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

2016-02-28 03:10:27顾珊珊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创新能力

顾珊珊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广播电视台)

也说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

顾珊珊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广播电视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媒体传播过程中,人们的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电视新闻的要求和期望值也在增加。但目前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仍然难以满足受众的要求,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思想、思维意识有待转变和创新。针对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和分析,分析其背后的作用,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使电视新闻编辑创作能力得到提升。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贴近生活

科学技术的应用促使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电视新闻市场竞争也变得激烈。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利用广泛的技术条件,在充分把握电视新闻话语权和主动权的同时,提升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也势在必行。因此,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和分析,并请教于同行。

1 存在问题

时代变化,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受众的心理也在悄然发生着的变化。一般的电视新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精神需求日益增长的受众。电视新闻新颖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目前,电视新闻编辑思维陈旧、内容老套、形式单一等系列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1.1 新闻内容空洞

现阶段,电视新闻节目数量很多,但其一些节目内容缺乏深度,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内容比较空洞乏味。如果受众观看节目后,没有受到深刻思想启发和反思的话,这个节目就很难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长期的流程化编辑,使一些的电视新闻节目仍然是守旧路线,以内容的叙述为主要目的,话语死板陈旧、模式单一化,千篇一律。这样的播报过程只会让受众感到疲倦,更无法调动受众的兴趣,甚至感到厌恶。长期如此,会导致受众的耐心受挫,降低对新闻的关注度,削弱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1.2 节目主题模糊

电视新闻主题不鲜明,缺乏针对性的报道和深入走访。虽然在电视新闻形式和包装一直在求新求变,但这些都是表现的改变,并没有在内容方面有过多的创新,缺乏独到性的思考和认识。为了达到创新的目的,只追求于表面的创新,在节目口号上下足功夫,显示改变的成果,但实质内容并没有很大的突破,有的甚至复制其他媒体的内容,号称“独家报道”,但却涉嫌抄袭;甚至为了一味追求受众的喜欢和吸引注意力,随意的捏造新闻内容,标题求新、夸张,但内容却粗制滥造。这样的行为不但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而且会损害自身名誉,不利于长远发展。形式上的改变和创新,固然是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但也应该分清楚主次,内容为王才是创新的主旋律、核心要点、精髓所在。电视新闻只有关于事实的报道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事实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但大多数的新闻报道只是敷衍于表面的层次,并没有过多关注新闻背后的“故事”。现代化社会人们精神需要逐渐增多,需要更加深刻和有洞察力的见解才能真正吸引多数人的目光。如果按照传统性方式来制作新闻节目,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想要提升竞争力将显得很困难。

1.3 缺乏创新活力

原创性是新闻媒体长久生存的有效保障,更是生命线和底线。然而,大量的观察可以发现,原创类节目较少,大多是引进和借鉴别的节目。一段时间有一档新闻节目很受追捧,就会受到别的新闻媒体的大量模仿,这样会造成受众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喜爱;进一步来看,这样的结果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节目收视率的下降,整个行业节目质量的下滑,成本和收益的差距拉大,不同新闻节目盲目跟风的背后是编辑团队创新的乏力,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力没有显著的提升,造成行业缺乏活力和生存能力的下降。

1.4 发布时间滞后

时效性差是目前新闻媒体行业存在的问题。而作为电视新闻的制作者,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及时追踪是新闻节目的基本要求,同时保证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第一手的新闻内容。面对逐渐激烈的竞争,独特的报道视野更显得难能可贵。即使是相同的新闻,编辑团队也应该积极思考不同的报道角度。但实际情况是内容报道不及时,没有快速反应机制,对于内容的报道大多是参考同行业的相关报道,缺乏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观点,原创性差,盲目依赖于重复性的叙述。

2 改进措施

2.1 坚持特点创新优化

创新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不仅要保持还原事件的真相,还应该保证新闻内容有含金量、有深度。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周刊》节目就符合这两个特点。新闻周刊是新闻频道对于国内一周的新闻概况的梳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这一周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分析背后的一些脉络,时间短、内容精致。分为一周新闻回顾、一周人物回顾、本周人物、本周热点、本周特写等版块,从不同的维度解析一周国内动态,是不可多得的好典范。无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言语表述,还是在视频画面的选择、后期的制作,都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精炼、深刻的特点,通过电视节目同群众密切的联系起来,电视编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诸如此类的节目还有很多,都充分体现了电视节目的特点。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信息接收量逐渐增多。电视新闻编辑应该继续保持创造力,发扬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节目类型和频道数量的多元化,根据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作为参考标准,保持生命力;另一方面,更加契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内容应该符合人们的思考认识思维,从大众化的视角出发,选取内容文字、音频等,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与人们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

2.2 新闻编排模式创新

电视新闻编辑排版是保证电视节目质量和水准的关键步骤,影响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创新编排应该注意新闻热点与内容的连接,整体规划节目,对于节目速度的把握要跟上,不同内容衔接的紧密等方面。

此外,创新编排模式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创新的过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极好的新闻“嗅觉”。“嗅觉”,就是要提高对新闻的敏感度,能捕捉到新闻潜在的价值。对于新闻事件进行收集信息、处理关系和逻辑,以及组织和安排播放思路的过程。只有保证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拥有独到的视角,突显价值,获得受众的关注。例如,凤凰卫视的《全媒体全时空》节目就是一档经典节目。在这档节目中,首先对于一天中的新闻热点进行梳理,然后还有现场的连线和采访,对于新闻事件多角度的报道。在五大洲的同步直播,节目影响力很大。其次,语速合适,内容简洁有深度。最后,编排有理有据,体现了新闻编辑对于新闻事件的独特视角,值得借鉴。

2.3 提高编辑整体素质

电视新闻是一项观众看得到的内容,所以节目呈现的场景和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主持需要具备专业的新闻知识背景,同时配备专业评论员就显得更加专业。主持人的逻辑思维必须培养起来,积极引导评论员就事件本身展开讨论,不偏离主题,也是对编辑创新节目能力的一种督促。编辑团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互相交流工作心得,为进一步的工作创新奠定基础。

对于编辑人员来说,自身素质的提高必不可少,需要接触和学习更多的先进思维,提高自身精神境界,注重大众生活的精神舆论导向,让新闻事件的报道回归理性并保持自己的价值判断。

3 结语

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作为电视新闻编辑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只有努力提高自身技能,不断丰富创新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制作出更多高质量的节目。

[1]麻敏.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J].编辑之友,2013(4).

[2]张飞勇.论电视编辑的创新要求及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00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5:03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