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臣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时代价值
张国臣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对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凝聚社会共识、扩大政治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意义
习近平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P105)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凭借其自身的地位和权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得到人民群众认可,最终实现控制、引导或规范社会以及为社会立言的权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有效做好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党的执政地位、凝聚社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图谋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江泽民曾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2](P72)执政地位与执政合法性密切相连,执政合法性一旦丧失,就意味着人民对现实社会秩序和社会政权不再信任,不被信任的政权必然会垮台。苏联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其执政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就是因为脱离群众,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党,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引导人民群众为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胜利而奋斗,党执政的合法性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我们党立国的先导,而且是立国之本。然而,党的执政合法性与党的先进性一样,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P270)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思想文化多元化,个人利益扩大化,集体主义思想弱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滋生蔓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对政治合法性支持功能减弱,直接影响着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巩固。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P9-10)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变化,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指导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依法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丰富和发展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才能回答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和斗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提供道义上的诠释,为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合理性”解释,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非主流意识形态滋长蔓延,各类意识形态“话语”的对话与交锋呈增长趋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能否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传播和表述的载体,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根据我们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与其他意识形态博弈过程中才能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的指导权和理论解释权都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根据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在创造新的理论和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4](P12)前苏联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就是因为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就必须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向人民群众汲取智慧和力量,紧密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时代话语,把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才能进一步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进一步吸收群众的思想和话语,提炼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语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理论观点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掌握,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认同马克思主义,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当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在社会传播时,就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各种消极的反动思潮就会丧失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会得到巩固。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核心要素的,反映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具有教化引领、价值导向、道德评价、行为激励、社会规范等功能。它通过政治号召、文化引领、榜样示范、理论说服等途径表现出来。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政党、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5](P24)文化软实力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党能否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借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从根本上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直接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6](P160)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奋斗目标的实现。然而,文化软实力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升对社会问题的解释能力以及对其他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对话能力而逐步形成的。只有加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才能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文化对话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力、整合力、亲和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广泛的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基础;才能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社会共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存在的事物有相同或接近的看法。社会共识是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5](P24)社会共识反映了社会心态,体现了社会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凝聚社会共识,群策群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相互交织而形成的“腐败文化”及其行业“潜规则”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导致一些公务人员言行不一、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一些社会成员言而无信、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制假售假,而且导致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平正义、对党的一些制度和现行方针政策产生怀疑,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缺乏共识,迫切需要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用具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揭露批判各种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本主义价值观,使人民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共识,凝聚解决现实矛盾的社会共识。因此,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把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道路进行提炼概括,唱响富民强国、为民造福主旋律,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自信,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科学的利益观,把握大势、着眼大局,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个人与社会、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建设的热情,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充分释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只有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化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大力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宣传通过诚实劳动争取幸福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广大群众所信任、认可和接受,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行事,抵制一切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落后思想文化,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差别,培育良好心态,消除观念对抗,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6](P155)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大大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主旋律。同时,在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一些错误观点和宣扬西方价值观、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论时有出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滋生蔓延,各种马路新闻、小道消息和街头小报混淆视听,社会“杂音”“噪音”增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再加上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缺乏创新,方式方法时代感不够,在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上,空话大话官话多,缺乏有说服力、针对性强的语言;尤其是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对民生民意缺乏尊重和敬畏,往往以维护稳定需要为由,封杀舆论重要信息,给谣言和小道消息传播创造了条件,给社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7]。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才能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解决好“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胡锦涛曾指出:“舆论宣传要深入研究各类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8]因此,只有通过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向群众学习生动活泼、能够表现实际生活的话语,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尊重人民群众话语表达形式,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点转化群众通俗易懂的话语,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接“地气”,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解释力,引导人民群众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是非界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才能“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6](P155)。使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力量得以凝聚,唱响改革发展主旋律,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产生更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江泽民曾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P559)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P559)。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重要条件,淡化了中华民族精神,必然导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削弱。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网络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外反华势力加紧进行“西化”“分化”活动,国内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增多;国际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抬头,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反渗透斗争异常尖锐。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也会反映到社会生活和党内生活中,诱发分散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使得一些公务人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甚至被敌对势力和分裂主义分子收买和利用;使得一些社会成员国家、民族意识弱化,为了个人私利,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甚至不惜出卖国格人格,成为西方反华势力的马前卒。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处于强势地位,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实现现代化,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10](P190)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提炼、吸收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思想和语言,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增强理论成果表达和问题解释的通俗性,才能用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话语解读中华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解读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宣传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做出的流血牺牲,宣传中华民族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宣传中国梦的未来前景和美好梦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才能把全国人民的意志、信念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是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的,反映某一阶层或群体利益需求的思想倾向或政治观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导致社会成员原有的利益归宿、价值判断和情感亲疏受到冲击,使得代表不同群体思想观点的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于群体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往往与社会成员关注的社会问题紧密相连,在社会成员中的影响力增强;各种社会思潮为增强社会影响力,争夺话语权,相互之间的争论与交锋日趋激烈,分化趋势加快,价值取向和政治态度多变;再加上国际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各种理论、主义、观念相互碰撞,由此带来的社会思潮更加多样化。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多样化社会思潮,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尤其是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很容易引起社会成员的思想混乱,动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迫切需要对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给予有力的批判,澄清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使人民群众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深入剖析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帮助人民群众认清其危害,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迫切需要通过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感召力,引领社会思潮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其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才能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借鉴吸收各种社会思潮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掌控话语生成的主动权,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使传播的话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困惑,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增强认同;才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各种社会思潮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正视问题、化解矛盾,寻找结合点,用科学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占据引领社会思潮的制高点,使各种社会思潮扩大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一面,消除其不利的一面,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协调的话语格局。
毛泽东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11](P82)话语权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解释权,政治主张的阐发权,归根到底是国家的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压和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优势,采取各种方式和各种手段向我国人民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尤其是苏东剧变以后,美国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建立了许多超大功率的发射台,利用多种语言对我国进行不间断的广播,宣传他们的价值体系、政治主张、生活方式,形成强大的话语攻势,其目的是妄图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削弱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降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最终瓦解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政权。前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原因很复杂,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西方实施“和平演变”的大背景下,放弃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使自己失去了引领舆论的话语权,进而失去了舆论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提炼、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才能用具有时代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意识形态话语回应西方敌对势力的质疑和诋毁,才能运用国际社会易于理解的话语范畴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代表的价值理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只有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吸引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相向而行,避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被西方反华势力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扭曲和隐瞒;才能增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和批判性,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所鼓吹的“普世价值”进行透彻的分析和批判,揭露其颠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险恶用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实质,从内心深处认同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从而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8]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社社论,2002-01-11.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邵川桂]
张国臣,河南理工大学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焦作454003
D64
A
1004-4434(2016)01-0001-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场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15BKS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