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领李家钰喋血豫中

2016-02-27 09:18周锡银
工会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集团军长治抗日

文/周锡银

抗日将领李家钰喋血豫中

文/周锡银

【编者按】李家钰,川军将领,四川蒲江县人,1892年出生,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长期在川军中任职,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抗战爆发后,李家钰晋升为47军军长,下辖104、178两个师。他奉命率部出川抗战。1944年,53岁的李家钰担任36集团军总司令,于豫中会战中壮烈殉国。李家钰是继张自忠之后,第二位战死的国军集团军总司令。川军将领阵亡于抗日前线的还有王铭章、许国璋和饶国华等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大业,牺牲了生命,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率“草鞋军”出川抗日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正在参加川康整军会议的李家钰痛感国家民族已处于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常常夜不能寐,当即致电国民政府,请缨杀敌。他要求蒋介石下令“全国一致动员,挥军应战,还我河山,严惩群奸,以雪公愤”;表示自己身为军人,如被允准“移调前方”,“誓当执芟赴难”。蒋介石于同年8月密电川军抗日。李家钰部被编入新组建的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令孙震)战斗序列。李接电令后,即率第47军第104、第178两师约一万八千兵力,于9月初从西昌出发,先到成都集中。李家钰及其所部出席了先后在成都、新都举行的“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和“新都抗日誓师动员大会”。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声中,李家钰发表了激昂慷慨的讲演,并赋诗一首以表决心,诗曰:

男儿持剑出乡关,不灭倭寇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欢送大会和誓师大会后,即率部沿川陕公路一直步行开赴前线。行抵宝鸡以后,乘陇海铁路火车东进,甫抵西安,即奉驻陕西省绥靖主任蒋鼎文转达蒋介石电令,以山西省娘子关吃紧,要李部赶赴山西前线救援。

李家钰率第47军出川之际,时值农历中秋,长途跋涉40余日,关山4000公里,行抵黄河北岸,已是初冬,一片冰雪,人马僵冻,官兵犹是单衣草履。军至河南省博爱县,始穿上棉衣。全军没有一门大炮,迫击炮便是重型武器,营连只有为数不多的轻重机枪,步枪也是质量低劣。但全军将士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夹道迎送,逾益坚定了杀敌救国之决心。同年12月,李部始抵山西,列入阎锡山的第二战区战斗序列,布防于晋东的东阳关、黎城、潞城、长治、长子、壶关等七八个城镇。长治是晋东重镇,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李亲率军直机关和第104师李克源守备。

山西战场以劣势装备抗击日寇

1938年2月,日军以第18师团主力,附伪军一部由武安、涉县进犯东阳关,进而由黎城、平顺对长治作钳形猛攻。李家钰着令将士据城固守,敌不得入,乃以飞机大炮轮番轰城。日军从被炸开的缺口涌入,守城官兵全仗血肉之躯、高昂之士气与装备精良之敌逐街逐屋进行搏斗,“敌尸横街巷,途为之塞”。李军杨岳泯营长、杨显谟连长等壮烈牺牲,官兵伤亡千余人。与敌激战两昼夜后,李军弹尽粮绝,孤军无援,长治失守。

东阳关、长治之役,是李家钰部与日寇进行的第一次大的交锋。当时报刊评论道:虽然李军“器械不如敌军之优越,然官兵牺牲之精神,莫不令人敬仰”。对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官兵,广大群众更是崇敬之至。在黎城,“除阵亡官兵由地方民众分别清理埋葬,举行追悼,负伤官兵请由政府收容治疗外,当时,并自愿在东阳关建立川军抗日死难纪念碑一座,在皇帝陵建川军庙一所,每年2月17日演戏一日以志不忘”。

长治战后,李家钰军被调往绛县、翼城一带,展开游击战,历时数月。旋又奉调移至平陆,进击运城、安邑,协同友军布防中条山及运茅大道两侧,牵制交通线上的日军,保卫茅津渡、太阳渡的安全,进而使盘踞风陵渡之敌不敢轻易南渡黄河。

1939年夏,李家钰晋升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孙蔚如)。同年冬,再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14军、第17军、第47军三个军。

