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勉
(作者单位:佛山人民广播电台)
基于新媒体的广播节目优化发展研究
王序勉
(作者单位:佛山人民广播电台)
摘 要:本文聚焦于新媒体发展大趋势之下的我国广播节目,对其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新媒体融合水平、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定位、多元化经营及体制机制创新4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发展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广播节目以及其他传统媒体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节目;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普及,新媒体迅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特征而倍受用户青睐。新媒体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和习惯,传统媒体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作为传统媒体主要类型之一的广播,近年来也逐渐顺应趋势,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节目由此开始呈现出频率多元化、传播多元化、节目社群黏性提升等趋势[1]。
事实上,广播节目的新媒体化并不代表完全摒弃原有的表现形态,而是在其传播面广、收听便利等优势的基础上,将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等资源融入进来,充分借助涵括跨地域服务、多功能体验及用户定制等特色服务的多元移动网络渠道,实现创新性的广播节目形态[2]。
1.1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
1.1.1 媒介整合,传播渠道多元化
一方面,广播信息的表现形式不仅局限于音频形式,有效实现了最大化传播;另一方面,广播收听通道多元化,目前移动互联网市场上广播相关的音频产品涉及人机交互、音频收听、社交分享及集中平台等领域。
1.1.2 内容发散,传播内容多元化
现今,网络电台逐渐兴起。一方面,其本身相较于传统电台具有迅捷性、无限性、交互性、个性化、社交性和服务化等优势特征。另一方面,广播节目在内容上开始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碎片化发散,并借助互联网市场快速推广。
1.1.3 受众黏合,传播受众多元化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短信、论坛、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成为媒体与受众、受众群体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交流平台。网络手段有效地契合受众心理、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了节目收听率及用户粘性[3]。
1.2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节目的发展问题
1.2.1 新媒体化的水平仍较低
目前,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仅停留在网络广播、门户网站广播,微电台,微信等形式整合的层面,距离更深层次的、基于广播节目特征的、市场需求导向的、全方位和战略式新媒体化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1.2.2 市场定位的精准度不足
信息化大发展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困扰,稀释了每一广播节目发布主体的受众关注。目前,我国广播节目在新媒体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市场定位缺乏思考和规划,导致市场定位个性化和差异化缺位,最终影响竞争力的提升。
1.2.3 经营方式仍较为单一
广播媒体正处从单一广告向多元化媒介经营的重要转型期,广播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须致力于市场化和多元化经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整合。但目前,我国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经营方式单一的局限。
1.2.4 体制创新机制滞后
目前,大部分的广播电台仍沿用传统媒体的广电管理体制机制,根本无法适应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发展,高科技、旧体制及低效能间形成了深刻的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广播节目新媒体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1 提升与新媒体的融合水平
针对目前广播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不足的问题,应革新经营管理传播理念,敢于尝试与新媒体全方位合作,通过密切关注受众需求来开发符合市场化的深层次融合方式,在其中寻求符合自身规律的转型战略。
2.2 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倾向于根据个性化需求,对偏好的信息内容和渠道进行筛选和组合,因此广播节目应坚持“受众中心”,并对市场受众进行细分和选择,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节目内容编排,最大化地满足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的需求。
2.3 探寻和发展多元化经营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应加强媒体网络的平台建设,借助自身节目资源,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在多元化经营中提升节目附加值。
2.4 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节目应摒弃陈旧的广电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和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充分挖掘广播市场潜能,通过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助力体制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具体而言,需通过组织制度调整和管理经营变革等方式,对内容、技术等资源进行创新化的整合和配置。
参考文献:
[1]胡娟.基于新媒体的广播转型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4.
[2]陈兆强.传统广播新媒体化探索与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12(5).
[3]陶磊.传统广播新媒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前景[J].中国广播,2014(7).
作者单位:王序勉(1983-),女,广东惠州人,硕士,初级编辑,研究方向:广播节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