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 源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边缘化表达的独立影像
——以杜海滨导演的《铁路沿线》为例
鄢 源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妓女民工黑社会,穷山恶水残疾人”边缘化的独立纪录片经常饱受质疑。近二十年,一批又一批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大多都是在社会底层那一群边缘化群体中“偷着”他们的故事,表达着自己的创作思想。杜海滨导演一直在对边缘化的探索上做着努力,《铁路沿线》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边缘化;独立纪录片;杜海滨;铁路沿线
独立,是游走于行业的主流体制以及商业的束缚之外,有着创作者的独立的精神,艺术的追求。杜海滨,独立纪录片的代表人物之一。1998年下半年,还在大学的他,带着家人送的VHS摄像机独自走出去拍摄完成了《窦豆》,虽未获奖,却将杜海滨带上了独立影像的道路。随后的《铁路沿线》《伞》《1428》等均在纪录片领域,产生了不同的反响。本文将从杜海滨的《铁路沿线》展开论述独立纪录片导演边缘化表达的独立影像。
将《铁路沿线》的诞生用偶然一次,绝不为过,自然也是杜海滨有一双善于发现纪录选题的眼睛,一颗艺术人的敏感内心。在杜海滨为一部剧情片采景外出的路上,火车路过宝鸡的铁路沿线。火车来来往往的路上,杜海滨放下了脚步,他看到这样的一群人们,他们以卖废品或者偷盗为生,最小的年纪年仅九岁。杜海滨手持着一部掌中宝,便深入到了这一群人当中。
杜海滨说:“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也曾经有过一种冲动,想走上去与他们交谈聊天。”边缘化的群体,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人们的不包容甚至排斥,常常都具有自卑,很难沟通的特点。纪录片的本质之一,就是把现实的人际交往与电影创作相结合起来的一个创作方法,纪录片的人际交往往往是以真诚为标准的。杜海滨操着一口标准的陕西话,未表来意,只是单纯友好地从与他们进行生活的沟通,慢慢打消了他们警惕防范的心里,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在初次见面聊天之后,杜海滨曾将他身上的两百块钱给了他们。对凤翔,一个身患重病,却染满功利心思的流浪汉,杜海滨拒绝了施舍。在当天拍摄结束后,去医院给凤翔买了许多的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以金钱的形式施舍过任何一个被摄者。到今天,与杜海滨谈及到纪录片被摄者要求收费的问题,杜海滨表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再给过被摄者费用了。涉及了金钱,在镜头前的他们,将不再真实。独立纪录片影片本大多就是边缘化的群体和主题,追求有极高的真实性。
20年的发展史,让独立者不仅仅只是孤芳自赏,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独立纪录片的存在。而带给观众“真实”“震撼”之后,却是撕碎这一个边缘化群体的伤口付出的代价,观众看到的是一段时代下的悲情,而对于他们,却是鲜血淋漓的现实。社会的底层边缘,弱势群体,这些字眼敲在了他们的身上。他们的特殊身份和许多生活隐私是见不得光的,而曝光,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伦理传播的方面,边缘化的表达一直是独立者们的诟病。杜海滨在《铁路沿线》里的素材很多,但成片就只是那几个人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是杜海滨半年后再次回去到宝鸡的铁路沿线,去看望他们。他们有的有了新家庭,有的找了工作,有的没了音讯,但片中每一个人物都走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其后杜海滨的每一部片子都是如此,拍完的是故事,在最后,都会交代这些悲情之后的温暖。而在最后的传播途径上,反而会淡化互联网这一个平台,让纪录片在塑造真实的同时,也保护真实。
