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6-02-27 08:20张锦薛建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质大学生

张锦 薛建新

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张锦 薛建新

从民族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法对在校生有关体质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统计数据对体质测试结果、学校的体育发展基础、体育教学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学生考核与评价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校对于《标准》测试的结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学生科学健身的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学评价的量化标准还需不断完善提高,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各大院校体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128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其体质健康状况和水平是实现人才强国目标所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却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我校在2013年对新生进行了入学身体素质测试,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总结出,由于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缺陷造成入学新生存在着身体素质基础较差、技能水平低下、锻炼意识淡薄、吃不得苦、意志不够坚强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大多数学生较喜欢体育活动,但还是不能全面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无法指导自我开展积极健康的活动,这一点在女生中尤为突出,这些问题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大学生仍属需要引导的群体,其办学理念和教育现状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认知与行为,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刻不容缓[1]。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3、2014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医学院校已实施的体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试图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因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各大院校体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3级、2014级在校本科生的体质健康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广泛查阅与学生体育健康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动态,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学术背景和科学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通过走访相关专家,对有关问卷的设计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与体育骨干、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座谈。

1.2.3 问卷调查法

对我校2013、2014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8份,回收率99.5%,其中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98.7%。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统计学的方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对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制成图表。

1.2.5 归纳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梳理与提炼,得出本文结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表1 2014年民族医学院校本科生《标准》测试成绩统计

2014年,国家教育部结合新时期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实际,对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校2014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总数为5818人,其中除去因伤病等身体原因申请免测体质测试的学生45人,2014年实际本科生总数为5773人。按照新《标准》的规定,体质测试要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具体表现在,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得分在80~89.9分的为良好,得分在60~79.9分的为及格,60 分以下视为不及格。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大部分处在及格这一等级,占到总人数的74.36%,良好的人数占21.43%,还有3.5%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不及格,只有极少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优秀(0.71%),虽然我校的《标准》测试成绩总及格率高达96.5%,但在实践操作中也显现出测试结果并没有及时有效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反馈,学生对于自身体质与健康状况不甚了解,也就使我校学生大部分体质健康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 我校的体育发展基础

我校体育部为学院直接领导下的二级教学单位,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要求,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我校实际,体现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教学特点,实行学校教务处与二级学院双重管理,主要承担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和群体等工作任务及大学生体质测试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因为场地设施不仅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场地设施条件的好坏、数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2]。但由于我校地处民族地区校园面积本就狭小,加上学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已经逐渐显露出我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窘境,在学校体育场馆是否能满足体育教学及学生体育活动需要的调查结果中也印证了这一点,63.6%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

2.3 体育教学内容

2013年,我校基于临床专业认证开始大胆尝试体育教学改革,出台《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后简称《方案》),并从2013级以后开始试行。《方案》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大学体育文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选项课》三个模块。

表2 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了解程度

表3 “理论课+选项课+体质健康课”体育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了解程度时,多数学生的回答值得深思,有点了解的人数占49.4%,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人数比例达18.6%,说明当前我校体育教师还没有完全将学校有关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这应引起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重视。但学生对于我校体育课实施“理论+选项+体质健康课”的设置合理性还是较认可的,认为合理和基本合理占总人数近70%,不是很合理和完全不合理的占9.7%,这说明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针对体质健康教育的体育课的认知态度是积极的。

2.3.1 《大学体育文化》模块

开设包括运动保健、运动处方、体育锻炼方法及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和竞赛规则介绍等理论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比赛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学会科学健身的方式方法。通过调查(见表4),对于学校开设《体育理论课》能否对体质健康起到教育作用时,学生的认可程度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认为没有作用和完全没有作用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23.2%,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3.2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模块

主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组织学生参加测试,并按要求将测试数据上报教育部。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掌握各项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和练习手段,从而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通过笔者与学生的交流和各班级期未反馈的意见、建议信息表明:60%左右的班级学生对于体质健康课表示赞同,认为这对目前身体素质状况急剧下降的大学生们来讲是有必要的,30%学生比较认可,但觉得有点枯燥,10%的学生觉得没必要,主要表现为怕苦怕累。由于体质健康课采用学生自主锻炼为主的方式,因此多数学生课堂锻炼的主动性还不够,科学健身的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

