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篮球小群体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02-27 08:20陈名巧张传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频度篮球场篮球

陈名巧 张传峰

普通高校篮球小群体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陈名巧 张传峰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通过对随机抽样的男大学生篮球小群体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论:篮球小群体的社会构成主要以学缘、地缘为主;动因是为健身娱乐;时间安排上缺乏可控性、活动内容具有单一性、频度上也缺乏规律性。建议:引导篮球小群体成员多结识陌生朋友,提高随缘比率;要养成终身篮球锻炼习惯;要合理控制篮球活动的密度与强度;要引导篮球小群体成员在活动中全面发展,在活动频度上要科学合理。

篮球小群体; 普通高校;现状调查;分析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48

小群体是个体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小环境,也是确定自我的重要途径。[1]随着校园阳光体育工程的深入开展,大学生群体在课余时间纷纷投入到体艺文化娱乐生活之中,于是一些热爱篮球运动的大学生为健身悦心而经常在一起通过切磋球技的方式,逐步形成了稳定互信、融洽相处的篮球小群体。[2]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并在相互交往之中形成了一定的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参与这种小群体活动的主动性、稳定性较强。[3]众所周知,小群体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缩影,是个体连接社会的纽带与桥梁,研究大学生篮球小群体活动,有助于高校体育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能有效地组织与引导大学生篮球小群体朝正向发展,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组织管理能力,进而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及带动他们未来社区篮球运动的有效开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长沙市普通高校参加球小群体活动的男大学生。样本随机取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南林业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的篮球小群体28个,大学生(年龄17-24周岁)226名,共发放了大学生调查问卷表226份,正式调查于2015年10月实施,调查表回收截止日期为2015年11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表226份,有效回收率100%。后经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在参阅有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归纳与分析。

2. 调查与分析

2.1 篮球小群体活动的社会构成

表1 篮球小群体活动的社会构成(n=28)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篮球球小群体成员的社会组成形式主要是以学缘为主,以同学和寝友关系为纽带所构成的小群体18个,占总数的64.3%,排序第一位。排序第二位的地缘,主要原因是本群体成员大部分都来源于同一省份或同一市区的大学生,他们以家乡感情为依托,有相同的地域生活习惯和乡音烙印,比较容易和谐相处。[4]排序第三位的是网缘和血缘,网缘是因为业务爱好或者是参加某个学习论坛在网络空间相识然后相约,而且校际距离不远。血缘关系的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高校在省会城市与发达的地级市比较集中;二是大学生的亲人和亲戚在报考志愿上选择同一地域,初衷是想彼此间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一定的联系,有事能够相互照应。本次调查中,随缘而结识的篮球小群体有一个,原因是在球场偶遇而结识,感觉彼此间配合默契而相互保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打球时就通过QQ或微信相约,久之,便形成了稳定的篮球小群体。

2.2 选择参加篮球小群体活动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篮球小群体一旦形成,成员之间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选择参加篮球小群体活动原因成多元化态势。认为成员之间彼此熟悉的有183人次,排序第一位,占总数的80%以上。尽管水平有高低,选择志投趣合的有165人次,排序第二位,高至73%,这也验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训。选择相互信任而结伴为群的本次调查中有129人次,超出半数以上,排序第三位。大学在读期间,同学、老乡、寝友众多,为技战术配合默契而结缘形成的篮球小群体有107人次,占比例人数的47.3%,排序第四位。由于学习任务等方面的压力,时间紧,选择群员之间彼此联系方便排序第五位,比例为45.1%,大学生反映,同学、寝友之间结伴为群,一呼即出,节时高效。但从侧面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篮球小群体活动的首要原因不是为提高技战术水平,而是为健身娱乐而选择了彼此熟悉、志投趣合与联系方便的成员而结伍组队。

2.3 篮球小群体活动的时间、空间调查统计与分析

从篮球小群体活动的时间上可以看出密度和强度。众所周知,若密度与强度过大,则易产生过度疲劳,会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过小则起