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协同作战

李家钰在山西抗战期间,曾与朱德总司令率领的第18集团军友好相处,协同作战。两军当时都属于第二战区,李部驻守长治时,左邻即为第18集团军的第129师刘伯承部,晋东专署专员薄一波和第18集团军的一个连亦驻守长治城内。第二战区组织反攻太原时,李家钰一度曾在东路作战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战斗。1938年春,李家钰赴河南开封参加军事会议,返回长治时与刘伯承同行,李特邀刘伯承在长治军部住了一周,并请刘为第47军营级以上军官讲授游击战术。为避开国民党顽固派的耳目,李谨慎行事,周密部署。课堂设在长治南街第104师,讲课前,李本人先到,其他听课人都按指定的时间和路线先后进入。嗣后,为了打开抗日新局面,李家钰还派他的侍从副官孟德富、营长樊德厚等十余人到翼城地区第18集团军总部学习游击战术,学成后,被他派任军部干训班教官,要求受训人员在实战中推广使用。这一措施,为第47军在抗日前线和敌后开展游击战起了积极作用。李家钰还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地方游击队融洽相处,团结抗日。日军攻占晋南平陆县城时,国民革命军第29军反攻未克。这年5月,李家钰率第47军与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密切配合,一举收复了平陆县城及附近多处据点。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加紧了反共活动。李家钰对此采取了敷衍应付的态度。1940年春,朱德总司令赴洛阳开军事会议,路过李家钰驻地,李特派一连士兵前往迎接,并设宴款待。席间,朱德举杯说:“其相兄(李家钰字其相),若他日你奉命与我军兵戎相见,你当如何?”李慨然回答:“我将效晋文公,让君三舍,再战!”言毕,二人举杯一饮而尽。当晚,两位将军又就民主等问题畅谈至深夜。次日,李特派一营士兵护送朱总司令通过敌伪封锁线,安全到达黄河渡口。李家钰在与朱德、刘伯承将军的接触交住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有了较多的了解,加上李部是杂牌队伍,在蒋介石消灭异己、消弱非嫡系部队的方针下深受其害,因此,在山西抗战的几年中,尽管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一次次反共高潮,李家钰始终能保持中立态度,坚持与18集团军合作,枪口对外,协同抗日,对蒋介石的反共命令报敷衍态度。

同年春,日寇侵占华北大部,黄河北岸渡口遭日军封锁。4月,李家钰奉命由山西晋城南渡黄河,担任西起闵乡、东至渑池一段黄河防务。1941年冬李部东移,改守渑池—新安—孟津沿河防线,阻敌南犯。李家钰亲率幕僚沿线勘察,加强工事,组织火力网与北岸日军对峙,有时还派出小部队北渡黄河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炸毁敌碉堡,夺取敌辎重武器,使日寇不得安宁。

在抗日斗争的实践中,李家钰逐渐认识到民众在抗战中的伟大作用。因此,他十分注意军纪和与群众的关系。他力戒所部困民扰民。有一天,刚上任的渑池县县长走访李家钰,李对其说:“我在渑池县的守防部队,如有扰乱老百姓的行为,你以军法官的身份(县长兼任军法官)办他们好了。”第三十六集团军总部移驻新安时,正遇当地遭灾歉收,他便下令“厉节军粮,移济民众”。1942年,河南又遭受严重的蝗灾,李又命令所部在新安、北治、关水磨地区的驻军,协助当地农民消灭蝗虫,得到群众好评。

陕县遇敌伏击将星陨落

1944年3月,从黄河北岸各地和东京抽调而来的大量的日军集结于新乡、开封一带,待机而动。日军这一称为中原会战的计划为中国军队探知。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在洛阳召开所属军长以上高级将领会议商讨对策,李家钰力主“先发制人”,说:“与其准备待敌来攻,不如‘先发制人’,使用飞机轰炸邙山头阵地,并继之以佯渡,以牵制之,使敌人被动,我为主动。”此建议未被蒋鼎文采纳。

4月18日夜,日军在中牟渡河成功后,迅即以大量兵力一举攻占了郑州,进逼洛阳。5月9日,日军第一军独立第三旅团和步兵第五十九旅团从渑池渡河,驻新安中国军队已有被敌东西夹击之虞。战区长官蒋鼎文乃由新安向洛宁撤退,原准备在洛阳附近地区与敌会战的计划,顿成泡影。面对优势的敌人,真正受李家钰指挥的只有第47军的四个步兵团(有两个团回四川接收新兵)。虽敌众我寡,李仍沉着应战,决心在战斗中为国效命,曾手书“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的誓词赠送劳军团,表示与敌决一死战的壮志。然后一方面令第104师吴长林团,尽先集结,开赴石寺镇、云梦山一线占领阵地,阻击敌人东进,一方面将总部由新安越过陇海铁路,南迁到东华沟。12日情况紧急,远闻延秋、磁涧间的炮声。渑池方面之敌已东进到云梦山,而陇海线上的英豪镇也发现敌迹。东西对进之敌,相距不过七十华里。此时,李家钰的总部虽已越过情势岌岌可危的新安,而孙蔚如集团军主力尚在由马屯向新安行进中,第47军大部亦还留在陇海铁路以北地区。考虑到英豪镇新发现敌情的情况较为严重,遂抽调第178师彭仕复团开赴铁门西南马廉沟及牛心砦附近,占领阵地,掩护孙集团军安全通过新安。

