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雪
(山西传媒学院 录音系,山西 晋中 030619)
新媒体视野下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研究
汤雪
(山西传媒学院录音系,山西晋中030619)
摘要: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谈论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浅谈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剧传播的新特征,最后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剧艺术传播要采取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视野;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研究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文化科技融合视野下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2015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
电视剧作为视听艺术,产物化的存在见证了信息时代新技术的进步。如今,新媒体平台不断拓展使中国电视剧不断地突破其内容和风格,并且不断升级其播出模式,其宣传与推广方式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呈现出的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使电视剧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剧在不断地尝试新的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其传播的价值。近年来,电视剧不断出现的“触网”问题使电视剧的艺术品质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此,笔者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的电视剧艺术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电视媒体地位逐渐动摇
在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都作为最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互联网入户后不断崛起的新兴媒体使传统的电视媒体受到了冲击,这种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原来相比,传播信息的格局大有不同,如今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传播信息的领导者。根据2012年的调查统计,上网观看视频的网民已经达到5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二)电视媒体受众在逐渐分流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得知,网民对电视的内容和互联网的内容的可信度,有一半的网民认为互联网的信息更为可靠,这明显地表明了新媒体的公信力正在迅速上升,并且呈现了分流电视媒体公众的现象。如今,电视也暴露了自身的缺点,固定的播放时间和与观众缺少互动都是其明显的缺点。针对这一点,年轻的观众更喜欢新媒体,新媒体快速的节奏和较多的互动机会能够吸引很多的白领和大学生,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年龄较大并且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喜欢看电视剧。除此之外,丰富精彩的节目都能够呈现在新媒体平台上,这样新媒体就拥有了大量的广告资源,而且明显的是电视剧的播放平台也正在被新媒体占领,在新媒体平台上源源不断地出现了大量具有良好口碑的电视剧。
(三)通讯行业给电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如今,不断进步的科技使智能手机上也能实现传媒功能,它的传播功能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传媒行业的许多业务纷纷被各大通讯运营商占领,运营商重要的产业之一就是娱乐通讯业。如今,无线网络和手机通讯对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传播内容不断延伸
如今的电视剧突破了原有的美学风格,呈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使用和满足”消费者,新媒体时代,电视剧受众的地位明显提高了,在内容上利用新颖的方式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求变心理和好奇心理,也给网络剧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第一,如今网络剧的题材不断地变化,虽然十年前利用小说改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最后失败,但如今时代IP这个词大热,从《盗墓笔记》到《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还有前两年的《步步惊心》《甄嬛传》无不是如此。第二,如今的电视剧突破了以往的叙事技巧。例如,在2010年出现的《黎明之前》,其叙事手法非常巧妙,强劲的情节,短碎的镜头,多重角度和快速的节奏都能让我们认识到它类似美剧的手法。第三,网络化已经延伸到网络语言层面,最早的《武林外传》的台词十分有意思,“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热播的《太子妃升职记》更有被人叫“污”的台词,“你就是那春茶,我就是那茶水,我得泡你啊”。
(二)播出模式不断创新
互联网发展使视频网站和网络电视快速崛起,出现了新型的播出模式——“台网联动”,如《回家的诱惑》。这部剧作为湖南电视台独家播出单集的收视率就达到了10.69%。2016年有很多电视剧更是如此,如《欢乐颂》,不仅在电视上播出,在各大门户网站也出现了,收视率高得让人诧异。不仅如此,很多的电视剧采取了网络首播的模式,最早的是2005年的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在同年又出现了《幸福像花一样》的网络首播电视剧。对于这点,我们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谈论,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因此混合平摊的竞争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也是电视剧传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营销手段不断拓展
如今,互联网已经与传播电视剧的渠道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因此出现了媒介传输空前膨胀的局面。这些海量的内容资源也就变相导致了每一个新剧都有被淹没的危险,因此营销手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拓展营销手段应该做到三点:第一,丰富营销手段,从而不断地整合电视剧传播渠道。第二,逐渐建立品牌化效应,不断提升网络剧的价值,观众口碑在传播中仅是一个方面,在电视剧中没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在网络剧中口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断地增强口碑就能吸引固定的观众。第三,不断延长新媒体的生命周期,从而使并不热门的剧具有一定的长尾效应。每年能够登上电视台的电视剧仅只有一方面,利用网络可以使在一定时期非热门的电视剧抓住空隙从而取得不错的收视率。
(一)充分把握新媒体调研平台,精准掌控观众的审美期待
电视剧能够吸引多数人的原因就是观众有强烈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以及精神层面的追求。这种欲望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满足,很多人试图从电视剧中寻求这种满足,也就对电视剧产生了期待。新媒体调研平台应该很好地掌握观众的年龄结构、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方式等问题,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精准地营销和传播电视剧。不断地传播和互动才能更贴近广大受众的审美期待,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可。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联合播出从而实现传播的协同效应
当今,是一个多媒体共生共存的环境,这种环境下呈现出大众媒介日益融合和跨媒体的特点。如今利用多媒体传播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是最好的方式,这样能够很好地构建电视剧品牌,也能够较好地实现宣传效果,最后生存下来。
(三)不断增强电视剧品质和创新传播本体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剧的艺术品质是基础性的存在前提,也就是说电视剧也应该具有较好的品质。虽然网络文化的兴起带来了很多的低俗文化,导致电视剧的质量明显下降,但是总的趋势还是好的。我们必须要牢牢地把握住电视剧的优良品质,并且创新传播内容,最后平衡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笔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剧传播要采取的重要策略,其中讲到了三点:一是充分把握新媒体调研平台,精准掌控观众的审美期待;二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联合播出,从而实现传播的协同效应;三是不断提升电视剧的品质以及不断创新传播本体。我们必须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三点内容,在时代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中,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也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唯有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使电视剧在任何一个时期,无论是传统时期还是新媒体时期都能积极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 史龙龙.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4.
[2] 魏婷婷.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 彭流萤.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 刘虹利.新世纪大陆电视剧与革命叙事[D].吉林大学,2013.
[5] 李百晓.地域文化与电视剧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4.
[6] 周红丰.“我的电视,我的家”:女性个体化进程中的电视经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
[7] 胡智锋,刘俊,周建新等.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5(03):168-178.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