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广,郭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经济学研究
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与创新
王广,郭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摘要]创新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第一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更好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运行顺畅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有效激发和释放创新主体活力,加快推进现代大农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动力机制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主导作用;外部动力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外部条件,通过外部动因作用于创新活动,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构建多要素综合型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要从投入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机制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对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等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这对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着动力不足、机制不畅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要素综合型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议。
一、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运行效率不高。科技创新成果是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产物,体制原因形成的创新环境割裂,阻碍了知识的流动,束缚了科技创新的活力。行政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动力机制失调,创新链条运行不畅、效率不高,对农业生产动力换档升级的推动和支持还不够,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农业科技资源在农业、科技等不同行政部门手中掌握,存在着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农业科研单位以课题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围绕争取科研项目资金各自为战,分工不明确,缺少协作和共享,难以形成重大科研突破。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以能够形成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及品种权等主要农业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衡量,2011年、2012年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率分别为41.91%、48.77%,明显低于国外的52.1%、53.89%[2];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多集中在 5-8 年,而国外则集中在12—15 年。国内授权的农业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11.1 年,低于国外的17.3 年,与日本(18.0 年)、欧洲(17.2年)、美国(17.5 年)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维持10 年以上的概率为54.16%,国外为94.92%。国内农业发明专利维持到20 年期满终止的概率只有8.9%,而国外是32.1%,而日本更是高达39.1%。[3]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技术水平、经济价值特别是核心专利的拥有上,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仅以农机装备为例,国内生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品性能、作业效率和可靠性都与国外同类产品有较大差距,大马力农业机械市场基本被进口产品占领。
2.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运行主体结构不均衡。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运行主体结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中作为主体的地位不显著,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主体结构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创新成果在市场上的转化与推广。尤为重要的是,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产出的创新成果,在转化和推广的路径选择上有一定区别。相比较科研院所而言,由于企业在产业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路径短,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容易被扩散和推广,迅速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国内授权的农业发明专利中,企业、教学科研和个人申请专利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14.4、10.1和9.1,企业申请专利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高于教学科研单位和个人。[4]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都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我国农业企业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角度来衡量,发展历史较短,资金实力不强,技术积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还主要依托于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进行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在动力机制运行中的驱动力作用发挥不够。2013年、2014年全球农业专利申请数量国内排名第一的企业,分别只占全球排名第一跨国公司申请量的0.42%和0.48%。以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中发育较成熟的种业为例,尽管企业已经成为占有育种研发半壁江山的重要主体,但还没摆脱发育迟缓、经营规模偏小、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格局。据《2014中国种业发展报告》数据,2013年全国种子企业净利润率平均只有9.18%,资产回报率仅为4.97%。盈利企业3 126家,亏损企业965家,利润前50名企业平均利润只有0.74亿元,依靠自身积累增加研发投入的能力很弱。从企业规模看,2015年底我国有4 400家育种企业,而种业市场规模世界第一的美国只有1 100家种子企业,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只有600家,中国种业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99%的育种企业没有科研能力,多数育种工作依靠科研院所完成。[5]
3.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资金保障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属于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这种属性决定了政府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一般在2%到4%,我国平均不足1%,其中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我国农业R&D经费总量增速远低于全国R&D经费总量增速,与2000年相比,农业R&D 经费支出占全国R&D 经费总支出的比例未升反降;与整体R&D 投资强度相比,农业R&D 投资强度依然很弱,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大部分用于实验发展,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对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了极大的制约。[6]现行的资金跟着项目走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下,受立项数量影响,各年农业科研投入不太稳定,起伏较大,分散到具体项目上的额度比较有限。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保障较为充足;而农业大省往往是财政弱省,地方财政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省级以下农业科研单位“有钱吃饭,无钱打仗”的问题比较严重。从研究领域资金投入的结构看,受项目资金效益考核和利益驱动因素影响,投入较倾向于应用技术研究,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这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源动力的蓄积。同时,由于现行的经费管理办法与科技创新规律及实践需要不相适应,也造成了有限资金使用上的浪费和低效。农业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往往把对科技经费投入使用监督的重点放在了立项预算编制的细化和预算执行的刚性审核上,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得过细,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的生物性、周期性规律不相符合,创新主体在预算执行中缺乏自主权,不能根据开展创新活动的实际需要对预算进行及时调整,难以保障科研活动正常进行。此外,农业科研经费余额管理办法不够科学,结题不结账问题比较普遍,造成科研资金闲置和浪费严重。
4.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人才激励水平不高。人才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激励作用不足。由于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实施人才工程缺乏有力的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加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奖励政策政出多门、相互交叉,一些政策到了具体单位就落实不了,税费减免、贷款贴息、金融担保等限制条件较多、办理程序繁琐,存在政策空转问题,严重挫伤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人才服务配套政策不健全,高层次人才关注的事业平台、创业环境、子女就学等问题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造成人才引进成本高、耗时费力。二是人才评价和流动机制不健全,创新活力释放不足。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方式单一,职称制度“一枝独大”,评职称重资历、重学历、重奖项、重论文,人才评价机制的激励导向作用发挥得不好。管理部门对职数比例数管得过死,缺乏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科研人员流动受限,一旦成为单位人,受囿于论资排辈、靠年头梯次进职称等多年形成的科研单位文化氛围和规则,优秀年轻人才往往难以脱颖而出。三是间接成本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科研经费对人力价值补偿不足。按照相关规定,在职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津贴、补助不能在项目经费中开支,如不考虑晋升职称等因素,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越多,其平均报酬就越低,多劳少得,影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动力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内部动力因素是从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相关主体本身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是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运行的基础动力。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的产生是创新主体受到某种目标利益的驱使,在自身具备一定技术实力、设备支持、资金保障等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受到来自创新主体内部相关制度的激励,进而产生的动力行为。[7-8]从内部动力因素看,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受目标利益驱动、主体创新能力以及内部激励制度影响。
