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箭穿心》对湖北小说影视改编的启示

2016-02-27 10:21梁桂莲
学习月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湖北影视文学

◆梁桂莲

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湖北文学也频频触电,成为文化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为武汉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湖北文学的领军人物,方方无论是被改编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属于上乘,其2012年被改编的同名电影《万箭穿心》,则无疑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被誉为“代表了国产电影的良心”,其经验、模式不仅为湖北小说影视改编提供了有益镜鉴,而且也为湖北文学产业发展、打造文明湖北提供了实践范本。

电影《万箭穿心》上映于2012年11月16日,由关注现实生活的导演王竞执导,第四代导演谢飞监制。上映后,好评如潮,得到了业内业外的一致认可。李银河称之为“继曹禺《雷雨》之后最好的一部悲剧”,王秀云认为,《万箭穿心》体现了中国电影的良心,网友则赞其为“最好最感人的国产电影”、“最接地气的电影”、“最好的华语片”。这些赞誉,中肯深刻,充分肯定了电影《万箭穿心》在延续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民生上的成功,反映了观众吁求国产电影回归现实、讲好故事的诉求和审美期待。

方方是一位擅长表现女性、反映女性命运的作家。在小说原著中,书名“万箭穿心”表面指李宝莉房子风水不好,条条马路穿梭而过,实际却反映了李宝莉不认命,一次次与生活抗争,一次次接受命运惩罚,万箭穿心而过,身心千疮百孔的人生境况。电影抓住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和人物特点,删繁就简做了适当改编。其成功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尊重原著。贝纳德·迪克曾经说过,“电影采用的一些叙事手段与文学相同。当导演运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他或她就成为文学概念中的说书人。”作为“说书人”,电影是通过浓缩的镜头语言叙事,将文学语言转变为电影语言。因此,影片改编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编剧对原著精神内核的把握与进入。在这方面,影片抓住了李宝莉这个人物不认命的性格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场景、人物表现塑造出李宝莉这个社会底层女性既可恨又可怜,既可厌又可敬的复杂人物形象。影片尊重原著,以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剧中李宝莉的人生变故,很大程度上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因此,无论是遭罪还是赎罪,无论是万箭穿心、痛彻心扉的生活磨砺,还是光芒万丈、不甘沉沦的倔强抗命,李宝莉都以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认定“人生是自己的,我总得要走完它”。由此,影片就在这种平凡式的隐忍和冷静的克制中展现出一个汉正街女扁担二十年来从施虐到受虐再到赎罪的生命成长史,释放出历史变革中一座城、一代人、一个民族的精神阵痛和心灵裂变。

2、纪实性地对武汉市民生活状态的原生展示。《万箭穿心》的成功,除了人物和细节的表现到位,再就是对武汉底层社会生活的还原。方方是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其笔下的市民生活、底层社会无不活色生香、原汁原味。导演王竞有多年的纪录片拍摄经验,在《万箭穿心》中,王竞仍然采取了其一贯熟稔的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如下岗工人、扁担、街霸等市井人物,汉正街、长江大桥、汉口里等武汉地标等都是实景实拍,再加上全片的方言对白,使得影片中城与人浑然天成,风骚与坚韧毕现,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和冲击力。这种原生态的“纪实风格”既使影片保持了整体格调的统一,时代感、地域感相谐相成,又贴合了人物和主题的精神内核。不仅如此,电影在改编时,还剔去了原著中的一些旁杂人物和李宝莉卖血等极端情节,从而使得电影更紧凑、平实、接地气,而观众也由此从平淡中见真实,从日常中见诗意,从而产生共鸣。