5月13日,第36集团军总部与第47军的电话突然中断,情况不明,于是,李家钰率总部开始向西南方向转移。在赵峪,李家钰与孙蔚如、裴昌会相会,研究了敌情和对策。15日,李与第14集团军副总司令刘戡和第14军军长张际鹏在尹村会晤,打算三军联合,占领五树、耿沟、会卦、杨村一线,构筑阵地,以阻止从洛阳、渑池追来之敌。殊不知次日刘戡奉蒋鼎文之命南行韩城,去阻止从宜阳西进之敌,三军联合作战之策作罢。他即命第178师掩护刘戡兵团转移。

5月17日,李家钰率集团军总部继续西进,行至距河底村约三里时,忽遭敌炮猛烈轰击。李仍保持一贯作风,偕军师长侦察地形,部署阵地位置。当晚夜宿翟涯。他与先后到此的刘戡、谢辅三(暂4军军长)、张际鹏、胡伯翰(新8军军长)诸将领会晤,商议在战区长官去向不明的情况下,如何统一行动,统一指挥,并自告奋勇地表示,“窃愿殿后”,掩护各部向西转移。

5月21日,从陕县渡过黄河的一股日军,正在追击第39集团军高树勋部。李家钰决定提前出发,沿途阻击敌人,掩护友军。想不到总部行至陕县秦家坡时,遭到追击高树勋部的日军骑兵部队的伏击。情势迫促,李乃亲率特务营反复冲击。李因身着黄呢军服,目标显著,为敌击中,头部和左下肋连中数弹,当场殉职,终年53岁。同时牺牲的还有总部少将副官处长周鼎铭,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堂。总部随行官兵200多人亦大部牺牲,幸存无几。

李家钰塑像

李家钰为国捐躯的噩耗传来,举国哀悼。

6月上旬,全国各大报刊均显著报道李将军殉国的消息。重庆《新华日报》以《李家钰将军壮烈殉职》、《李家钰将军忠勇殉国》为题连日报道李家钰牺牲的消息,并在《悼李家钰将军》的短评中,强调指出:“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我们哀悼李家钰将军抗战殉国,希望前线将士都抱为国牺牲的决心!”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发表悼念文章《李总司令其相精神永在》称:其相总司令真有“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之慨。“川系各界既为宗国惜此将才,尤为乡邦惜此人杰,盖不胜其敬仰哀思之感。”蒋介石亦致电衷悼。

6月22日,国民政府下令:“故陆军中将李家钰,追赠为陆军上将”。

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赋诗《挽李其相上将》:

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急报将星颓。

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长弘动地哀。

军令未闻诛马谡,恩论空遣重曹丕。

灵旗风雨无穷恨,丞相祠堂锦水隈。

1944年7月10日,国民政府又发布褒扬令:

“陆军上将,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器识英毅,优娴韬略。早隶戎行,治军严整。由师旅长洊领军符。绥靖地方,具著勋绩。抗战军兴,奉命出川,转战晋、豫,戍守要区,挫敌筹策,忠勤弥励。此次中原会战,督师急赴前锋,喋血兼旬,竟以身殉。为国成仁,深堪轸悼。应予明令褒扬,交军事委员会从优议恤,并入祀忠烈祠。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旌壮烈,而示来兹。此令!”

李家钰的灵柩运回成都,所经之处,广大市民肃立致哀。四川省及成都市各界联合举行公祭和隆重追悼会,忠骸被安葬于成都市南郊红牌楼广福桥“李上将墓园”。

1984年,李家钰将军殉国4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肯定和褒扬其抗日业绩,并拨款重新修整他的陵寝。

摘编自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二集)

猜你喜欢
集团军长治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长治:考察调研 绿色防控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当当鼓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春节期间习近平视察慰问第65 集团军
抗日英烈马威龙
“八路军”为何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