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研究

2016-02-27 11:42
学习与探索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特色

陈 昌 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经济学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研究

陈 昌 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一书在这方面作了创新性探索。该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开拓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等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进行了探索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研究;中国现实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至今已有150多年,以其为基础理论指导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双丰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并不断进行理论提升,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016年7月8日,习近平在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全体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切实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于2016年5月16—17日举办了“经济研究所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水平学习班”。在为期两天的学习班上,18位研究人员多层次、多方位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些讲解内容与各学科建设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探索研究。在这18个讲座的基础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和党组书记王伟光作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立胜、裴长洪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一书于2016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的研究成果之一[1]。

此书的出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和学习也有所帮助,拓宽了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视野。此书中的讲座最成功的地方是充分发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人员在研究和创新方面的优势,凝聚了研究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心血,在马克思“资本循环”的基础上如何增加“劳动循环”的研究、如何动态理解社会主义、如何以共享理念构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区分经典著作在不同语境下的工具取向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创新思想不断涌现,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特色”研究不断推向新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发表之后,关于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究竟如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看似简单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王伟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从政治高度诠释了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同志,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能力,提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和对当代世界发展格局及其国际形势的认识,提高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鲜经验,回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怎样对待西方经济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裴长洪的《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纲要》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立场和认识论的分歧。前者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制度,其认识论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及其必然灭亡、必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的发展规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其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当然,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的几百年间,也提出了不少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的观点和认识,采用了包括统计学、高等数学以及数学模型等现代方法来描述经济活动,建立了适应这种“精确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话语体系,加上西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特别是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使这一套经济学学术体系风靡全球。中国经济学研究在西方经济学学术体系的强烈影响之下,要想走出一条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理论发展道路,确实任重道远。

裴长洪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理论,他的研究方法对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现实指导价值。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可从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借鉴科学内容,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创造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为此,裴长洪认为,我们需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立场问题。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学术论文以“精确化”研究为导向,以数量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因此它需要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应当强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为目的,因此要有必要的政策思路的含义。一般来讲,重大的理论问题是难以用数学模型来论证和表达的,而应当学习《资本论》《帝国主义论》等经典著作的研究方法,用历史与辩证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用可靠的统计数据来支撑和证明[2]。一些专业性特征十分明显的经济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交叉性较少,即解释变量因素不复杂的问题,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采用数学模型方法才具有“精确性”研究的前提和条件。三是如何建立中国学术论文的话语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开拓与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构建出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学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张平、郭冠清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及价值创造与分享——理论、证据与政策》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文章认为,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需要和所处的以劳动力“贫困积累”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特点,马克思将“劳动循环”论证直接置于“资本循环”之中,没有对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这一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进行深入探索,也没有对劳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进行研究。文章对“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生产部门的劳动过程、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享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循环理论十分有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中,杨新铭的《社会主义本质中的价值取向与工具取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化研究的另一个创新。杨新铭认为,延循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借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东欧剧变”的教训基础上,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并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是工具取向和价值取向结合的体现。杨新铭将哲学中的命题“工具取向”和“价值取向”引入经济学中来,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所有制的有关论述,并结合当时的语境,区分了价值取向和工具取向,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通过分析研究,杨新铭发现,所有制特别是公有制在目前阶段应该具有价值取向和工具取向双重属性,只是在不同阶段强调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政府平衡好政府与公有制经济中所承载的价值取向的内容。目前,要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在价值取向和工具取向中权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必须在保障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并通过促进机会均等逐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中,裴小革的《论〈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危机应对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和结构,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这对于把握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如何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裴小革认为,在《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经济过程进行全面研究可以看到,虽然资本主义存在于市场经济之中,但恰恰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用劳资之间交易关系的平等自由掩盖了他们之间生产关系的不平等不自由,才形成了不断导致经济危机的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基本矛盾,使市场经济不能正常运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应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民共同富裕。

金成武的《马克思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认为,马克思价值规律阐述了劳动价值论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即市场价格与价值的偏离会引起供求关系的自发变动,从而使市场价格回归价值。依据马克思价值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特别注意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现实条件,减除阻碍市场价格自发回归价值的因素,要保护公平、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保持货币符号稳定;同时,处理好政府、市场、国有企业的关系。徐建生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系统梳理了经济史学科的萌芽、形成与转型;重温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帝国主义论有关著述和理论要点,重点回顾了毛泽东对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论述。王砚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资本论〉中文著译与出版为中心》别开生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国早期译著,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图书馆馆藏多部《资本论》中译本的样貌。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程,揭示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意义。

