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岚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海外·社教中心)
试论实际工作中
——对纪录片与专题片异同的认识
牛永岚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海外·社教中心)
关于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首先要搞清楚承载它们的载体即类型化节目中的电视专题节目概念、界定、适用范围、节目的艺术呈现等。
在本人数十年电视专题节目制作实践中,深知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比简短的电视新闻要丰富深刻。它取材于现实生活,与影视剧有别。这种有别,就在于纪录片和专题片纪录的真实与影视剧故事情节假定的“真实”。
而电视专题节目犹如报纸通讯,但往往要比报纸通讯广泛得多。比如,它可以包括各种纪录片、人物专访、对象性节目、服务性节目以及竞赛类、真人秀等娱乐性节目。电视专题节目一般以电视专栏形式播出,因此电视专题与专栏密不可分。而电视专题节目一般指以文化、教育、艺术、科学、人物、事件等为表现中心的电视节目。其说明范围之广、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而专题节目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纯报道式的、评论式、访问式或综合式的。从节目的表现形式上看,专题节目较一般的电视节目来说更具有集中性,从节目的制作层面而言,专题节目对题材的选择和报道的深入程度要求也更高。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一个约定俗成并广泛运用的概念,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乃至观众的层面;人们对它的认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颇为复杂且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理论难题。而这种概念理解上的混乱局面,不仅给业界创作带来了极大困扰,也直接影响了学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为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达成业界与学界对电视专题节目的统一认识。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邀请了电视业界和学界的代表,就“电视专题节目分类界定”92至93年,分别在北京的密云;浙江的舟山;湖北的宜昌,举行了三次研讨会。达成了《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
该条目对电视专题节目的内涵与外延做了准确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界定。
1.1 电视专题节目定义
根据《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对“电视专题节目”的界定是:所谓电视专题节目,就是指在主题上相对统一,并能够对主题做出全面、详尽而深入的报道和反映的电视节目类型,它与电视综合节目相对应,是电视节目的一种主要类型。
1.2 电视专题节目的内容范围
就其内容表现而言,电视专题节目可以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各个方面;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艺术、体育等方方面面,不过专业性不能太强。
它较一般的电视节目而言,它对题材的选择和报道的深入程度要求更高,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有集中内容,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发挥出聚焦社会、关注人心、传承文化的功效。
1.3 电视专题节目构思
电视专题节目就其构思而言,应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而“大处着眼”就是指总体构想,首先要确立好节目的基调好大的轮廓。而“小处入手”就是指要善于选择比较新颖报道角度、方式去述他人所未述之事,去言他人未言之理。
比如,陈晓卿编导的《舌尖上的中国》,它着眼于中国人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和人文观。从“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等七个方面入手,去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受众感觉,是在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中完全超越了以往的中国美食电视专题节目;并且彰显出了唯我独尊的节目个性和气质。
1.4 电视专题节目的艺术呈现
电视专题节目就其艺术呈现而言,可以广收博取,善于充分吸收电视各种表现手法和技法。
它既可以采取客观再现的手法,如,央视社教中心刘效礼编导的《望长城》;又可以采取主观表现手法,如刘郎编导的《西藏的诱惑》;当然也可以采取当下流行的“情景再现”的手法,如周兵编导的《故宫》。
它既可以采用评论式的手法,如央视的《第十放映室》,还可以采用访谈式,如央视的《读书时间》节目;当然高兴也可以采用综合形式,如央视的《为您服务》等。
综上所述,电视专题节目被认为是最具电视特色,并能够充分发挥电视优势的电视主要节目类型。它述求的方式除了专栏(栏目)节目外大多以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形式呈现。那么,问题就来了。虽然,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是依据《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我国的电视专题节目以构成的表现形式按照“类、型、性”三级金字塔式进行立体分类的即对电视专题节目的界定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它也并没能完全分清人们对一些概念认知上的模糊边界,导致命名和称谓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的地方。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专题片”和“纪录片”至今都让人混淆不清。在发行和播出时,电视专题创作大都以“纪录片”命名(国外没有专题片的说法),而在一些奖项评比时却又以“专题片”命名;这无疑会给学界和业界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因此,在对专题节目进行分类时,有必要对这两者进一步厘清。
