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宇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中心)
新时期如何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
邱建宇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中心)
本文介绍了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的工作原则和监测系统建设,以促进新时期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广播电视;监测传媒;可拓展性;兼容性;精准性
广播电视节目监测,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客观评价节目播出内容、质量和效果的工作,是保证广播电视产业健康发展、确保政府实施媒体监管的重要途径。目前,主流广播电视节目都符合健康和谐的要求,也有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出现了一些异常内容,需要利用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系统和监控技术,来确保节目健康发展。
新时期要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首先要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的原则,以此来指导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1.1 可拓展性原则
在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国家和行业对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的规范和要求,还要考虑后续设备添加、前端添加、终端添加、频道添加、功能添加和业务拓展的需要,在监控设备中预留充足的设备和通讯接口,满足监测系统拓展的要求[1]。
1.2 兼容性原则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特征,不仅需要对传统电视节目、广告、电台等进行监测,要要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监测。在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系统中,要考虑能够与网络监测系统、新媒体监测系统兼容,能够进行整体的系统集成和管理,实现数据之间的共享。同时,不同监测系统的系统界面、模块设计、数据和设备的接口,都应该统一[2]。
1.3 精准性原则
精准性的含义是监测指标必须明确,能够定量处理,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上报和数据汇总,能够准确执行监测操作,同时还要保证监控系统的持续、稳定、正常工作。
1.4 统一性原则
要实现统一性,首先要严格落实国家和行业对广播电视节目监测所规定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将通讯接口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升级、统一更新、统一检修、统一维护[3]。其次,所有的广播电视节目监测数据还要进行统一压缩和存储,由监测平台中心来规范管理权限。
2.1 组网方案的选择
“组网方案”涉及信息传输方式和速度,是进行实时监测的关键。目前,常见且具备经济性的组网方案有三种。首先,数字同步体系传输SDH是将平台和前端监测设备通过SDH网进行互联互通,视频、音频、监测数据能够实时传送,它的数据传送速度快、同步传输数据量大、系统稳定可靠,但专线连接成本很高。其次,ADSL接入方式能根据平台中心要求,将前端设备所监测到的部分数据进行数据编码、压缩和上传,其余数据储存在前端设备的本地硬盘上,平台发出调用指令时才进行上传。但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全部数据的实时查看和监测。第三,DDN接入方式使用在一些没有进行以太网连接功能的前端设备上,采用点对点的DDN接入方式,实现视频、音频和数据的传输工作。这种组网方式需要租用相应的贷款、将电信局接口与监测系统的接口进行互联,实现监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网络,带宽不受局限、系统稳定性强、投入小。
2.2 数据存储方式的选择
在实施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中,涉及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监测信息数据和系统运行数据等。目前主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前端设备全部处理和上传的数据存储方式,前段设备需要将所监测到的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监测信息数据和系统运行数据进行立即处理,并全部保存和上传到监测中心平台。第二种是前端设备的本地存储,根据监测平台中心的要求,将一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并上传到平台,另一部分保存到前端设备本地,以待查看和调用。这种方式不占用过多的监测平台中心的存储空间,但需要在前端设备上配置一定的存储空间。
2.3 内容监控系统的选择
目前有实时监测、轮询监测以及任务监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实时监测可以针对一些重点监控的节目进行一对一监测,通过实时数据传统,将广播音频和电视画面立即传送到平台中心,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协调或报警;轮询监测则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轮流抽取特定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监测,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监测范围较大、监测任务较重的情况。
当前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激增,它是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能极大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娱乐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建设监测系统时,需要遵循可拓展性、兼容性、精准性、统一性原则,正确选择组网方案、数据存储方式和内容监控系统,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1]陈碧莹.广东省有线数字电视监管系统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王红梅,韩芳,张艳.新疆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测系统建设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4(6):71-74.
[3]周清.江西广电网络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建设[J].有线电视技术,2014(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