,哪个才是最佳的方案,一个公平分配的方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不该只是加入市场和开放交易,也应该包括让全球化经济利益的分配更公平的制度安排。雅各布森(Jacobson,2015)指出,虽然森认为媒体与传播在参与式发展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不管是信息的提供或是论辩与讨论的机会,以便一个社会能找出值得发展的优先方向。但森本人,或是能力取径文献,都忽略对传播过程的讨论,而这也是未来传播研究可以努力的方向。

(二)信息与数字位落差

在传媒研究中,信息与数字落差的概念,是典型以资源的分析为核心的理路。传播资源分配的公正性,被认为是传播政策所寄望达成的首要目标。但如同我们在前面已提及的,每个人要达成能力充分发挥所需要的资源,不管是在质或量方面,都并不相同,传播资源的平等并不等同于传播能力的平等,但对森来说,能力的平等更重要。加纳姆(Garnham,1997)认为,用功能与能力的观点来思考赋权(entitlement)问题,能让我们超越接近与使用(access and useage)这些表面性的指标。虽然对传媒或电讯服务的购买或使用有具体的数字,对于评估视听众的比较优势或劣势依旧是重要的,我们必须谨记于心,这些终究只是初步的指标而已,尚未能直指问题的核心。我们不能假设,从特定的传媒使用中,人们必然可以获得等同的功能。曼塞尔(Mansell,2002)[1]运用森的能力取径概念发展出一个替代性的数字落差分析架构,用以评估新媒介与社会间的新关系。这样的新架构是不再强调数字落差,而是着重在新媒介如何能让社会中的多数人得以加强他们选择要如何过生活的能力的潜能。随者新媒介越来越融入全球社会网络,一个权利取径(right-based approach)的新传媒政策也就越来越重要,而这必须基于衡量人们在知识社会所被赋予的权利。森关于能力的理论,能让我们理解像信息科技或是因特网这些资源,究竟是增强或限制了人类能力的发展才是关键,而不是这些资源本身。

(三)传媒素养作为一种能力

传媒素养(media literacy)被认为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传媒素养之所以重要,一般认为,是因为传媒提供的信息是民主社会公民参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森而言,人们为何需要具备使用传播媒介的能力?因为具备使用传媒的能力,本身就是自由的实践。此外,哪些能力是一个社会所该珍视,因而也是一个社会之人所应共同拥有的?森认为,这得透过传媒之助,一个社会之人能够理性地沟通与辩论,才能得到共识与解答。因此,在森的能力取径理论中,使用传媒的能力既是目的,也是工具。

传媒政治经济学的领导人物之一甘地(Gandy,2003)[2]认为,传媒与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的概念,能够纳入森的能力取径的基本功能(basicfunctioning)之中,因其对个人与民主体制质量的提升都至关重大。另一位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古拉斯·加纳姆(Nicholas Garnham),应是最早将森的能力取径概念引进传播领域的学者。加纳姆(Garnham,1997)认为,社会沟通的功能(functioning of social communication)是当代社会要过有质量的生活的一部分。在已开发国家中一个公民若是被排拒在各种传播工具的使用之外,是不合宜的。

(四)传播与人权

在森的能力取径中,虽然每个社会、每个个体所重视的能力都各不相同,但森认为,如充足的营养、基础的教育以及公民参与的资讯等,是每个社会有尊严的个体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能力。而这样的基本能力的概念,也让能力的概念与更广为人知的人权概念相符。对传媒研究而言,有待回答的问题则是传播权是否可以算是基本能力或是基本人权的一环?

在联合国的人权宣言中,信息与言论自由被视为基本人权的一部分。冯建三认为,联合国的人权宣言至少涉及三个层面的传播人权。其一是言论自由权,这是一种基本人权,言论自由本身就是目的,不是为达其他目的的工具。其二是新闻自由权,因为在所谓的后工业或信息社会中,言论自由若仅及个人或人际层次,已然不符合真实世界的互动需求。相较于言论自由本身即是权利,新闻自由则较为接近是制度性的基本权利。最后一个则是国际传播权,突显的是传播权的普遍性意义,超越国家、种族或是文化的疆界。

冯建三(2002)认为,人权是一个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概念,但其重要性未被广泛感知,在传播学的研究与教学上,仍属极少人触及的领域,即便在冯文出版的十多年后,似乎仍是如此。森(2005)认为人权与能力是非常相合的两个概念,但两者也无法涵括彼此。有许多人权可以被视为拥有特定能力的权利,但在能力取径的架构下,无法妥善地分析重要的程序自由人权(human rights to important processs freedoms)。此外,人权与能力都有赖于公共论理的过程。Jaconson(2015)认为,以森认知的传媒在民主社会得以有效运作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而言,传播的能力无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

