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卫原
(作者单位:乐山广播电视台音乐交通广播)
节目主持人应重视思维训练
肖卫原
(作者单位:乐山广播电视台音乐交通广播)
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所应具备的良好思维方式至少应该包含四大要素:一是新颖而不怪异的角度;二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深度;三是逻辑的清晰度;四是反应的灵敏度。怎样才能具备这些要素呢?当然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逐步摸索。但总体而言可以围绕定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几种常用思维方式来强化训练。
主持人;思维训练;逻辑
说到节目主持人,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声音甜美、口齿伶俐这些词儿。其实,除了语音、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必备的基础要求之外,是否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它能让人轻易地分辨出一名主持人业务水平的高低。因为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上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形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又怎能进行清晰明快的语言表达?所以笔者认为,要想说得好,首先必须想得到。
但是在工作实际中,常有不少主持人相对而言更注重语言基本功的提升和外表的打造,却往往忽视自身思维方式的训练。这种忽视的结果也许在短期内看不出明显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主持人外在表达能力的退化。比如在2015年乐山电视台的年会上,同样面临话筒突然没声音的紧急状况,一对主持人是妙语连珠,顺带着把音响师给调侃了一翻,而另一对主持人却只能愣在台上尴尬不已。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种一瞬间的临场应对能力绝非灵光乍现,而必须要通过自身有意识地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有所提升,这种训练除了必备的语言功底的训练,还需要对内在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
对于思维方式训练的研究诞生于20世纪中期,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来进行强化。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思维训练这一智力开发技术已经被广泛证实有效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目的其思维训练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主持人来说,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理清对于思维方式的相应要求。
定向思维是指按常规恒定模式进行的思维,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不按常规地反着来想问题,发散思维则是使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的信息,从而达到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应该说,这几种方式没有繁简优劣之说,都是主持人思维训练的必要方式之一。
定向思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经验累积而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坚持定向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助于养成遇到问题深入分析的良好思维习惯,长期积淀会使人的思维更有条理。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需要在日常累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假设,分析各种可能性,使信息充分扩散后引出更多新的信息,从而达到创新。不难看出,发散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的积累,其次还需要有大胆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积累锻炼的过程,难度不小。当然,所有这些思维方式都不可能独立运行,训练方式也不是孤立存在,都是彼此交融、融会贯通的。经过长期实践,以下几种针对思维训练的方式对提升主持人业务技能,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所有的思维训练都建立在具备足够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永远必不可少。知识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主持人自身有意识地培养多看、多听、多想的习惯,关注时事热点,关心市井百态,上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下到居家的柴米油盐,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所以有一句话说,媒体工作者应该是个杂家,虽然不可能什么领域都非常精通,但一定要有所了解。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就有定时定主题说话这道题,只不过在测试中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而我们日常进行这项训练,除了培养语言的规范,更重要的还是反复训练针对某一特定主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将这一思维过程进行清晰表达的语言能力。
这个练习简单易操作,首先选取一个话题,规定好准备时间,然后围绕话题展开讲述。在话题的选择上建议以随机搜索为主,比如登录新浪新闻中心热点排行,随机选取一个作为当天的话题,给自己10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马上查一下与话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迅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准备时间一到,立即开讲,一般至少讲够3分钟。
在这个练习中,首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话题随机选取、限定准备时间、限定开口讲话的时间。刚开始可能会出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或者无话可说的情况,但只要长期坚持,一定会思路越来越清晰,表达越来越顺畅。适应之后可以强化训练,逐步增加话题的挑战性,缩短准备时间,延长开口时间。另外,在话题的选择、剖析上可以有意识地加入正向、逆向、发散这么几种思维方式,每一个话题都争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长此以往,在工作中哪怕遇到再紧急的状况也不会无法应对了。
词语连点法,就是给出一组看似不相关的词语,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重新组合后连缀成篇的方法。这其实更像是一场游戏,三五好友外出游玩时来一场这样的游戏,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锻炼思维,何乐而不为呢?这个练习在词语的选择上其实没有太多要求,往往是越看似不相关越有意思,尤其对于发散思维方式的练习很有成效。同样的一组词语,在不同的人眼里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逻辑,当不同的参与者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逻辑链条时,每一个参与者的思维都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故事接龙是卡耐基在训练学员即兴演讲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给出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随机打断讲话者的话茬由其他人继续往下说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于锻炼发散思维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相当有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所面临的下一秒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而在这个场景之上,还需要迅速建立起你的思维和逻辑,同时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初次参与的人来说,这种练习是很有压力的,这时不妨换种心态,以参与游戏的方式来慢慢介入,以此逐步克服掉紧张的心理障碍,长期坚持说不定你还会爱上这个小游戏呢,而你的思维的发散度、反应的灵敏度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相对于前几种训练方法而言,头脑风暴法显然更激烈。所谓头脑风暴,是指一种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不得随意否定别人的发言,不要轻易表露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因为这样宽松积极的氛围更利于每一个参与者畅所欲言,正面碰撞,从而激发出新的观念。
头脑风暴说起来好像有点悬,但其实只要掌握了原则,这样的机会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比比皆是。比如每周的选题会、每一次活动的策划会、每一次节目的研讨会,都是极好的展开头脑风暴的机会。但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是提前明确议题,明确参与对象,以利于大家提前思考准备;其次是会议中切忌一言堂,充分地开放平等,尊重每一位参会者的发言。当然,尊重每一位参会者并不是说当“好好先生”、“和事佬”,相反,会议的主持人应倡导就事论事的激烈的碰撞;最后一定要做好归纳总结。
常常开展类似这样头脑风暴式的研讨,我们会发现,正是在这样不受任何限制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除了必须提前做功课从而促进自身的提升之外,其余参与者每提出的一个新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这些联想继续碰撞直至产生出一连串的新观念堆,而这个碰撞的过程正是所有参与者思维方式得以训练的过程。在这种宽松积极的环境下,参与者的思考热情、竞争意识更容易被激发,思维练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当然,所有这些思维方式都不可能独立运行,每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也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彼此之间总是交融贯通的。本文中所列举的几种方法其实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普遍使用的,相信每一位主持人都不会陌生,所以问题的实质还是在于坚持不懈地付诸实践、勤学苦练。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可绝不仅指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这么简单啊。所以,如果你热爱节目主持工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那就请持之以恒地强化思维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