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韵熹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纸媒的发展方向研究
米韵熹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
当前,互联网与其他新兴的信息技术在新闻领域被普遍使用,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推动媒介的更新和升级。本文对新环境下媒介融合对纸媒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给传统纸媒在未来的发展上提供些许借鉴,使其顺利转型及发展。
媒介;纸媒;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社会民众对信息需要的改变,各种媒介都逐步从自我发展转变为共同进步。在媒介融合这一新环境中,媒体的传播已体现出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的大面积化、新闻的多元化等特点。所以,纸媒也应该顺应这一特点,实现转型,提升自我,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更好方法。
其一,报刊的发行量降低。发行总量是报刊行业内对自身能力进行衡量的标准之一;同时,报刊的发行总量也同广告投资商进行的投资紧密相连,报刊的发行总量愈多,就愈能吸引更多广告投资商进行投资。因此,报刊发行总量的降低会给报刊的广告收益带来影响[1]。
其二,广告收益的减少。在新型媒体的冲击下,纸媒中的广告及受众群体这些资源都在持续地被新型媒体所占据,导致广告收益的减少。此外,由于广告的收益是纸媒极为重要的一个经济来源,因此广告收益的减少给纸媒的立足及进步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三,受众群体的构成改变。当新型媒体还未发展时,受众群体更喜欢从报刊上得到最新的新闻信息。但当前,现代科技及新型媒体的迅速崛起,很多受众群体都会选择更为便捷且智能的获得新闻信息的方法。此外,受众群体能够阅读报刊的时间也在逐渐减少。
媒介融合对报刊行业来说有利也有弊。就弊端来说,媒介融合会让报刊行业的进步面对更多挑战,且媒介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样的转变使报刊在今后的发展愈加困难,同时还有发行总量及广告收益降低、年轻受众群体不断丧失等问题;而从优点来说,媒介融合也为报刊行业转型及其在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原有的纸媒要牢固掌握这样的发展机会,在信息量及渠道这几方面大力转型,从而迎接纸媒发展的春天。
2.1 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
网络渠道的传播不管是从传播效率还是从传播的广度方面来说,其具备的优点都显著多于原有的纸媒,所以,原有的纸媒应大力向互联网这一方向靠拢,积极在各大网络及平台中对新闻进行传播。此外,运用网络进行传播所的成本不高,因此,原有的纸媒更要把对新闻进行报道的主要方向转到互联网上。
2.2 借助数字型的技术进行采写
新闻的进步逐步从Webl.0及Web 2.0发展到当前的Web 3.0,在新闻的信息内容方面也远非只有文字及图像这几种形式,各式各样的数字型技术是新型媒体中各种信息得以形成并发布的关键方式,将这一技术当作基础的数据型报道具有体现新闻内容的深层次及大范围的突出优点,这同时也给纸媒对新闻进行报道时方法的改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原有纸媒要大力开发数字型采写这一技术,增加对数据型新闻的搜集及报道。
2.3 大力培养与数据型新闻相关的人才
基于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对于新闻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多要求,要加强新闻工作人员在搜集数据型新闻时能力的培养,由于数据型新闻成为了媒介融合及大数据环境中无法避免的一种新型报道方式。因此,新闻工作人员不可以只关注新闻的搜集,还要提升自身对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的能力,进而形成与当前媒介在发展时更为契合的新闻报道。
2.4 增强同受众群体的沟通
在媒介还未融合前,纸媒的进步是单方面的,极少与受众群体进行沟通,这也成为了纸媒的劣势之一。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沟通变成了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一大主要特征,从论坛中的发帖、跟帖直到转发及评论微博,都成了受众群体开展互动的一大表现。如今,受众群体更为重视参与性,许多网站开发的评论、转发等功能,均是为了迎合受众群众的参与性。就这一问题,纸媒要向新型媒体借鉴,加强同受众群体的沟通。
2.5 给受众群体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信息
媒体的一大功能即符合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需要,由于纸媒受版面所限,因此能告知给受众群体的信息也不多。但互联网这一技术冲破了这个限制,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及迅捷性,给受众群体提供更多信息,符合其对于逐步增加的信息需要。因此,原有纸媒也要借助互联网这一技术,添加更为丰富的信息及新闻内容[2]。
媒介融合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新闻工作人员应依据其中的特点来调整自身,用全新的面貌来应对报刊行业中的潮流。尽管原有纸媒的进步在这一大背景下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只要纸媒能够正视转型及升级,提升自我,就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1]李青.传统纸媒发展困境及突围之路[J].中国报业,2015(6).
[2]胡芳.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采编人员的工作实践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
米韵熹(1986-),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记者,研究方向: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