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
(作者单位:达州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央广《城市新跨越》直播节目走进达州带来的思考
李洪波
(作者单位:达州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2016年10月19日下午16:00-17:00,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和四川记者站联合香港电台普通话台、达州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直播节目《城市新跨越——巴风賨韵 通达之州》在达州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直播间进行了一小时直播。为港澳和珠三角地区听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达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节目以“巴风賨韵、通达之州”为主题,分为“人杰地灵、文化达州;科技创新、绿色达州;扬帆远航、幸福达州”三个篇章,对我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和特色经验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
达州市委书记包惠,作家、达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宋小武作客直播间,向广大听众介绍了达州的历史文化、解析神秘的巴人、賨人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达州经济转型发展的潜力和未来发展远景。香港紫荆杂志社凌锦华主任在直播间还向听众朋友们谈了第一次到达州来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央广网、香港之声香港电台、达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达州新闻网、APP达州全搜索、微信公众号《达州新闻》以及蜻蜓网络电台进行同步直播。
《城市新跨越》栏目,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联合香港电台、澳门电台和内地及港澳56家电台联合推出的大型直播报道。节目创办于2012年,四年里先后走访了45座城市,节目以直播的形式播出,每期一小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华夏之声、央广网、香港之声香港电台和地方电台、网站联合播出。达州是《城市新跨越》栏目2016年的收官之战。难怪中央台对港澳节目中心副主任、深圳节目制作室主任,这次直播节目的总负责人李源,当听到主持人说“再见!”推出歌曲《火辣辣的达州人》后,激动地说“这是一次完美收官!”
作为自始至终参与直播节目工作的广播人,笔者认为这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新跨越》跨地域大型直播节目,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今后在做广播直播节目中学习和借鉴。
大家知道,做好任何一档大型的直播节目,前期必须要有缜密的策划,才能使节目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节目前期的缜密策划,在这里就充当了“粮草”的重任。
1.1 在主题确立上多动脑筋
大家知道,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鲜明的主题不但能给主创人员一个心灵的窗口,还可以提升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更能提高节目的价值。因此,在主题的确立上,不但要结合本地的实际,还有有所创新,同时还要注意与时代背景的勾连。这次央广《城市型跨越》栏目组,中央台对港澳节目中心副主任、深圳节目制作室主任李源, 10月10日下午就率队进驻达州,次日上午,《城市型跨越》栏目组的记者、主持人和技术人员,与市委宣传部、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达州台相关人员一起,就这次在达州做好《城市型跨越》栏目的主持人、嘉宾、技术人员确定,以及相关的背景板、片花等具体工作进行了对接。特别是对这次宣传主题,进行了反复筛选、推敲、斟酌,最终确立以“巴风賨韵、通达之州”为这期《城市型跨越》节目的主题。这个主题不仅涵盖了达州的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达州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听众还能“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另外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明细的分工,即记者、主持人深入到县市区采访,技术人员与台技术中心对接,对发现技术和设备上的问题及早解决处理。
1.2 在细节挖掘上下功夫
笔者曾经看过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做直播节目时,也应该做到节目有细节、有内容,这样的节目才能让听众产生“听下去”的愿望和动力。细节虽不是策划出来的,但只要前期策划到位,记者、主持人在采访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感人的细节出现时,才能抓得住,用得上。因此,在前期策划时,要注意寻找有故事的细节,组织记者深入挖掘。
央广记者、主持人把在采访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大竹东柳醪糟、渠县汉阙时,当地群众用浓重的地方方言讲述,运用到直播节目中,其感染力大大超过了记者的讲述,提高了节目的收听效果。
类似这样的细节挖掘既表现了主题,深化了主题,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可听性和趣味性。
异地直播,大多数取材于受众关注度较高、有较广泛社会意义的重要题材,这样的节目通常参与的人员较多,技术难度大,比如在直播中,除了主持人和嘉宾外,还要有央广网现场直播记者、新闻采访记者、央广的技术人员等等,所以对进入直播间、导播间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他人员全部安排在会议室。对在直播间、导播间工作人员做出严格的要求并详细讲解到人,确保了直播中不在任何环节出现失误,因此加强沟通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人员协调
这次《城市型跨越》大型直播节目人员安排是以央广的记者、主持人和技术人员为主,我台相关人员为辅的原则,在按时间进度细化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把任务明确到人,方便了解各部门人员工作进展情况,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的进程执行,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2.2 技术协调
我台两套广播的设备是近年改造的,设备还算先进,但《城市新跨越》大型直播节目是我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异地(三方连线)现场直播节目,对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技术人员,按照以往在其他地方直播的经验,对综合广播的线路进行测试,项项落到实处,做到了事无巨细。并于10月18日下午进行了实战演练,确保10月19日直播时万无一失。
2.3 细化文案,确保文案精准
在这次《城市新跨越》大型直播节目中,笔者对综合广播主持人雪梅的播出文案进行了粗略统计,在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中,按照10月18日的演练,标出了大的7个关键时间点,小的有60多个节点。比如:“人杰地灵、文化达州;科技创新、绿色达州;扬帆远航、幸福达州”三个篇章,每个篇章的播出时间节点,主持人、市委书记包惠、作家宋小武、香港紫荆杂志社美编室主任凌锦华的时间节点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标识。由此可见,即使是在未知的因素较少的现场直播,前期翔实的直播文案,对节目成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央广主持人孙洋,就在节目播出的前几个小时,都还在收集相关的文字和音频资料,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直播文案。另外,整个直播节目的片花、主题音乐、背景音乐等等,也是修改、修改、再修改,完善、完善、再完善,文案做到了极致和完美。
在这次庞大的直播队伍中,许多人并不熟悉,有可能是第一次相见,而大家又只有一次合练的时间。庞杂的工作,众多的参与人员,要让大家步调一致,配合默契,在既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直播任务,唯一的办法就是前期的案头工作周密细致,清晰明了,责任到人。
10月18日演练结束后,《城市新跨越》栏目组赓即召集主持人、技术人员等,再次对这次直播节目中,已经和未知出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解决。
我们现在很多的直播节目,主持人上节目时,稿件仅仅是一个直播提纲,这样做很难把握节目的整体节奏。这次直播几乎所有的时间节点都是以秒来计算,才保证了直播节目有条不紊和万无一失。特别是节目直播的当天,包惠书记和嘉宾进入直播间后,央广主持人及时与包书记、嘉宾沟通,技术人员对设备再次进行了调试,也是这次《城市新跨越》直播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广播与电视、与新兴的网络媒体相比,我们应该承认其局限性。长期以来,广播人很习惯于单兵作战,其好处就在于灵活、快速,只要舆论导向正确,主持人就可以“天马行空”。如今,广播直播节目已进入团队合作的时代,单打独斗的舞台已难以存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城市新跨越》直播节目是一次跨台、跨地区的广播人紧密合作,联合起来完成的一次重大对外宣传活动。我台把采制好了的音频和文字资料都交给节目组使用。台领导亲自协调电力、电信等相关部门,并引领栏目组的记者、主持人到宣汉、大竹、渠县等地采访。央广主持人与本台主持人一起反反复复地修改、完善片花,音乐的筛选选定。还有就是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为这次圆满完成直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环节的不断简化,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异地直播必须被广播广泛地运用,异地直播的领域将不断拓展。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所长,使其客观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使主题重大的跨地域异地直播成为直播节目中的精品力作,是我们广播人应该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
除了以上值得我们总结思考外,个人认为这次《城市新跨越》直播节目还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深入基层细致的采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等等也值得我们广播人在今后工作中学习并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