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察
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新华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表明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开创了党的建设新格局和新境界,也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地提升到新高度。全会提出: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纪律严明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中国脱贫致富助推世界人权进步
《光明日报》:中国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一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名援助人员,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中国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目标,在当今世界减贫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是全球推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进程中的领军力量,可以说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中国功不可没。
中国开放的文化基因和底气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地开放,而开放又能促进这个国家更强盛。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但西方列强的开放,大都伴随着强权、霸权、血与火。历史上,它们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对资源和市场的需求,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肆意掠夺。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但也埋下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仇恨和发展失衡的祸端。今天,快速崛起的中国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和模式就是,倡导并积极建设“一带一路”,必然能够走出一条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的新路。
户籍改革后如何维护和发展农民权利?
《农民日报》:随着各地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制度的建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这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指的是取消了农民的户籍身份,而不是取消了农业这种职业。只要存在农业这种产业,就会有从事农业这种职业的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后,我国不是没有农民了,而是不再有农业户口了。作为职业的农民,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必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社会抚养费的正当性寓于“反哺”社会
《检察日报》:社会抚养费存废的根本,乃是其补偿功能能否归位。倘若社会抚养费征收不能用于“反哺”社会,就不能体现这项收费的公平性,其便因为失去了正当性基础而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立法除了从行为和程序上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外,更应该厘清这项收费的本质功能,并以补偿功能为核心线索,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来科学架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