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广播电视台)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对策研究
姚金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广播电视台)
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电视新闻行业对社会舆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信息传递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电视如何独树一帜成为电视台新闻编辑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理念,重视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性,进而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有效性。本文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对策,为提升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视台;新闻编辑;真实性;创新性
1.1 新闻消息真实性及有效性有待提升
从目前电视台新闻来看,普遍存在着时效性较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机器设备以及新闻采访手段滞后造成的,随着网络技术日渐发展,受众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快速获取事件信息,在电视台播出时,受众已丧失了观看兴趣。在开展新闻编辑工作中,新闻是对真实事件、真实信息的传播,同时也能体现出新闻的实际价值。新闻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往往大幅度加工信息,使新闻信息失去真实性。很多新闻工作者使用各种炒作手段去追求利益,逐渐忘记了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新闻也失去真实性。
1.2 电视台新闻编辑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新闻行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发展的源泉及巨大动力,新闻编辑实际上负责新闻制作,新闻编辑创新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电视台新闻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1]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电视台新闻编辑实际长并不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突破自己,无法摆脱传统新闻编辑工作思想以及工作模式的限制,使得新闻节目缺乏趣味性,受众认可度较低。
2.1 构建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工作机制
电视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来构建更加完善的新闻采访机制以及新闻编辑工作机制,同时还要结合日常工作机制来构建延伸工作制度以及补充工作制度,如针对重点事件来进行跟踪报道,构建周末值班工作制度或是定点联系等方式。在构建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工作机制过程中,重视创新表现形式,利用多样化形式来展示信息,提升新闻表现新颖性,以更好地吸引受众。[2]在新闻编排过程中,需要重视新闻内容的安排顺序,将不同内容放置在更加合适的位置,张弛有度,进而更好地呈现新闻内容,使受众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达到平衡,避免使用深奥或是专业的语言,实现内容与形式有效结合,构建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工作机制。
2.2 注重电视台新闻内容创新性
新闻编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搭配电视新闻,注重电视新闻的合理性。从新闻编辑角度分析看,需要保证画面逻辑安排的合理性,尽可能减少新闻编排随意性,利用多样化可视性因素,进而提升新闻说服力,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有效整合新闻内容,进而强化新闻信息,实现新闻内容编排的优化组合。在新闻编排过程中,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同时还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受众日常生活来发掘新闻。[3]例如,房价及油价问题一直是受众较为关注的问题,新闻编辑可以更加关注受众关注的问题,有任何政策方面的变动,都及时播报,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实际需求,进而增加关注度。
2.3 培养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思维能力
新闻编辑需要明确自身在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工作意识,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最为重要、关键的传播途径,新闻大多是对国家大事的辅助性宣传以及报道,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编辑模式及编辑方法。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作品的选材过程中,需要注重新闻选材、新闻编排、新闻表达等工作的有效结合,这就需要重视新闻信息选材工作,结合社会发展来创新选择形式,促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新闻内容。此外,电视台还需要更加关注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鼓励新闻编辑能够积极关注新闻事件,培养创新性思维模式及创新理念,进而促使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从专业角度来突破自己,保持思维活跃性,提升新闻编辑综合能力,进而为电视新闻节目创新提供保障。
作为时代产物,电视台新闻虽然居于权威地位,但却一直遭受来自其他领域的威胁,无论是新闻指导思想、新闻内容、新闻表现形式,都要满足群众需求,这样才能有效突破传统新闻的束缚,增强新闻的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受众眼球,维护电视台在新闻媒体中的权威地位。在新闻工作中,新闻编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新闻质量。电视台需要重视新闻编辑创新工作,更新工作理念,创新新闻形式及新闻内容,提升新闻服务质量,促进电视新闻更好发展。
[1]刘轶男.受众需求视域下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5(2).
[2]张明秀.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探讨[J].新闻传播,2013(3).
[3]李素芬.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中文信息,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