表2 选择参加篮球小群体活动原因的调查统计表(n=226 多选)

表3 篮球小群体活动时间、空间的调查统计表(n=226 单选)

不到锻炼效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篮球小群体活动在密度与强度上,明显缺乏可控性。1小时以下的共有84人,占总数的37.2% ,2小时以上的人数同样也超出了三分之一。在他们活动空间的调查中,多数在本校教学篮球场和本校公寓篮球场进行篮球小群体活动,且常期在此,比较固定。二者的比例占总调查人数80.1%,还有近20%的小组成员共同在校附近社区篮球场和其他开放的公共场所进行,但大学生一致反映,课余时间篮球场个个“客满拥挤”。

2.4 篮球小群体活动的主要内容与频度的调查与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篮球小群体活动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随机比赛方面,访谈中发现,他们的小群体活动比较单一,进行基本功练习与技战术演练的比例较少,很少举行篮球组织方法及裁判规则等方面的学习,一般都是进行半场循环淘汰赛,主要原因是篮球场地总是“客满为患”。访谈得知,他们有时也临时请个大学生裁判员,与其他班级、寝室、其他小群之间进行全场篮球比赛。活动频度是篮球小群体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时间因素之一。[5]在小群体活动频度方面调查显示,2天一次活动和不定时活动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总数的31.9%与25.7%,明显缺乏规律性。

表4 篮球小群体活动重要内容、频度的调查统计表(n=226 单选)

3. 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3.1.1 篮球小群体的社会构成主要以学缘、地缘为主。相互保留联系方式,打球时就相约,久之,便形成了持久稳定的篮球小群体。

3.1.2 大学生参加篮球小群体活动的动因呈现多元化态势,首因不是为提高技战术水平,而是为健身娱乐选择了彼此熟悉、志投趣合与联系方便的同学与亲朋而结伍为群。

3.1.3 篮球小群体成员篮球小群体活动在时间安排上缺乏可控性。活动空间主要是本校教学篮球场和本校公寓篮球场,场地比较固定,但“客满拥挤”是常态。

3.1.4 篮球小群体活动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比赛方面,具有单一性;频度方面的调查显示,2天一次活动和不定时活动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总数的31.9%与25.7%,缺乏规律性。

3.2 建议

3.2.1 引导篮球小群体成员,要多结识陌生朋友,提高随缘比率,不仅能通过交往了解与学习异地的文化,扩大视野、提高团结协作精神,还能增强社交意识与随遇而安的生存能力,

3.2.2 组织篮球小群体活动的成员,在彼此熟识、联系方便与投缘的基础上,但要注重全面发展与养成终身篮球锻炼习惯。

3.2.3 篮球小群体活动的成员要合理控制篮球活动的密度与强度,同时校方应加大投资力度,解决篮球场地设施匮乏问题。

3.2.4 为大学生篮球小群体成员毕业后成为他们住居社区的篮球主力及地方篮球文化的主要组织者,要引导篮球小群体成员在活动中也要兼顾基本功练习、技战术演练、组织方法及裁判规则等,在活动频度上要科学、合理。

[1] 张元厚.农业院校大学生篮球小群体活动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5):585-587.

[2] 张晓刚等.甘肃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足球小群体行为特征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0,5:98-99.

[3] 吴晓农等.学校体育小群体及其特点与作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0(5):76-79.

[4] 孙柏顺.衡阳市高校大学生排球小群体活动的特征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27-128.

[5] 刘贤辉.福建省学生篮球小群体活动特征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4:60-63.

安徽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高校小群体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QS201327)。

陈名巧(1983.11-),男,苗族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社会人文学,讲师,安徽工业大学;张传峰(1963.1-),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副教授,安徽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频度篮球场篮球
狗嘴夺球
脑筋急转弯
世界上最酷炫的篮球场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频度副词问与答
篮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