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对话:汉语诗歌的金字塔

2016-02-26 03:06孙侃
文化交流 2016年2期
关键词:评传诗坛现代诗

孙侃

海峡文化同根。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交流中彼此加深了解的两岸文学。

洛夫(1928—)是台湾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洛夫自称“诗魔”,既指创作手法新颖独特,也指对诗歌创作极度热爱,至今,已出版了37种诗集。

龙彼德是位在浙江乃至全国颇具声望的诗人和评论家。他把洛夫当成诗学研究的对象,30年来孜孜不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年前,龙彼德专程赶赴泰国,与洛夫展开了一场对话。

曼谷对话

2015年11月8日,酝酿已久的“诗坛泰斗洛夫与诗评家龙彼德对话”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前,主办方泰国留中总会文艺写作学会在其主办的《新中原报》,以三天三个整版对洛夫、龙彼德作了介绍,重点刊载了洛夫的作品、龙彼德的评论,表明了东南亚华文诗坛对这次对话的高度关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官员出席“对话”并致辞,称赞这次“对话”是泰华文坛前所未有的盛事。

龙彼德首先介绍“为什么要研究洛夫”。龙彼德说,自己不仅看重洛夫的诗,更看重他一生写诗、不断探索的变貌,正如《洛夫诗歌全集》自序所言:“在近二十年中,我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风格又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由激进张扬而渐趋缓和平实、恬淡内敛,甚至达到空灵的境界。”

在这场“对话”中,龙彼德分析归纳了洛夫对中国现代诗建设的可贵贡献,静态的悲剧、神与物游、意象化、虚与实的处理、对形式的探索。洛夫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彼此参照与相互融合。他的生命情态、精神历程,他的美学主张、诗艺探索,特别是开发意象语言的新景观、对现代诗形质兼备的创构,为中国新诗的成熟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而洛夫在发言中,则反复强调自己作品中的“民族性”。他认为,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可或缺的本质因素是民族文化。“‘二战期间,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流亡美国,但他总是强调:‘我托马斯·曼在哪里,德国便在哪里。临老去国,远走天涯,却隔不断养我育我、塑造我的人格、淬炼我的精神和智慧、培养我的人文素质与尊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因此我今天要说:我洛夫在哪里,中国文化就在哪里。”全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洛夫的诗歌创作活动没有终止,龙彼德的研究更不会停歇。多年来,随着洛夫研究的持续和深入,龙彼德还激发了对华文诗歌研究的兴趣和信心,注意力从洛夫一人逐渐延伸至痖弦、罗门、张国治、犁青等港澳台及世界华人中的众多诗人、散文家等,并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诗”这一命题,构建属于自己的研究体系。

大风起于深泽

在大陆,龙彼德堪称洛夫研究第一人。这不仅指他20多年来一直深掘洛夫创作的价值、意义和作用,研究其诗作特点,还指他在洛夫研究领域成果迭出。至今,龙彼德已发表了十余篇论洛夫诗歌的作品研究论文,还出版了三种对洛夫的作家研究专著:《洛夫评传》《一代诗魔洛夫》《洛夫传奇:诗魔的诗与生活》。

龙彼德自1958年发表作品以来,迄今已出版著作近50种,诗集《铜奔马》《魔船》《与鹰对视》《坐六·长诗系列》和理论专著《中国式现代诗》《痖弦评传》《梦莉散文艺术》《曾心微型小说艺术》等获得较大影响。那么,他为何弃下手头诸多创作和研究任务,倾注心力从事对一位台湾诗人的创作研究呢?

据龙彼德介绍,一是因为在当今诗坛,洛夫的诗有“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二是洛夫的诗在台湾诗坛乃至整个世界华文诗坛具有代表性;三是洛夫既有诗歌创作,又有理论成果,他的“大中国诗观”“天涯美学”已获得海峡两岸诗人与读者的普遍认同,研究洛夫可以观照中国现代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龙彼德回忆,1982年,他在一位文友的手抄本上,第一次读到了台湾诗人的现代诗,审美和表现手法十分新颖,感到有些被震慑住原来诗可以这样写!1988年初秋,龙彼德有幸与前来杭州游览、交流的台湾诗人洛夫、张默、辛郁、管管、张堃等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见面。同年冬天,他又从文友处借来了洛夫诗集《因为风的缘故》等研读,感悟良多。

“我发现大陆对洛夫的评介并未抓住其根本特征,存在不少误解与片面性;台湾对洛夫先生的研究是有成就的,但也不是尽善尽美。”龙彼德告诉笔者,正是因受对洛夫诗作强烈的探究欲所驱使,他主动致信洛夫谈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后者很快回信,两人建立了密切的通信联系。1990年盛夏,龙彼德花了18天时间,挥笔写下《大风起于深泽论洛夫的诗歌艺术》一文,发表后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