(1)目标利益驱动。目标利益是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初始动因,是内部动力核心要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社会行为主体在采取某种社会行为时,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某种利益的驱使。农业科技创新目标利益的驱动性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行为,来追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对创新行为所能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利益的预期,诱导和支配着其对是否进行创新行为的选择。一般来说,上一次创新成果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会进一步刺激创新主体继续从事创新行为,目标利益的驱动性还具有双重诱导和激励性。
(2)主体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受到一定的目标利益驱使后,能否顺利进行创新活动,其自身所具备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完整进行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利益能否顺利实现。主体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各类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创新主体科研能力,决策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能力等相关科技创新业务能力。一方面,他们能够充分拥有或有能力充分调动和整合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他们还能够具备取得科技创新收益的能力和实力,在创新活动中起到综合调动的作用。[9]创新主体具备较强的创新技术能力、解决关键技术和问题的能力,就能够保证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稳定性,有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驱动创新主体利益的实现。
(3)内部激励制度。内部激励制度是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设定一些具体的组织行为和组织规范,通过奖惩、农业基础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来激发主体内部每一个成员的潜力,使他们的行为与其目标保持一致。[10]一套完整的内部激励制度能够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要对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推广机构内的相关科研工作者,以及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创新活动更具持久性。
2.外部动力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外部动力因素来自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主体之外,通过诱导或转化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主体行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转,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进程。农业科技创新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等创新动力机制运行主体从科研立项、技术研发、成果推广与转化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化过程,在内部推动力系统之外,一些外部动力因素,如政府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拉动等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创新动力机制运行主体及科技创新活动的进程。
(1)政府政策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制定、实施相关政策,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等措施,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创新主体形成刺激和约束力,弥补单靠创新主体自身和市场机制推动创新所带来的不足,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具有较高外部经济性的活动,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调节等因素不足以提供有效的创新支持环境,市场低效和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使政府调控的作用显得更为必要。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完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释放主体创造活力,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2)市场需求拉动。市场需求拉动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外部动力因素,动力作用的着力点主要来自创新主体或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新理论的有效需求,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动力的起点和源泉。市场需求拉动可以从供需主体两个角度来看,从科技创新需求主体角度看,是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不断地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诱使并拉动了农业科技创新;从科技创新供给主体角度看,对农业新技术、新思想的需求诱使并拉动了供给主体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行为。
(3)外部环境激励。随着协同创新的发展,技术合作和技术流动更加紧密、频繁。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他们既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又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他们通过自主研发或购买已有的先进科研成果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将新的创新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生活中去。[11]创新活动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在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创新目标条件下,会刺激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尽可能最小的成本研发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新技术,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外部环境激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环境推动,二是外部政策环境推动。外部市场环境激励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效果主要通过政府对创新成果产权保护强度来体现;外部政策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奖励制度来调动和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积极性。
三、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创新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发展理念,适应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应构建多要素综合型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以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为核心,通过创新主体内部创新能力、目标利益等要素与外部市场、政府环境等要素之间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转,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投入机制是农科技创新的重要内部动力机制,具有资金投入长效性、投入结构平衡性、投入渠道多样性等特点;激励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重要的内、外动力促进机制,主要通过市场激励、人才激励、产权激励和政府激励四个方面表现作用;管理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重要的内部指引性动力机制,从科研立项、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给予创新主体一定的激励保障作用;服务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重要的外部保障动力机制,它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主要包括丰富的人才储备、良好的信息沟通、完善的科研服务。四项机制贯穿整个创新活动链条的各个环节,在理想的状态下,围绕充分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的目标,共同作用于创新主体,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四项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科技创新内外部动力的合力。
构建以多元化创新主体为核心的多要素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是一切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构建农业科技动力创新机制要以投入机制的构建为出发点,从资金投入长效性、投入结构平衡性、投入渠道多样性、金融市场支持等角度为切入点,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1) 资金投入长效性。保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长效投入是平稳、持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条件。要强化政府在资金投入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于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中的重要性课题的投入,要通过科技创新专项费用的形式适当增加其比重,在农业财政支出中统筹安排。
(2) 投入结构平衡性。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主要涉及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型研究两个方面,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平衡。要确保科研项目投入与资金投入的平衡性,政府财政资金要向重点的农业科技基础性研究、农业科技基础教育、农业科技高新技术、农业关键技术等领域倾斜,提高基础性研究投入比重,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外部导向作用。
(3) 投入渠道多样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渠道的多样性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基础。建立以农业企业、市场环境、政府力量为核心的多渠道、多样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在健全政府统筹、政府统一管理的基础上,鼓励与引导农业企业、推广组织、社会民众力量积极投资与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鼓励与引导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配合,鼓励与引导通过税收优惠、银行信贷、农业补贴等措施,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新渠道。