如何开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新境界,郭冠清的《对政治经济学三个核心命题的重新解读——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基础》一文做了很好的示范。文章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结合对《资本论》德文版、法文版和英文版的考证[5],重点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等进行了回顾,并在与西方经济学对比的基础上,论证了马克思理论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王瑶的《重新理解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济周期思想》论证了资本周转的时间结构不一致问题,并进而指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济周期思想不仅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点,还很有可能影响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后者具体表现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及米塞斯—哈耶克模型几乎完全是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明经济周期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的。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的结合

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边缘化”走向“主流”地位,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来,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与其他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以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和安德森的“命运共同体”为引子,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切入,朱恒鹏、徐静婷的《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分析了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现代中国的共同体构建的重要价值。文章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论述了社会保险体制或者社会保障体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文章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满足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归属感需求的要求,而且也是流动性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收入分配、城市化、社会治理等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其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魏众的《社会主义公平观和收入分配原则浅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多视角的思考。文章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析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分配的经典思想和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评述,对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了思考。同时,文章在对中国传统的公平观的历史演变介绍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社会公平观的研究,提出了构建“多元社会公平观”的思想。

汤铎铎的《从收入与财富分配看〈资本论〉和〈21世纪资本论〉》分析了当代世界资本产出、资本收益与财富分配的变化,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和《21世纪资本论》的方法论、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对比研究。文章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近年来西方社会所谓民粹主义泛滥,其背后根本的经济原因都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马克思对19世纪的资本主义提出了深刻的批判,并且特别关注了分配问题。法国经济学家Piketty的新著《21世纪资本论》,重新将分配问题带到大众舆论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并且借助丰富扎实的数据资料、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不循成见的观点结论,使得相关研究呈现出全新局面。

袁富华、张平、刘霞辉的《新常态、城市化与效率改进路径分析》对发达国家城市化、消费主义和人文主义、拉美泛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评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不能把城市化过程简单理解成产出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工具,而应当理解为经济发展绩效的展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优裕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化的目的。文章认为,大规模工业化之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效率改进模式。新常态是发生在城市化阶段的新现象,经济服务化和消费主导是其基本特征,消费结构升级不仅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消费生产效率发挥作用的前提,消费能力提高和资本深化能力提高是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也是新效率模式赖以运作的重要机制,应以两个能力提高为支撑,以消费效率补偿为转型突破关键,实现城市化经济过程中消费与生产一体化。

在对德国社会的实际考察基础上,王震、孙梦婷的《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治理与事业单位改革》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对于改革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供给安排、供给格局)问题,文章认为,新的组织形式既不同于资本为主的产业,也不同于传统的计划安排,而是提升和发挥人力资本主导型行业的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步入中等收入水平后,人民群众需求结构转型,文化、知识、健康等高层次、高质量需求逐渐增多。产业结构转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主导逐步转型为人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并重。文章以马克思“社会组织”理论为基础,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切入,分析了社会组织发展对于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中,中国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杨春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问题》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杨春学首先提出了“要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带有创新的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认为,不同的时代给出的答案是不完全相同的,且都可能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地进行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发展,遵循经典的教导。对于什么是中国模式,他概况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经济”,并认为这是中国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对社会主义形态发展的最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这一伟大的实践创举也带来了理论上的难题,这就引出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中,经济史的研究必不可少,也不能缺席。赵学军的《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改革》回顾了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公有制理论从理论到历史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总结,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魏明孔的《再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史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既是中国学术界对经济史理论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必然体现,同时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史的国际学术界地位的迫切要求,而要构建科学并有“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在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对于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意义不可或缺,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话语权及中国特色的经济史体系的建立对提高中国的软实力颇有裨益。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如此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王立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形势发展到目前阶段,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的改革和创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界都很关心经济的走势问题,但是已有的理论却不能给予充分的解释,因此,需要理论的创新。第二,在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党的指导思想上也有理论创新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也会形成一个新的形态?如果是,经济学不能缺席,应该成为一个核心部分。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也是时代发展到新的阶段后多方面的需要。王立胜认为,之所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命题,那是因为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在“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概念相继提出后,作为学理上的延续,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定位中国,什么叫中国,什么叫中国人?每到一个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口,都需要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他站在哲学的高度一一做了解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和发展方向,是构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并从理论逻辑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探索,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水平学习班” 讲座基础上形成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求,本书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系统性的探索方面还有所欠缺。但该书每个讲座立足于中国的具体经济现实,利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因此,该书仍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可多得的创新力作。

[1] 王立胜,裴长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译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房宏琳]

2016-08-21;修改日期:2016-10-29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建设的初期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创新项目“中国经济新增长阶段的主要特征与结构调整研究创新”

陈昌兵(1966—),男,研究员,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和数量经济研究。

F0-0

A

1002-462X(2016)11-0140-05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劳动与劳动者的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