湖北是一个文学大省,名家云集,名作众多,但其在文化产业上的优势力量并没完全发挥出来,表现之一即是湖北的影视文化产业并不强大,精品不多。而《万箭穿心》的成功,不仅实现了文学与影视的双赢,为湖北文学影视改编、打造“汉派”影视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而且也为湖北发掘文学资源,打造文明湖北,提升湖北形象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1、重视文学的输血和创意作用。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学不是电影的副生品,而是创意之源。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发端开始,文学在影视中就一直发挥着输血者、主心骨的作用。事实证明,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为影视提供脚本、创意、灵感,而且也可增强影视的内涵深度及审美情趣。众所周知,早期张艺谋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即来源于优秀文学作品对其的供血、输血作用。但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商品大潮的兴起,国产电影普遍出现了轻松化、娱乐化、套路化的现象,艺术价值、文化精神缺失,叙事乏力,而湖北文学以现实主义见长,擅长讲故事,类型也丰富多样,既关注庸常生活中的凡俗人生,也有对于历史、政治变革中国计民生的聚焦,还有对民族历史的史诗建构……,这些作品内存了大量的影视元素,若改编成影视将可大有作为。因此,湖北影视产业要想获得成功,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就要大力发掘湖北文学资源,重视文学对影视的输血、造血作用,走文学与市场、艺术与现实结合的路子。当前,湖北文学中还有大量的有全国影响的作品未被搬上荧幕,发掘这些作品中的影视元素,打造一批具有汉派特色的影视作品,扩大湖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湖北形象,应成为今后湖北影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有效途径。

2、立足本土,发掘湖北文化资源。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等文化产业已越来越突破地域、民族、国家的阈界,成为国际性的精神文化产品。但立足于中国现实,国产电影仍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本土观众的历史使命。2012年,电影《万箭穿心》一边倒的好评现象,也正说明了打造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和观众对此的认可。有鉴于此,湖北要打造富有“汉味”特色的影视文化,传承湖北文明,就要立足本土,发掘湖北文化资源,改变影视跟风走、选题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的不足。在这方面,湖北可充分发挥其文化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的优势,借力强大的文学鄂军队伍的智囊作用,实现文学与影视、艺术与市场的和谐共生。

3、培养、发掘优秀的编剧及制片人。近年来,湖北作家频频触电,不少文字都陆续转化为荧屏光影,但不少作品都由外地制作公司操刀,肥水流入外田。究其原因,一是湖北影视制作机构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二是好的编剧和制片人才缺乏,少有本土制片人和投资方来发掘本土资源,以致于好作品、好剧本流失。要改变这一状况,首要之一即是突出编剧作用,改善编剧地位,倡导以编剧为主导的制作方式。俗话说,好的剧本是电影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核心和灵魂,因此,重视编剧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影视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而且也是影视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是让湖北作家参与到编剧中来。湖北作家普遍对影视剧改编很有兴趣,有的还从事过编剧工作,如电视剧《张居正》就由熊召政亲自担纲编剧。三是针对编剧人才缺乏的状况,可以曹禺文化基地为依托,以湖北文化为底蕴,建立编剧培训基地,培养既熟悉湖北风俗人情、又胸怀国际人文视野,既富有民族历史文化情怀,又能鉴古知今、开拓创新的编剧人才。

4、建立小说的文化产业链条,打造湖北文化,提升湖北形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在市场化时代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中,逐渐调适心态,寻求自我完善和发展,与影视实现了接轨,建立了小说——影视的文化产业链条。而湖北虽然名家名作众多,影视作品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二者之间并未建立起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产业链。换言之,即是小说作为影视产业的核心、创意,其能量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更不用说实现湖北小说与影视的共赢了。这种被动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已导致了湖北影视发展的不足。当前,在互联网+文学时代,知识传播、信息接受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文字亟需与图像、影像合作,以满足读者读图时代的精神、文化消费。在此形势下,湖北应尽快网纳编剧、导演、摄像、美术造型及游戏制作等专门人才和创意人才,建立起以小说为中心,以影视、游戏等为辐射的文化产业链条,做足做大这块蛋糕,为湖北打造汉派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打造文明湖北努力。

猜你喜欢
湖北影视文学
The rise of China-Chic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我们需要文学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