2.激励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中对激励机制结构的构建主要从市场激励、产权激励、政府激励、人才激励这四个方面出发,探索合理的激励方式,通过这些有效的激励方式作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从而形成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1)市场激励。市场激励是激励机制的催化剂,通过外部市场的调节发挥作用。在市场需求拉动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的调节与保护,科技创新主体能够及时、主动的推进科技创新行为,完成其利益目标。在市场激励机制发挥公平作用的前提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能够从创新行为中获得优势与利润,保障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和创新主体的需求。
(2)政府激励。政府激励是激励机制的保障,它作为市场激励的一种补充手段,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政府激励以制定和出台有关农业科技创新的各种方针、政策来制约或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为方法,主要从资金支持政策、科技奖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
(3)产权激励。产权激励是激励机制的根本,是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方式,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成果之间的所有权关系的确定,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动力。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保障科技创新主体和应用主体的合法权益。农业科技创新相关内、外部主体要及时掌握最新的专利信息,合理使用创新物力与人力资源,避免科技创新立项以及应用方面的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应用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人才激励。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激励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它作为一种内部激励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创造能力,使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效用。人才激励能够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主体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影响科技创新行为的进行。当务之急是要支持创新领军人才依法行使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激励他们发挥好创新引领者、组织者、实践者的作用,实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高效运转。
3.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构建的保障,其构建主要从科研立项管理、产学研协调创新两个方面入手:
(1)科研立项管理。改革科研立项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要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科研立项管理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在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项目的制度,真正放活自主创新的动力。对于面向产业化需求的竞争性项目,实施“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加强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之间沟通,以信息对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基础性和应用性科技创新成果要实施分类评价,并将科技创新成果技术转移、产品转化、对相关产业带动等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2)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凝结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避免出现管理分层现象的有效模式。由于在科技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机制,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用户不能有效地参与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由此导致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的局面不能得到根本改变[12]。因此,要保证各环节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产学研各环节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对产、学、研各环节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为促进产、学、研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要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增强各环节协作的长效性,促进农业生产、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与市场环境之间的长效协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要注重发挥农业企业在产学研协调发展中平台作用的发挥,引导鼓励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
4.服务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外部保障,通过有效的供给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所需科研资源和服务,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的构建主要从人才储备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科研服务平台建设这三个方面入手。
人才储备建设要着眼于建设一支具有前沿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加强各主体间的人才交流,推动人才跨学科、跨领域间合作发展,加快项目带头人培养,打造科研实力雄厚、合作凝聚力强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同时,要注重农业基础教育与农业技术培训,建立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队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应着眼于促进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跨界融合,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所需求的各类信息进行搜集、分类、加工和整合,在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查询、资料检索、供求中介、在线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为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制造、冷链物流、绿色产品可溯体系建设等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生产向精确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任务,建立建成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农业创新成果推广与转化平台、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服务平台,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重要服务平台保障,能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序进行[13-14]。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要以基础研究为出发点,推进重点实验室等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联合各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研一体的研发中心平台建设,以资源与信息整合为出发点,联合各创新主体、社会力量,推进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转化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为目的,建设建成一批具有科技推广示范带动效应的科技园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服务平台建设,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为基础,鼓励更多创新主体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参与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工作中,使其成为具有科技创新与示范服务作用的带动者,推进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工程,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边防,郭翔宇.现代化大农业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4):12-17.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2)[R/OL].(2012-06-05)http://www.ccipa.org/uploads/soft/120604/1-120604145G2.pdf.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3)[R/OL].(2013-07-29)http://www.ccipa.org/uploads/soft/130730/1-130I0151133.pdf.
[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5)[R/OL].(2015-05-25)http://www.ccipa.org/uploads/soft/150525/1-1505251G155.pdf.
[5]张宁宁.开放环境下的中国种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27-28.
[6]袁学国,郑纪业,李敬锁.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3) : 11-15.
[7]谢爱良.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动力机制[J].湖北农业科学,2011,(15):3214-3218.
[8]林伯德.基于科技创新链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J].福建农业学报,2010,(1):114-117.
[9]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7): 52-56.
[10]朱勇.产学研自平衡运营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95-97.
[11]邹超.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16-18.
[12]潘文华,胡胜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86.
[13]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14]谈应权,蔡德军.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10):59-62.
〔责任编辑:刘阳〕
[中图分类号]F323;C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5-0136-06
[作者简介]王广(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郭翔宇(1965-),男,黑龙江通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优化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71341049);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合作项目“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其机制创新”( 2014GXS2D016)
[收稿日期]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