表4 体育“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作用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教师在体质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会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健身等方面的内容,大多数学生给予了肯定回答,认为“会”的占66.5%,说明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较好的融入理论性的指导,易于学生理解。认为“偶尔”(23.4%)和“不会”的(10.1%),就要求我们每个体育教师要做到全员机制,并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将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意义。

表5 学生选择体育选修课的依据(多选)

表6 体育选项课的技术难度和强度

表7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最主要因素

2.3.3 《体育专项课》模块

此模块以选项课的形式开展,选项课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系统进行选课,其内容涵盖了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体育运动项目。目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与锻炼。从学生自主选课的依据(多选)可以看出(见表5),兴趣爱好、提高运动水平、增强体质排在前三位,分别占到了57.2%、48.6%、46.3%,可见大部分学生在选课时都能有较好的出发点。有关体育选项课的技术难度和强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认为有些课有难度和能适应体育课上安排的运动量的人数最多,表现在每次上完体育选项课后学生精神上的感觉,近 2/3的同学感觉愉快和比较愉快。这主要得益于体育教师在实践课中一定运动负荷和难度、强度的刺激,但由于体育运动项目本身的不同,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也就不尽相同,这也就是41.4%的学生选择选项课有难度的原因。

2.4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 “课内外一体化”、“阳光体育”的重要保障。我校组织实施的课内外一体化和阳光体育主要以三大球、健美啦啦操、田径运动比赛为主线,以竞技项目为辅,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体育协会和学生以兴趣、爱好等因素自发、自由安排的活动两种。对于大多数体育协会体育部会安排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课余技术指导,并组织协会成员进行学校每年多样的体育运动竞赛,在实践磨砺中有效提高协会成员的运动技术水平、裁判水平等。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到了多数(48.5%),偶尔和不参加活动分别占到了43.7%、7.8%。而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习紧张没时间,占44.2%,其次是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和不感兴趣,分别占到29.6%、11.6%(见表7)。笔者认为这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很大关系,学医本身学业压力大,课程繁重,学生难免感觉学习紧张,在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得知多数学生疲于应付考试,经常花大量时间看书复习,而一旦有空闲时间,却不愿意去锻炼,使得其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兴趣减少,熬夜、迷恋手机、电脑、网络等已屡见不鲜,让诸多不良行为习惯侵蚀自身的健康,这也是学校健康教育必须加以关注的地方。

2.5 考核与评价

目前,我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核为主,学生是主要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各模块设置有相应的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并进行考核,各模块评定合格即获得学分。此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主要评价理念是淡化竞技,重视过程。但是对于学生是否也可以成为教育评价主体的一部分,能否将学生自评与互评纳入考评范围;能否及如何将学生的各种体育协会活动、自主锻炼等情况纳入体育教学评价范畴;许多难以量化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个性等,就显得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标准科学化程度不够完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影响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因素很多,在调查中比较突出是学校对于《标准》测试的结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和使用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室内活动场地;学生课堂自主锻炼的主动性还不够,科学健身的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学评价的量化标准还需不断完善、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兴趣减少也不容忽视。

3.2 建议

3.2.1 我校应成立专门《标准》监测教研室,不仅负责测试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还应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加强测试效果的追踪,给予学生有建议性的信息反馈。

3.2.2 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合理利用体育资源,努力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和学生体育锻炼环境,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3.3.3 要想全面把握被评价者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的评定更需创新,评价主体要全面,并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通过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3.4 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为将来从医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麻小梅. 清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5.

[2]李海峰.从学校体育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29-30.

[2]王海英.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3,29(14):1787-1789.

[3]宋秀丽,肖林鹏.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2,(5):103-106.

[4]刘星亮,陈义龙等.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3):74-78.

[5]窦健,李兵.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3,(01):134-137.

[6]张继辉.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2):245-247.

[7]杨锐. 关于学校体育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03):77-78.

[8]杨贵仁. 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 福建师范大学,2005.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级课题“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编号:J2014-10)。

张 锦,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薛建新,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体质大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之歌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