1.5 专题片称谓的由来
专题片是中国特有的概念,根据《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分类条目简表》的第一级分类,其中的“报道类”应视为电视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这一称谓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5年,中央电视台社交部就将专栏里播出的片子称为专题片。到了1976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电视工作会议上,电视专题片的名称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从此,电视专题片的称谓就正式确定了下来,此后便约定俗成、广泛流传。
1.6 纪录片称谓的由来
纪录片则是,西方舶来品。纪录片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提出的。1926年2月8日,纽约的《太阳报》上评价他的老师罗伯特·弗拉哈迪的作品《摩阿那》时,首先使用该词。(Documentary)
2.1 等同说
持有此观点的人认为:专题片与纪录片的本质是相同的,都视真实性为创作的生命,真实地去记录真人、真事与真情。因此,不管专题片还是纪录片,它们本身所强调的非虚构性决定了它们与现实关系是一致的。所以,两者没有区别。只是同一种节目形态的不同称谓而已。
2.2 从属说
持有此观点的人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专题片从属纪录片,把专题片看做与纪实风格相对应的表现风格的纪录片,是广义的纪录片下面的一个子系统;另一类认为纪录片从属于纪录片,把专题片看做专题节目,把纪录片看做专题片下面的一个子系统。
2.3 怪胎说
持有此观点的人认为:专题片是我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怪胎。这种专题片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灌输,主观介入太强;改变了纪录片所强调的“墙上的苍蝇”作壁上观的传统,是对纪录片的异化。这种宣传存在的“画面+解说”建构而成的“怪胎”式的作品,本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2.4 分立说
有此观点的人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慨念,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虽然专题片和纪录片都是以真实性为内在生命,但专题片注重主观意念的渗透,强调对生活的艺术加工,表现性强;而纪录片则排斥主观,主张直接捕捉现实生活,反对进行有意的艺术渲染,客观性强。
两者有诸多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都强调拍摄内容的真实性。具体说来如下:
一是,它们都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无论是专题片还是纪录片,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情、真景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二是,它们都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无论是专题片还是纪录片,都强调反映生活的真实情况。作为纪实性很强的作品,在事实上不能失真。否则,从根本上就丧失了创作的基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它们都需要运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无论是专题片还是纪录片,创造者在提炼生活素材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其自然客观形态,不能做过多的人工化处理,排斥戏剧类作品的戏剧式的创作手法。
尽管两者同属于电视纪实性作品。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种有着不同范畴的概念。因此,它们还是各自表现出了自己鲜明特征,具体各自的特征如下:
一是,在美学形态上,专题片遵循的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对特定理念做形象的表达。而纪录片则遵循的是:“美是生活”,强调去寻找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二是,在主题表现上,专题片遵循的是:主题先行,主张立好主题后再去寻找题材、搜集素材。而纪录片则遵循的则是:主题后行,强调拍摄的过程性,在过程中逐渐发现、确定主题。
三是,在传播意图上:专题片往往都具有明确的宣传意图,功利性较强;而纪录片则是侧重于记录和再现生活,功利性较弱。
四是,在制作理念上:专题片制作者往往主观介入较多,编与导的痕迹较重;
而纪录片的制作者则主观介入相对较少,编与导的痕迹较轻。
五是,在风格上样式上,专题片喜欢使用“画面+解说”的模式;而纪录片则主张淡化解说的使用,更多地运用同期声。
六是,在创作方式上,专题片往往更注重结果,通过结果的展示来提升主题的价值;而纪录片则更注重过程,通过过程的再现去感染观众。
那么,关于两者的异同不妨以中国传媒大学的高鑫教授对其认识来结束对两者的讨论。中国传媒大学的高鑫教授对两者的认识是:“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慨念,不仅仅因为国内习惯与国际差异,我们更可以认为:这是从两种角度、以不同标准对同一种节目形态的两种认识。专题片称谓偏重于节目题材、主题的集中、统一和深入;纪录片称谓偏重于节目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二者并存更能全面概括专题节目的特征,既有内容,又有形式、风格,而其中任何一个只能涉及一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电视中的“专题片”与“纪录片”,可谓是“同源异流”,即:它们本是“同源”,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各自的特色,产生并行发展的“异流”,最终成为了两个东西;而“专题片”与“纪录片”又在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开始彰显出了二者迥异的美学、叙事、传播意图、制作理念、风格样式与诉求方式。本文对二者的不同之处所作的比较,仅为一孔之见,意在此抛砖引玉,希冀能对具体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