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远
(作者单位:威海广播电视台)
浅谈电视文艺晚会灯光设计
邵光远
(作者单位:威海广播电视台)
电视文艺晚会是以电视画面的形式传递给观众,其灯光设计需要做到远景画面渲染气氛,中景画面分出层次,近景及特写画面刻画好人物,表现手法有写实和写意。
电视;文艺晚会;灯光设计
每个优秀的电视灯光作品,都是设计者站在导演、舞美设计、摄像景别的角度,从演出内容出发,围绕演员表演等,经过很长前期时间的酝酿,多次反复修改才完成的。电视灯光设计制作的过程,有一定的规范性、时间性、科学性。电视灯光属于艺术,又是有个性的。
电视文艺晚会灯光与各类形式的戏剧灯光同属舞台灯光,电视综艺晚会的灯光设计不用考虑那些戏剧因素,比如:时空转换、戏剧矛盾冲突、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等,更多考虑电视画面的绚丽美观。灯光设计要从点、线、面这三方面入手创作,在表现手法上,体现写实与写意,并把它们加以区分和联系。
点。定点光的作用是把主次分开,突出主体,降低次要人物和景物的照度。在戏剧演出和电视综艺晚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当节目在进行中或者乐队在演奏中,定点光会用它的灯光语言,告诉现场观众,也会提示当画面切到全景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什么是主要的,应该注意什么地方。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突出重点。
线。线是由两点或者许多点来构成的。可以是AC灯或者BEAM做出的几排线作为灯光背景,其作用是增加画面的立体感,使画面层次丰富起来,空间感增强。
面。在美术绘画作品中把三维的立体事物画到二维的纸上,基本的表现手法是刻画被塑造的物体的明暗面,就是素描里所说的黑白灰。面在灯光设计中就是处理画面的虚实,具体说就是处理底子光。刘永泗先生在他《影视光线艺术》书中说道:舞台上往往人物众多,如果全部照亮,所有人物、景物得到均等的照明,必然造成主次不分,观众视线分散的现象。
第一,写实的灯光真实地创造舞台的氛围、意境、情调,朴实无华,给观众一种真实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种建设性想象。这种想象是由艺术的真实激发起来的,能够补充艺术作品中的缺陷,引人入胜。写实的灯光表现一种自然的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写实可以把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时时地享受它,使它永久化。
第二,写意的灯光是指灯光艺术不仅要捕捉看得见的东西,还要使看不见的东西得以呈现,就是说不仅要表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揭示它们自身内部的生长、涌动和绽放。它分为两个方面。①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正如“灯光之父”阿皮亚所说“不要去创造森林的幻觉,而应创造处于森林气氛中人的幻觉”。这句话就是说,不是客观地追求逼真,而是要创造人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一种内在情感氛围,去追求演员所在特定环境中内心世界的灯光表达。②作品中的灯光语言凝练含蓄,有喻意性。这是指一切艺术中都有“意到笔不到”的妙处,这就是喻意性。一切艺术样式中所谓“意到笔不到”的技巧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审美者的审美心理过程被调动起来了,它填补了审美对象上的空白。俗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它的意思是说意能表达出不是概念性的言词所能穷尽传达的东西。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灯光创造的动荡、恬静、恐怖、安宁、烦躁与震动的情绪,以及它通过唤起人们的联想而形成柔和、刺激、朦胧、跳跃的心理。
写实与写意的关系笔者认为是密不可分的,应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取舍、创造简明的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现实因素,应善于安排形象的主次、强弱、虚实、简繁来更好地烘托人物,应善于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生活特点的典型事物,创造性地表现人物、表现环境。写实与写意不是绝对对立的,不等与有了写实就失去了写意,写意就一定要抛弃写实,要善于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并根据不同内容的要求,选择能突出表现某种形象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的灯光设计都同样要深刻表现生活的真实。盖叫天老师说,“真”是生活,“假”是艺术,有“假”无“真”,就失掉了基础,艺术成了空壳,没有灵魂;有“真”无“假”就像少了个显微镜,不能把真给透出来。所以得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来它个真假难分。汤显祖论剧主张“似真似假,方为妙。”程研秋先生以为演戏“贵乎真实,不必果真”。齐百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因此,对于文艺晚会不同的节目类型,灯光设计的表现,需要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1]金长烈,柳得安.舞台灯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周正平.光的戏剧:周正平舞台灯光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3]龚和德.舞台美术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