在美学角度,独立纪录片往往以“悲剧”文明,而他又不是传统戏剧上对悲剧的定义,崇高美以及优美的毁灭,仅仅只是去展示一群人或一个人是有多么的悲情罢了。不仅如此,独立纪录片的导演,大多不是导演影视专业出身,他们可能来自各行各业,由于摄像机的普遍,摄影技术的平民化。更多人走入了这个行业,让影像无论是从拍摄者还是被摄者主题都走入了草根化,但同时也让美学与纪录片的平衡打破。
《铁路沿线》是一部自述式访谈加采访相结合的方式,片中有1/4的章节是导演自己在讲述铁路沿线的这个故事,自己拍摄的这个过程。不是单一的用故事讲故事,而是用语言去处理故事。在一个短期拍摄的纪录片里,往往不能很好地表现这一个真相的前因后果,甚者容易造成观众的误解,看到垃圾场便会联想到这个地方的居住环境的恶劣,听到一些极端的声音便容易理解这是在讽刺些什么。用一种看似主观实际但又最客观的方式讲故事最好不过,由于独立纪录片往往只是由一人或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拍摄而成,其主观性往往有个人化的倾向。真实之内又有真实,导演本身用镜头语言讲不清的故事在融合自述式访谈,反而完整了该影片的叙事结构。
美学,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形态的产物,往往是在无数的理论实践中生成的,不是纸上谈兵,空口白话而已。《铁路沿线》里面,尽管只是手持的掌中宝拍摄,画质和机位是本身的局限,可这样并没有困住导演本身对镜头的追求。在采访“火狐狸”时,他讲到一半哽咽了,火车轰隆隆的开过沿线,杜海滨并没有将镜头对准即将摇摇欲坠的眼泪,而是一个摇镜头,半边的天空,行驶而过的火车,一个长长的镜头。无言的一个空镜头,更有了冲击力,同时也是杜海滨对流浪汉的尊重。生活的无奈将他们压得很累了,也就不需要把脆弱再给别人看了。
在对这些边缘化人物的刻画,杜海滨一直都是以这样的一种态度,客观真实,包括对自己在纪录片里的呈现。他也做错过,给过他们钱,有过不好的心态,真实里的真实都纪录在他的摄像机里。将美学与独立的影像相结合,不仅仅是追求更是尊重。
在杜海滨新作《少年小赵》成都展映时,有一个新兴纪录片导演对杜海滨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在《少年小赵》的画面追求上太低,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追求更高的画面。然而杜海滨却说:“我只想在纪录片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无论是在画面的追求以及对整个纪录片的追求,杜海滨一直都在寻求这样一个平衡点。
低成本,小制作的独立纪录片一直都处在被议论成粗糙,拙劣的风口浪尖。导演们想去表达,却又有心无力,许多都处在失落的低潮里。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在制作纪录片这一个平衡秤上,始终朝着一方在倾斜。也就是因为许多的导演从一开始就过于的追求目的,忽视了表达,再去想如何得到一个好的选题,却总是忽视身边的一切。
杜海滨不是一个纯粹的独立纪录片导演,但自从拍摄《窦豆》以来,快接近20年的时间,他从未间断的拍摄纪录片。他总是会接许多的剧情片的活,也会接下广告的拍摄等,他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导演拍摄工作。而独立纪录片,只是他灵魂深处的东西。每拍摄一部纪录片的时候,杜海滨总是在干着其他的工作,用着其他工作所获取的资金再投入到这个纪录片的拍摄。很多时候,拍摄一个纪录片,就是无盈利的事情。这本身就是独立的事情,是自己的追求。其艺术价值本身上,就是极高的。
但独立制作人过度的沉溺于个人话语的创作,也是独立纪录片的一大问题,纪录片的很大一个问题在于选材,题材是一个纪录片成功的关键。而独立制作,总会让一些问题过于的单一,为了边缘而边缘、为了先锋而先锋,题材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虽目的是注意关怀,却总是因为过度的边缘化而失去本质。作为一个独立的导演,思想不应该就是单一独立的,一个话题总是在头脑风暴后才会更加的深入。
在探索边缘化的问题的同时,独立者们不能失去对主流社会的认识与关注。杜海滨在拍摄《铁路沿线》《人面桃花》之后,仍然在《2046》这种灾难片下找到很好的切入口,获得极大的社会反响力。新作《少年小赵》又是换了一个方式,表达着90后对爱国主义的诠释。一个独立者不断的在自己的道路上探索,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所谓边缘化的影像。
鄢源(1999-),女,广东佛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