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并一再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小康路上,不能有一个人掉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好的体现。精准扶贫思想,只有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同步实现,才有现实意义,才能增强人民信心,才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精准扶贫,贵在“好钢用在刀刃上”。只有坚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标准,揣着感情,深入群众,调动起贫困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才能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收到最好的效果。精准扶贫不能走错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扶贫先扶智”,有一个好思路、一条好路子、一个好班子,才能团结群众,调动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才没有干不成的事情,达不到的目标。
精准扶贫,是一项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贫困群众盼望已久改变落后面貌、甩掉“穷根儿”的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作为一件实事摆在那里,哪怕一次改造量少点,但做一件是一件”。实,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实,才能凝聚群众力量;实,才能让贫困群众看到一天比一天好。哪怕一天好一点,一年下来,几年下来,就是了不起的成绩,就能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和精神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在精准扶贫中,一切花架子,一切形式主义,一切急功近利,一切华而不实,都是不得人心的,也是贫困群众看不惯,甚至是极力反对的。
精准扶贫,要体现在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上。一位领导说:“或许花几个亿修一条路、建一栋标志性建筑,会让大家感觉到一点点成就感,但是,有的老百姓一辈子也许都不会在那条路上走,一辈子也不会去那栋标志性建筑中办事。如果帮他们把家门口那些最简单的事情做好了,老百姓每天都会受益,会感觉干部做了实事。”精准扶贫,就是把“最简单的事”,群众“家门口的小事”、琐事,妨碍群众脱贫致富的事,做实,做好,才算“扶到了精准处”。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帮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儿”、走上小康路,比引导一般群众置业兴业,困难更多,难度更大,扶贫不仅是帮助困难群众拔掉“穷根儿”,也需要拔掉基层治理中的“穷根儿”。让贫困群众有过上好日子的冲动,比送给他资金、实物,更为重要。精准扶贫,不是把“扶贫羊”送到老乡手中转身就走,而是要开展养殖培训,使他们学会养殖和经营。精准扶贫,本身就是一件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创造性做保证。
精准扶贫,贵在贯彻精神脱贫理念。“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原因。精神贫困表现为懒惰、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资金等;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才能在党和政府帮助下早日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