在“金十字”路口

对于一名为中国新诗的成熟与发展作出贡献的诗人,区区一文显然是不够的。龙彼德想,何不写一部《洛夫评传》呢?几乎在同时,洛夫也致信龙彼德说,前几年有人要为自己写评传,他未应允,“这两天偶然想到,如由你来写,肯定精彩”,“就以你目前这篇文章为蓝图,然后扩大来写”。

龙彼德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工作。“工作一经开始,才感到手头上的材料其实极不充分,只得一次次向洛夫先生求助。而洛夫先生翻箱倒柜,将他所有的出版物、多年来的作品剪报、评介文章、新闻报道、得奖证书及一切有关资料都找了出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尽快送到杭州。”龙彼德说,这期间,洛夫为他专门录制了长达数万字的录音资料,还四处找老友求证史实以免错讹。

龙彼德深知,一个诗人是一种精神现象。洛夫在台湾有禁锢孤绝感,他早期借用西方现代主义刻写心境,中期对价值重估反思,晚期回归中华文化抒发乡愁,侧重全民族心灵的反映……在台湾诗坛都很有代表性,脱离开台湾诗坛这个大背景和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脉络,是无法客观、全面、系统地研究洛夫的。为此,龙彼德先后研读了现代西方文化、宗教、哲学、艺术、诗歌等50余种经典著作,在经历了长达2年的系统准备后,方才开始为期8个月的撰写。

1992年早春,洛夫偕夫人来到杭州,龙彼德与之专门晤谈。西湖春光被摄入相机,其中洛夫在六公园的一张留影,特意被用作《一代诗魔洛夫》的封面。这一次洛夫夫妇来杭小住,龙彼德还陪他们去了苏州。洛夫敞开心扉,畅谈了当年从大陆去台湾的经过、意象艺术与语言策略、创作经历分期、宗教观、传承与创新理念……它们后来都成为《洛夫评传》的研究重点和全书线索。endprint

龙彼德说,该书以“评”为主。为了通过评传建立理论高度,他努力把传主放在历史交叉的“金十字”上去比较、考察,并以“中国式的现代诗”这一命题为纲,串连起全书内容。1995年5月,这部专著在大陆出版,获得诗坛的众多赞誉,被多家报刊选载和介绍。2005年10月,该书荣获了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三届龙文化金奖。

汉语诗歌的金字塔

洛夫曾多次谈到他的“二度流放”:战乱时期离开老家湖南,去了异乡台湾;而在接近晚年时,又从台湾移居加拿大。他在数十年经营起的属于自己的文学城堡里,依然经受着新的生活刺痛,深陷于新的苦闷与挑战中,始终不能释然。洛夫早年那首640行的《石室之死亡》,描述了这种“孤”与“绝”的死亡意象。后来,3000行长诗《漂木》以其庞大的结构、恢宏的气势、新颖的形式,更集中、深刻地表达了洛夫对现实的思考,对家园的思念,对爱和死亡的本质探究。龙彼德认为,研究洛夫必须首先研究《灵河》《石室之死亡》《魔歌》和《漂木》等代表作。

1996年4月洛夫偕夫人移民加拿大后,其诗歌创作风格数次蜕变,探索不停,近年来又在超现实主义与禅的有机融合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与此同时,龙彼德依然密切关注洛夫的创作。1998年,龙彼德的研究专著《一代诗魔洛夫》在台湾出版。此书以“传”为主,着眼于“补蜕变之散”“集生平之趣”“写晚年之新”,主要是记录和评价《洛夫评传》出版以后的洛夫创作情况。这部跟踪式研究的专著一经出版,引起诗坛关注是必然的。首发之时,还在台湾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2011年10月,龙彼德的《洛夫传奇:诗魔的诗与生活》在台湾出版,2012年11月在大陆再版。这部专著同样是跟踪式研究的产物,内中自然有不少洛夫近况描述及龙彼德对洛夫作品的最新诠释。而这期间,龙彼德多次在台湾和加拿大温哥华与洛夫见面交流,小住洛夫家中。

把洛夫当作中国现代诗发展的一个典型个例,予以深入研究,显然也与洛夫的人生经历和诗路嬗变的特殊性有关。“洛夫的‘二度流放都是主动的,从故乡到异乡,从祖国到异国,近15年来,他每年都在这三地来回,较之近30年前他在台湾与大陆的来回,范围更扩大、节奏更频繁、活动更多彩、印象更深刻。”龙彼德认为,洛夫从1952年发表第一首诗《火焰之歌》至今的心血、智慧与劳作,在这个三角形上构建了汉语诗歌的金字塔,一座可以屹立于世界诗坛的金字塔。

(本文照片由龙彼德提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传诗坛现代诗
梅兰芳评传
转世的桃花(评传)
《林非评传》序
张庚评传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当代诗坛上的空谷之音——读《空谷幽兰十四行诗九首》