四、与其他传播经济研究的关系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加纳姆(Garnham,2010)认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动态的理解有僵化的倾向,加纳姆将这样的情况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者对市场的浪漫式否定”(a romantic Marxist rejection of the market perse)。这样的盲点,阻碍了市场是如何运作,及市场真正的影响为何的分析,而这也让政治经济学的经济面向并没有被认真以对。也因此,加纳姆呼吁,批判传统应重新评估主流经济学对媒体与文化分析的贡献。批判传统对经济学的拒斥自有其历史因素。主流经济学一面倒地强调人的自利、发展的工具理性以及对市场机制无保留地全盘接纳,与批判传统看重社会整体、价值理性以及人的解放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森是主流经济学中的异数。他并不排斥市场,也不全然反对全球化,同时他还非常重视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帮助全世界的穷人脱离贫穷的处境。但森也认为,主流经济学对自利的解释非常偏狭,对发展的期待缺少对人的关怀,对市场的运用漏失了正义的思考,而他的工作,就是从经济学的内部改造经济学的缺失。在这一层意义上,森也就找到了主流经济学与批判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可能接合点。森认为,如果我们回头检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原意,他对自利的看法是从根被曲解,也过于狭隘了。就如同森(1987)所说的:在经济活动范围内和范围外的许多活动中,简单追求自利并不是经济学的救世主,而且在亚当·斯密的所有论述中,他并没有赋予自利的追求一个一般性优越的角色,他对自利行为的辩护是出现在特殊的文本里……森指出,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始祖的亚当·斯密,一生中写出了最重要的两本著作,一是处理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二是探讨美好社会与个人价值如何实践的《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对亚当·斯密来说,这两本书原本要处理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使经济的发展与人的进步成为一个一致的整体。

这两本书也代表了经济学的两个基础,一个是工程/逻辑学,另一个则是伦理学。但后来强调工具理性的工程学独强(最重要的一支,即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忽略了伦理学面向的探讨与考虑,这是经济学的发展很大的缺失。森则是一手强调工程学对于促进繁荣的价值,另一手则试图复兴经济学的伦理传统。跟森一样,试图要走出第三条路的当然不是没有,像罗穆尔(2005)的市场社会主义。作者主张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马克思主义以及政治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观,实可融汇。书中罗穆尔因此论证,社会主义的未来仍然必须对财产关系有特定的坚持,与此同时,它应通过对厚实而非浅薄市场机制的运用,兼取效率与平等,乃至于对负面外部性(如失业、污染等)的防治。但在森看来,这类论述都是期待一个完美的理想型制度存在,正义才有实现的可能。甚至即便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也是如此,他们期待的是一个完美的市场制度来实现最高的效率。森则认为,一个完美的社会体制或许并不存在,或是没有具体实践的一天,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放弃对一个更公平正义的社会的追求。森结合了政治哲学中的正义理论以及经济理论中的社会选择概念,强调的是比较性正义与消除不正义的可实践性,为理念型思想在真实世界的挫败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

五、结语

Cunningham, Flew和Swift于2015年出版的Media Economics一书,标举了五种传媒的经济分析取径,分别是新主典(主流)、批判政治经济、制度经济、演化经济与个案研究法,全书虽涵盖甚广,却对森的能力取径传播研究未置一词。

这些分析方法各有其核心关怀与解释传媒经济动态的优劣势。但在这个世界历经了苏联瓦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贸萎缩,左右两翼的大论述经济理论同样也面临深刻的危机。而森的能力取径,作为一个更入世、更具人本关怀的经济与政治理念,或许能帮助我们从这个深切的危机中脱困。而对于传媒的经济分析,或许也能从中获益许多。

注释:①这些关键而基本的能力,因而也就是一个社会之人,作为有尊严的个体,所应拥有的基本权力,像是免于挨饿、识字或是得以使用媒介或网路等,因而也是国家政策应该施力的重点。

[1] 曼塞尔·罗宾.出自数字将在知识社会的数字权利[J].当代社会学,2002,50(3):407-426.

[2] Oscar H.Gandy,Jr.媒介教育的时代到来[J] .电视与新媒体,2003,4(4):483-493.

G206

A

1674-8883(2016)20-0009-03

猜你喜欢
正义经济学全球化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经济学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法律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