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淼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杨 淼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大数据是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又有了新的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是信息前端的专业,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阐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应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大数据是互联网掀起的又一次革命,掌握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显得至关总要,有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仿佛就可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华尔街的人利用数据抛售股票,脸书的高级人才用数据来分析广告流量,通过微博转发量,时刻了解用户心理……人们像生活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被数据分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信息前沿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结合大数据时代人才的特点进行探究。今日,数据也是十分重要的资产,只有把数据和人才结合培养,才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那么,在大数据时代,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如何具体地进行复合应用人才培养呢?
1.1 什么是大数据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势不可挡,很多大公司利用数据进行业务改进,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的势头进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人才也成了市场最稀缺的人才,一个良好的大数据人才应该具备数据获取与数据综合分析的能力。有人说一个家庭的数据就像是一座图书馆,可想而知,数据量是多么的庞大,整合过滤掉无用的数据,对有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适合本行业发展的需求的对策,是发展的有力保障。
1.2 大数据时代人才的要求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获取大量的用户喜好数据和市场分析数据,利用专业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一系列的符合本专业发展的结论,应用到工作中,也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数据相关专业的人才,但由于这些人缺乏相应的其他专业性知识,导致这些人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跨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
2.1 增强高校师资力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培养的需求,因此,应多多引进优秀的大数据教师,增强高校师资力量;也可以引进企业相关的大数据分析师来学校讲课,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大数据时代的认知。传统教学只注重学生单一专业能力的塑造,而忽略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数据时代要求我们做到知道什么就可以,不用追求为什么。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产生了冲击,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两者的关系。
2.2 开办跨专业人才共同培养模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艺术类新兴起的专业,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好计算机应用、统计等大数据相关专业的知识,开展跨专业人才共同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开展好这一模式,对于学生本人与高校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2.3 加强应用型课程的设置
增加在校学生接触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机会,开展相应的综合实习过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切实实现提升本领的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本领。将数据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构建数字媒体数据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们的应用实践能力。正所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利用实验考核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的重视程度,真正做到将大数据与本专业结合起来,要保证学生们的实习质量。
2.4 加强数据素质的培养
数据人才必须具备一系列数据获取与分析、综合处理数据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数据素质,要求学生具有数据监测与数据预警能力,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数据操控,并要做好数据舆论分析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数据整理工作,真正将数据化的优点融入到工作当中,做到提高效率,创作更多观众喜爱的作品,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行业。
大数据时代深刻影响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采用合理有效的模式,培养更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但我国很多高校仍然处于起步研究的阶段,教育界应该尽快适应时代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建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当前教学改革,也使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更快适应业界快速发展的要求。
[1]向程冠.浅谈高校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4(9).
[2]李娜.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
杨淼(1987),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